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背叛野田

背叛野田

2013-10-14 03:49 作者:羊之羽 阅读量:33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自从那天车行匆匆路过那片山坳里的秋田之后,下笔倾诉的欲望便在心里蠢动,却又总是无从落笔。我知道,这不仅是因为笔头早已锈迹斑驳、心绪零落之后尘污垢染,更在于心头始终压着沉甸甸的两个字——背叛——我竟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背叛了曾经视如家园的野田。

那片秋天里的野田一直固执地盘桓于脑际,以她铺于大地金黄的肤色、展于高处湛蓝的天空为背景,以绿木和衰草为笔,一遍遍地写着“背叛”二字,直至充满那方天地之间仍是无止无休。我终于被逼得自问:我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背叛她的?即使是仔细回想也几乎是无迹可寻,最终的结论是“不知不觉”——虽然含糊,却似乎可以轻松一些,似乎可以减轻一点需要为之忏悔的愧疚。写到这里,心情竟然真地好了许多。

我也因此可以开始为自己重新描绘一遍那片秋天里的野田——就当作是享受吧,就像大多数生于大厦夹缝、旮旯里的城里人一样,对不属于城市的野田总抱着观光的心理,匆匆一趟,借此呼吸一下没有汽油味、只有青草气息的空气,洗一次肺,籍以苟延。就当作我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也许唯一不同的是,我是背叛过来的,却也因此不是他们中的一员,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野田。

那是一片高高而去的天空,蓝得不杂一丝云,让我甚至疑心不是天空。这样的天空在我儿时、少年时家乡曾见过。被干爽的秋天洗得一尘不垢,结结实实地覆在家乡的村落土屋与野田之上,过往的飞鸟不时掠过,慷慨地扔下几声鸣叫,又随着循踪而去的目光飞过一道不高不矮的山梁。“村桥原树似吾乡”,仅仅是“似”,此天空终非彼天空,我也已经是成人,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可耻地逃离了家乡的那片“穷山恶水”,进入满目霓虹、笙歌达旦的城市,摇身一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城里人。

天空之下是那片野田,无比安详地座落在山坳里,秋风携着不远处山林特有青味,也携来一股让人如同洗沐般的清凉,徐缓地吹度而来,抚上我额前的发,梳拢着乘车过久已有些麻木的头皮。或许再也没有比“安详”更能用来形容她的语汇。而我只是一身轻松地把自己安在车椅里,让她在我眼前呈现仅仅那么三两分钟。但这已经足够了。我知道,她“在”那儿,似乎等了很久,等着如同我眼下这般渴慕的眼神,在我接触到她之前,她的安详就已经匀匀地铺在那里很久了,几十上百、甚至上千年。春温秋凉,她始终不动声色地等待着。

——那时的我就是这么想的,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得意,如同一个发现者。其实回想起来,即使是“发现”,我最多也只是充当了一个淘金人的货色,如同突然发现令人垂涎的金子一般,涌上来只有贪婪攫取的念头。她金黄的肤色,处子一般呈现给我,我的贪婪愈发显得可耻,我知道她并不介意,依旧是一如既往的安详。我当时还无耻地想,要是能在她身畔盖上一栋别墅那该是多好的事。却浑然不知自己这一身西装格履早已与她、甚至是她身边毫不显眼的衰草格格不入,满身的汽油味如同浓抹过剩的脂粉,根本不配青裳裹素的她。韩少功在《天南地北》中说过:没有蚊虫叮咬的乡下不是真正的乡下。他勇敢且果绝地回到乡间,以一颗农民的心在那里开荒种菜,比起我盖别墅欲比邻的想法端正多了。

或许她真在那里等我,然而我能够回头么?想起少年时候,我曾在自家的田地里愤愤地扔开锄头,暗暗在心里发誓今生一定要远离这家伙,坚决当一个让人羡慕的城里人。或许背叛的种子就在那时候埋下了。我如今能够读书写字,且自以为终于成功出逃,却不知是高兴地掉进了高楼大厦所布的陷阱,终日在割碎且灰污的天空下残喘苟延,早已无睹她的存在——她却始终安详地落在我心中的某个角落,不屈服也从不抗议,只是静静等待着我路过的那一天,随意在一个山坳里向我投来一瞥,以让我幡然悔悟。但早就存心的背叛已让我无家可归,无田可垦,连带荒芜的心田,而心田里正摆放着那把曾被我丢弃的锄头,把已朽,锄已锈。

即使眼下仍然能够拿起这支锈笔,我也知道写下的东西无非是忏悔一类的文字。也许早就在潜意识里试图用文字倾诉,并在倾诉中再次丢弃一些东西,比如“野田”。因为压得实在过于沉重了。或许这也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已经背负的可耻的背叛,重新打好领带、擦亮皮鞋,融入汹涌的人潮,穿行高楼大厦之间,并给自己一个堂皇的理由——为了生活而活着。生活,的确是一件大事,大得绝大多数人(也包括我)可以为之舍弃曾经赌誓一生不弃的东西。这样想着,我似乎可以对自己宽恕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背叛野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