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山庄
2000年的时候,儿子的爷爷在四川某县与人合伙开了一家瓷砖门市部。当时,儿子的爷爷回老家筹备瓷砖厂的事去了,瓷砖门市,就交由我和儿子的父亲驻守。
那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神秘的地方,位于四川的南部边缘,有汉、苗、彝、回等散居少数民族居住其中。那里物产丰富、资源辽阔,更有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光荣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从夹江出发,一路舟车劳顿,来到某县。接待我们的是股东夫妇,老板儒雅的外表下藏着精明与能干,老板娘贤惠大方。第一眼见到我,老板便上下打量啧啧称赞:这女子气质好,好斯文!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笑。
接风宴不在东道主家里吃,客随主便,我便随着他们一起在街上转悠。奇怪的是,他们没有在任何一家餐馆前停留,最后却在一座写着烈士陵园的门前走了进去!我震惊加疑惑不解,儿子的父亲此时笑着说,他们家在烈士陵园里还经营了一家歌舞厅,我们是去那里面吃饭。
奇怪,真是奇怪!还有这样做生意的,我平生还是第一次遇见!于是,在一个炎炎夏日的正午,在某县烈士陵园里出现了这样一幅奇怪的画面:一个戴着眼镜,脚穿高跟凉鞋,身着浅蓝色连衣裙的优雅长发女子,拾级而上。满园的枣树上结满触手可及的大枣,风吹过,发出沙沙的低沉的叹息声。枣林后面,一排排烈士的墓碑,寂寞苍凉地立在那里。枣林深处,一座带着古建筑味的红房子,好似叫“枣园山庄”的歌舞厅,赫然矗立在那里,红柱青瓦,像一栋鬼屋。里面三三两两的,画着浓妆,衣着暴露,长发,短发,红发,黄发的“小姐”们,更像是蒲松龄笔下《聊斋志异》里走出来的狐媚!
歌舞厅里面却很现代化,沙发、音响、麦克风……一应俱全。我局促地坐在她们中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有当她们找我说话,我才答上一句,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她们却无所顾忌地嬉笑打闹。我在想,若是晚上,这里的莺歌燕舞,烈士们是否会听得见?若听得见,他们又会有怎样痛恨的表情和言语?
开饭了,丰盛的午宴,我却吃得索然无味。最后只记住了一道菜:凉拌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