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温和赵丽宏

温和赵丽宏

2013-10-20 00:02 作者:古心静典 阅读量:34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赵丽宏身上头衔甚众,在我心里我只认同他是一个追求诗意和美的散文作家。

去年书展因为他在少儿区签售他的美文精粹,我特意带孩子去感受赵丽宏的语言魅力。他是一个温和规整的人,语言起伏不大,他在那次强调要多读些无用之书。事实上,孩子更喜欢杨红樱和郑渊洁等。我想有一天孩子或许就突然懂得了我的苦心。

尽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还是希望引导孩子学会选择书籍。毕竟书海茫茫,只有一本好书才像一艘船,才会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垠广阔的生活海洋。娱乐之书尽管是必要的,但有价值的书更能提升心灵的品质,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滋养与成长。

这次赵丽宏在闵行区成立工作室,朋友打电话邀请我参加,这是令人高兴的事。因为相对安静,可以更全面细致地了解这个已出版七十部作品的当代散文家。

这次的他依然是谦和的,恭谨的,和上次一样,他把上衣的扣子都扣得紧紧的,甚至是手背上的纽扣。

他虽然在全国各地有过N次的发言,甚至还是华师大、同济的客座教授,但他依然是羞涩的,这是一种羞涩之美吧。他直言自己不适应镁光灯,喜欢写,不太会说。我能感觉到他成名后的挣扎,他一样在名利权情里翻滚,但他依然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文字才是他的皈依,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

他这次谈了关于散文的写作,有些启发。

首先他强调散文的“真”字,散文的特质就是非虚构。他以数十年的写作经验告诉大家生活远比单单讲故事要动人得多,尤其是谈到他在崇明岛插队的年轻岁月,他以日记的方式写作,那时还不是写作,多半是心灵的倾诉,而那是尤其宝贵的。

我想这一点和周国平对文字的态度相当,都喜欢记日记,如今是微博时代,“纸上谈兵”写日记的习惯还有多少人呢?

关于多读书,多练笔是语文老师般的老生常谈。说说选材的事,他言任何事物都可以写,可以写大自然的美,心灵的美,也可以写残酷的事件。这是我认同的,生活是个万花筒,我们不可以把假丑恶屏蔽掉,尽管我们弘扬真善美。

赵丽宏主张散文不可虚构,尽管这个问题散文界一直在争论,他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得出了自己的感悟:“散文是表达自己心灵的真诚感受的文体,只有真才有生命力,才能打动人”,他以自己的作品《月光曲》为例,剖析并反思了自己的写作心路,让我很是感动。

他对于“真”的讲述和散文家小说家乔叶的“诚实”之说都让我深有感触。乔叶说:“真话不是真理,诚实不是真理,真话和诚实都只是一种写作态度和立场,写作者只是表达者,不是世界的裁决者,他只是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这就够了。”

我深味此言并铭记之,并愿能指引我的文学之路。当然,一个写作者能够像巴金那样说真话的人太鲜见了。

赵丽宏是中国散文协会副会长,我想他不是靠理论立世,而是他持之以恒的写作。他是入选中小学教材仅次于鲁迅先生的人,他又极推崇鲁迅的《野草》和泰戈尔的《飞鸟集》。我看到了他灵魂的高蹈,我慢慢回想他在十七、八岁时一个人在崇明海边面对夕阳枯坐的孤独的样子和他如今经常在镁光灯下的言行,我依然可以感觉到他的孤独。

孤独对于写作者是一种成全,哪怕他被汹涌的热闹的人群包围着,他依然可以享受孤独之美。就如他华师大毕业后分到《萌芽》作编辑,每天从浦东坐公交车来浦西上班。我是个经常乘车的人,我能体会他在拥挤的车上因为手持一卷享受内心的“愉快的旅行”,这一点他是我的榜样。这十年,我无论乘地铁还是公交,我始终手持一卷,许多的书就是在车上读完的。这让我觉得没有虚度,也是我的幸福之一种。

“真”和“不虚构”是他今日所谈散文之要义。“真”,大家确实没有疑义,而对于虚构我也多半不能接受,尽管散文作家周晓枫这段话对虚构阐释得很有见地:“虚构是文学最令人迷恋的品质,因为它展现可能性,否定虚构,只承认写实,有点像因赞美劳动而鄙夷魔术,现实主义的劳动当然值得歌颂,质朴、粗糙、生生不息,但我同样喜欢魔术……我不以为自己必须像罪犯一样如实交待情况,我写下的文字不是审讯笔录,非要把时间、地点和人物说清楚,必须绝对严丝合缝地贴合事实——我甚至认为这表现的老实违背艺术尊严。”

赵丽宏和周晓枫都算是名家之言,虚构与不虚构应该不是散文的核心主题。如果哪天我的写作需要虚构,我想我会去写小说,我认同王安忆的这个观点——小说是虚构的艺术。

关于周晓枫的话,我进一步想,散文可以不是“审讯笔录”,适当的取舍是可以的。

今天,我写温和的赵丽宏,也逐顺及思考了关于散文的写作,这对于热爱文字阅读与写作的我都是必要的。

还是回到赵丽宏先生这里,他说他曾经在莘庄中学读书时,常常去莘庄公园,他难忘那里的梅树。如今扩大的莘庄公园已经是沪上知名的赏梅景点之一。我初来时也曾租住莘庄两年,也常去莘庄公园,我想我是走过赵丽宏先生的足迹的。

赵丽宏希望,将来闵行是被乡村、被天籁、被绿色环抱的一个现代化的城区,这将是最有魅力的城区。曾经上海工业的“四小龙”在闵行,是一个知名的工业区,如今交大和华师大还有紫竹科学园,上海航天也都已入住,闵行已经越来越有人文气息,这是让我觉得十分美好的。已经定居闵行十年,并将还会长久住下去的我,希望获得更多的自然和人文气息的滋养,让自己的生活与工作、阅读与写作都呈现更好的品质。

获赠赵丽宏先生的新书《锦城觅诗魂》,内里除了先生指文章,还有一些先生的书法,实在是雅人深致的很。他的签名也很见功力,他身上还是有极深的中国传统文人的底子的。

相关文章关键词

《温和赵丽宏》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