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缘起点的回想
今年,是《起点中文网》六岁生日,我首先祝贺她生日快乐!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有一位作家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心灵的晴朗,源于希望的阳光。有时,一份不灭的信念,可以照亮一个活生生的灵魂!”人生过往,穿插碰撞,不知相遇多少人和事,但凡有足膝长谈、偶然握手、一言相知、网络情缘,因为只言片语,小小行动,能够从中有所启发,陶冶情操,磨砺心志,便是最大的缘分。
去年初秋,我在沿河返回晓景的中巴车上,无意间翻看一期《读者》杂志,看到《网客新时代》一文,其间有“关于网络资源的共享与利用、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网络文学的方便与快捷,大大提速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从中有知,许多精神的未来,正潜藏在科技体内,箭在弦上,成蓄发之势,如一股强大的气流,席卷全球,包括曾经那些落后的乡村角落……”从此,我认识了网络,认识了“起点”,便从中寻找“网络小说”的阅读。
汉墨共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在“起点中文网”认识了很多朋友,学得很多文字,了解很多故事。有时,因为一本书、一个故事、一句经典的语言,让我琢磨很久,常内心感动,泪流满面……从此,改变了人生的观点,难怪她的名字叫“起点”。
很多时候,我读到深夜,点上一支烟,独自消解灯光的安静与疲劳,遐思——在经济浪潮的奔涌中,文学如水中一叶,日渐边缘化……可是这生活荡然的遗梦,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汉墨浓香,儒雅清流,依然还有那么多人执著内心的虔诚,耕耘文字与标点,实在是精神可贵也可嘉!我想起曾经有一个人这样说:“古往今来,朝朝兴废,帝王将相无数,然几人能存几人记?末代更凄凉,独有南唐后主李煜,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在于他没有当好皇帝,却当好了词人。是非功过,成败利钝,自有人论,历史终要清点的是那些穿越时代生活的留痕。”
分享别人的心情与文字,得到朋友们的教诲与指点,在彼此沟通的途路中,我上至台阶,甚而欣慰,非常感谢作者们!文山会友,小径通幽,自来相容;汉墨小溪,泉源山沟,悬崖深谷,聚会江河,万里归海,终就要咸起来。
有人说:“起点水很深,难以混下去……”我觉得起点水很热,让人发烫,烫得有些兴奋。在我的心中,那些文字就如无数的火球,激烈滚荡,再次碰撞心灵的火花。在“起点”的环境中,我过得非常充实,感觉时间很快,似乎与文学艺术打交道,也活得有价值。起点最大的好处,就是体谅人心,让人说话,说出来了,心里就舒服,不然有些人是要疯的……面对时代的鞭策,你追我赶,只有往前跑,而且是不停地跑。就“混”字来说,我觉得从小到大,需要时间的积累,需要耐心的等待,舍得时间去打磨,精品一定会出来,因为文学艺术是细活路,容不得烦躁,更不能“经济半小时”,力求短期成效,或者非得要追求别人的认可,难道孤芳自赏就不行吗?
有一次,我与妻子论道“文字欣赏”时,她说:“大户大路,小户小径,各人一心,自有观点……趋于时代,百流经主,文以载道,有人还当文字为茶余饭后的消遣,实属难得,特别是文化底蕴较差的地方,生活随大流,跟着感觉走,何来欣赏?文字这东西,不是普通人的爱好,它属于少数人的娱乐,更是高级娱乐,很多人只能当观众。所以,不要去追求别人的认同,本着心态平和,自导自演,感觉快乐;善于积累,乐于存放,时间一长,自会显出底色来;要在无意中看有意,有意常在无意中,假如心存功利,甚至上瘾,不会有成果,即或有点也不大。”
前不久,我与朋友谈到网络时代的星象时,他说:“我没有看到亮光,于网络文学的发展,我是有斜视的,很担心,门槛儿低,冲进去的渣滓多,龙蛇混杂,贬低当今文学水平……”俗话说:“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假如这话是真的,就没有必要担心金子混到煤炭里去,我听金银店的工匠说:“金铜类属,锡银相似,但从来没有人拿铜锡去混金银,因为它们抵不过火的检验……”难怪古人说“真金不怕火来烧”,我想,既然是金子,没有必要可怕,金银是有分量的。
于网络文学的本身而言,也是一个新事物,我们要正确看待,便用博大的胸怀容纳她,如果我们一概拒绝与否定,不就等于否定新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吗?所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打架”,也是暂时的,也许,梁山好汉——不打不亲,终要成为一家人。
就当下文学的态势,有人说:“以前是文人写书,众人读书;现在是众人写书,无人读书。”我说,中国十三亿人民,假如有十亿人民写书,剩余三亿人民不读书,值得庆幸!至少国民素质提高了,同时也证明我们还是有文化底蕴的国家,而且后继有人,国学在扬,如日中天,让人高兴!
地域风情,口味南北,十里难有一人同,五十六个民族本是大杂烩,各人需要,各人感受,各人观点……在华夏文化的大熔炉中,不是砸锅炼铁,吞吐相同,很多时候,我们要的是有杂质的东西进去,炼出没有杂质的东西出来,那才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目的,何必硬用一条墨线弹出头呢?我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这个道理。
起点;是一艘顺风的行船,温馨地靠近她,亲手友谊,并肩生活的远行。在知识的海洋中,我感到起点的厚爱与温馨,就像春来生长的茶叶,采摘下来,烘干水分,保持原有的绿色,以及浓郁的香味和青涩的自然,再放在杯中,渗入温水,漫漫浸泡,细细品尝,才会浸入在香茗幽雅的世界里。
起点;是一杯清凉的白水,看起来平淡,却内含营养,饭前能喝,饭后能喝,平时也能喝,不影响口感,不影响消化,白天夜晚,四时季节,无可缺少,尤其是炎热的夏天,或者饥饿的时候,常会喝出特别的味道来,而且还能解饥饿,一口水,一心情;一文字,一境界,香茶飘逸,痛快淋漓。
起点;是一个精神的家园,只要有空,随到随坐,四季幽会,时时愉悦,合欢辞说。围桌文化盛宴,一日三餐不可少,口口有味,字字有眼,有些作品看起来“纤维”含量高,但品起来很有本味,利于消化,正如人们常说:“文化如饮食,不可常细,久而久之,有失调养……”起点像一间膳食房,她会根据营养的调配,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起点;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丝微幸福,情满照耀,一切会生长、一切会浓绿、并绽放美丽的花朵——那些浪过生命的文字,还在积蓄能量,不断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打破原有的思想禁锢,沿着精神的希望,穿越时空的光明,萝蔓那些不可攀登的高峰。
起点;是一张鲜活的稿纸,看起来明亮,条文清楚、内涵力量;点点墨水,路路雅文,似若青茶,淡水淡透,细品细味。有时,尽管夜深了,也不忙关机,再看今日更新……我轻轻移动鼠标,遨游世界,留驻心里,挂凉永不风干的文字。
起点不像“菜园地”,更不像“自留地”,成为种植的单一与“主流”,更不用担心那些艰辛的汗水,又变为石沉大海的忧虑,似必有耕,也然于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每天早晨,我总喜欢第一个接受起点的沐浴,在勤奋的土地上收获一线希望……因为起点而快乐,因为起点而改变,因为起点而提升,我愿点起红红的蜡烛,祝福起点——
明天更美好!
2008年8月6日于晓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