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手表――父亲节随感
明天是父亲节了。
入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不知不觉中,我从床头的影集里又一次拿出父亲的照片,拿起我从上大学至今一直佩戴的父亲送我的手表。望着父亲年轻时的英姿,望着表壳上满是划痕的手表,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
在我心中,父亲一直是正义、无私和勇敢的化身。还是在青年时代,父亲就参军入党,并于1948年底,伴随着徐州解放的炮声,父亲留在徐州从事地方经济建设工作。1957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父亲以对党和祖国的无限忠诚,主动请缨,来到了最艰苦的地方——宁夏石嘴山。这里是张贤亮小说《灵与肉》主人公原型生活的地方,一直以来我为父亲这一殊荣而自豪和骄傲。每当父亲提起往事,我总会为他泡上一杯清茶,伴着袅袅茶香,与他一起回眸过去的艰难岁月……。“不容易啊!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多做对党和人民有益的事,要无悔今生。”每当听到父亲殷殷的期盼,我就会暗下决心,一定要像父亲那样,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然而,就在2002年的秋天来临之际,我的事业惨败。怕病重的父亲伤心,我一直没有告诉他。因为我不想让他知道,一个曾经以父亲为榜样、以父亲而引以为荣的儿子,一个他曾经积极劝导上进、乖巧听话并且还算有才的儿子,如今却一败涂地。也许是巧合,更或是上天弄人,就在这个仲秋的八月十六,父亲离我远去了……无奈与惆怅,忏悔与感悟,真想是一场梦。
我曾无数次摘下父亲送我的手表,深情地轻轻抚摸它、擦拭它。而当那个秋天到来的时候,我却永远地失去了他……原野中的秋风在为我叹息,山谷里的蟋蟀在为我哭泣,茫茫天际里绵绵不绝的雨丝在为我垂泪。
望着父亲的手表,我有一种难言的苦楚。那是血与泪的交融,那是伤与痛的缠绵,百转千回,声声叹息,犹如东流江水,绵绵不绝。望着父亲的照片,我的心中涌起阵阵波澜。那是一个曾经多么帅气的小伙子,那是一位曾经多么卓越的解放军战士,那是共和国一大批忠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真正代表。而他们的继任者应该就是我。
曾几何时,我也曾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明亮的教室里刻苦学习;我也曾高举着共青团团旗,强烈要求到老山前线;我也曾胸佩党徽,奋战在祖国建设的第一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也曾留下我跋涉的足迹。然而,我辜负了父亲对我的期望……
已近午夜,凉意袭人。恍惚间,我想起了孩提时代偷喝邻居牛奶而遭父亲训斥,想起了青年时代帮助附近的麻纺厂救火负伤住院而受到父亲由衷的赞许。我又想起父亲临终前那哀怨的目光,我多想那是一顿疾风暴雨般的训斥与责骂!然而事与愿违,父亲只是木然无声地叹息……我想大哭,因为我知道,父亲的心在流血。
望着父亲的照片,握着父亲的手表,我仿佛又听到了那亲切的教诲。那声音既模糊又清晰,仿佛远在天边,又好似近在咫尺。我起身来到阳台上,遥望星光普照下的人间大地,遥望远处灯火阑珊的城市,我明白了,十年的漂泊生活让我明白了,几十年的人生之路让我明白了……其实,那声音是所有做父亲的人共同发出的声音……
走过春秋,走过冬夏,走过峥嵘岁月。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将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我会将父亲的手表捧到他的墓前,再为他泡上一杯浓浓的香茶,再与他一道重温往日的光辉岁月。
2013年6月15日夜于彭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