童趣两则
外孙女刚过完七周岁生日,我记下她成长中两则有趣的小故事,与大家同乐。
走西路·饮料
我在校门外的路口接她放学。一见面她就说:“爷爷等我一会儿。”转身跑到校门口卖少儿商品的小商店、地摊前逛了起来,一家又一家,过了一会儿,颠儿颠儿地跑回来说;“没有什么好买的,爷爷咱们回家吧!”
回家,目标很明确,但路线不统一。我说走北路近些,可她非要走西路。好吧,非原则性问题,尊重她的意见。走到一个临街小铺门口,她急急喊道:“爷爷停车,给我买杯饮料吧。”随后轻车熟路地跑到路边:“阿姨,买杯饮料,要草梅味的。”我诧异:看她小小年纪,怎么如此“老练”?思索片刻后方才明白——感情她非要坚持走西路,是早有“预谋”呵!
每杯饮料8元,我只好照价买单,心里想:够贵的。
因为路上耽误些时间,到家晚了半小时,她妈妈问:“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她不加思索地说:“爷爷路上遇到一个熟人,跟人家拉呱了,紧紧(徐州方言,指一直)拉紧紧拉,烦死了--------”
我瞠目。这个回答不知道是她事前预想好的,还是随机应变的,其实完全是嫁祸于人!
后来,她又偷偷跑到我屋里,严肃又小心地对我说:“爷爷,你不要告诉妈妈啊-------”
压岁钱·出书
我正坐在桌前读书,外孙女进门来,也要看书。于是,她在窗前的书架上找书。因为书架上全是专业性的工具、资料书,没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读物,
她扫了一圈后就开始犹豫起来。我随意抽出一本《写意花鸟画集》说:“你看这
一本吧,全是各种花儿。”于是,她站在桌前,伏在桌上,一页一页地认真翻看着,我也继续看我的书。
书房里一片寂静。
半响,她突然说:“爷爷,你不能印本书吗?”
没料到她会这么说,我看着她笑笑说:“现在一般人印书都要自已出钱呵!”
书架上正好有一本家兄寄来的《园林景观设计》,我拿给她看,并说:“你看,这是我哥哥自已出的分,需要自费。”
她眨巴眨巴眼,迷惑不解地看着我:“你哥哥——?”
在我的印象中,这小姑娘没见过我的哥哥,或者见过也不清楚这个关系,或许她在想:呵,爷爷还有个哥哥?
沉思了一会儿,她接着又很严肃地问:“印书需要很多钱吗?”
我被她少见的一本正经的表情逗得想发笑,忍着说:“是的,需要很多钱”
小孙女貌似很严肃地思考了一会化,然后看着我,认真地说:“我去年挣的压岁钱,让妈妈存在银行里了,等明年再挣很多很多压岁钱,给爷爷印本书!”
我很感动,又惊叹童言的天真无忌,只要她有这份孝心,知道爷爷深藏的夙愿,我就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