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城郭是扬州
导读:家乡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湖泊纵横,阡陌交错,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地下温泉,水稻,莲藕,菱角,鱼虾蟹蚌等等,是真正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
你从原野里走来
带着田埂边
缤纷的色彩
或许,从田野里走出来的孩子,总是对泥土的芬芳有着特别的情感。还是蝴蝶结泊在发梢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我们的田野》这首歌。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面;
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金色的鲤鱼,长得多么肥大,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
歌中所描写的一切,太美了。而这份美却又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实在,那么的触手可得。
家乡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湖泊纵横,阡陌交错,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地下温泉,水稻,莲藕,菱角,鱼虾蟹蚌等等,是真正的富庶之地,鱼米之乡。
而大自然的厚爱,亦让四季,如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家乡的初春,绿波荡漾;
家乡的仲夏,十里荷香;
家乡的深秋,谷堆满仓;
家乡的隆冬,一地暖阳......
物产的丰富,四季的妩媚,农人的脸膛自然如花绽放。
你从城郭中走来
带着杨柳枝
似水的情怀
“绿杨城郭是扬州”,扬州似乎和杨柳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的确,“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只要你踏进扬州城,首先扑进眼帘就是那些仪态万千的杨柳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的三月,春光明媚,正是柳絮飞扬的时候,漫天的柳絮,如烟,如雾,如尘,如雪花般轻盈起舞,也就是诗中的“烟花之时”,也就是游览扬州的最佳时刻。杨柳喜阴,爱傍水而居,而扬州城亦是水多,桥多,于是那一排排杨柳,宛如临水而妆的女子,婀娜多姿,风情万种。
而“扬州”的来历,也是相传隋炀帝开运河的时候,让人在运河两岸遍插杨柳,并赐与“杨”字,才有了扬州之称。
我生活在扬州的老城区,老城区就象一个精致的大园林。亭台轩榭,小桥流水,假山湖石,通幽曲径,迂回长廊,参天古木,灰墙黛瓦,唐朝的古迹,宋朝的遗址,象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洒落在每一个街头巷尾。有人说,扬州的老城区,那是“唐宋元明清,一路看到今”,我想那也不为过。并不是自己的家乡有意渲染,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需要走进景点,只要踩在这方土地上,随处都可以感受到那份古风,那份悠远。
老城区几乎不新建房屋,最多也只是维护,即使是最近的建筑,也都是飞檐角楼,古色古香,且不超过7层。所有的街道上,都是以绿树遮荫,鲜花隔道,满目之下,古风幽幽,柔情依依。
精致的城市,精致的园林,于是情不自禁的,也愿意做起一个精致的,扬州小女子。
你从古渡口走来
带着大运河
逐梦的怆然
古老的大运河,象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的注视着这个城市的沧海桑田;浩瀚的大运河,象一个胸怀广阔的汉子,全力的承托起这个城市的商业往来;美丽的大运河,是一个帝王荒淫无度的春梦印记,梦里君王下江南,梦里琼花朵朵研,梦里国破山河在,梦里白骨山野埋,梦里魂断古渡边......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的富饶,美丽,吸引了很多才俊商贾,也诱惑着好多帝王君主。对于扬州来讲,隋炀帝可能就是一个最“痴情”的“粉丝”了。隋炀帝开运河,三下扬州看琼花。琼花洁白无暇,暗香袭人,如一位仙子落入人间,然而仙子毕竟是一个梦,是一个不可追逐的梦。
弑父夺位,荒淫无耻,不顾人民水深火热,这位君王最终在自己的暴敛中,断送了江山。
一掊黄土,让他永永远远的在这个古渡边,与梦同碎。
隋炀帝开运河,虽然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可是也为后来的经济流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大运河一度成为扬州商业往来的主要交通命脉,为扬州的经济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有这样一句话,“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很好的说明了当时扬州的繁华富庶。
而现在,运河的流通功能显然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扬州人依然热爱大运河。如今的运河,河水清澈,两岸杨柳拂动,竹影婆娑,已经成为这个城市一道秀丽的风景线。
你从烟雨中走来
带着二十四桥
旖旎的容颜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美丽的诗篇,总是给人以美丽的遐想。
诗中的二十四桥,就是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的一个景点。对于二十四桥,有着好几种的说法,有人说,是因为这座桥有二十四的台阶,有人说是因为这座桥曾有二十四的迂回,而另一种更能为大家所接受的说法是,曾经有二十四个的美女在桥上吹萧。
扬州是一个娇羞的少女,瘦西湖是她含情的眸子。
瘦西湖景区的景点很多,如卷石洞天、西园曲水、虹桥揽胜、长堤春柳、荷浦熏风、四桥烟雨、梅岭春深、水云胜概、白塔晴云、春台明月等,而一些脍炙人口的典故,更为景点增色不少,比如白塔晴云。
乾隆六次下江南,每次必经扬州,对于瘦西湖的冶游,自然少不了,于是就引出了这样一段佳话。一次乾隆在瘦西湖游船,行至水域开阔处,突然感慨说,这里和北京的北海多象啊,就是少了一座白塔。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旁的陪同多是扬州的巨富豪商,他们承诺说,明天这里就会出现一座白塔,乾隆自当玩笑。可是第二天游园的时候,这里真的出现了一座美丽的白踏。这就是一夜造白塔的故事。
当然这座白塔并不是砖切而成,而是扬州的盐商,连夜用盐包堆砌而成。扬州的盐商富甲天下,不得不让人观为叹止。
北海的白塔,四平八稳,菱角分明,扬州的白塔却线条柔和,端庄秀丽,如果说北海的白塔是条汉子,那么扬州的白塔则是个窈窕的女子。
两座白塔遥遥相望,一南一北,一刚一柔,诉不尽的期盼,道不完的相思,在岁月的风雨中默默传递。
说到盐商,还得提提他们的私家花园,那就是扬州的园林。比如个园,何园等等。
“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主人,因为钟爱竹子,所以起名个子。个园里面自然是竹子的海洋,龟竹,黄竹,母子竹等众多的品种,网罗其中,水光山色,竹影摇曳,主人自是幽闲自得。
而主人对于造林的讲究,亦可称奇,就拿一个象征四季的假山堆砌来说,春天选用的是笋石,夏天选用的是湖石,秋天选用的是黄石,冬天选用的是雪石。等等。
至于盐商们造楼的故事,则另是一段佳话。据说盐商的工期可以无限的拖延。但是他们给工人规定了进度,比如一天只许砌一尺高的墙,不可超过。而这期间,工人不许怠工,必须一分一毫仔细的做,所以以至于砖灰的厚度,都是有一个尺寸的。这就是盐商们的“精工出细物”。
扬州的园林,集南北两种风韵,在园林建筑席上,亦有一席之地。行走其间,视觉很是舒畅。
说完了园林还得说说月亮。“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奈是扬州”,扬州是一个月亮城。扬州人也爱赏月,而赏月的最佳地点自然要属瘦西湖,瘦西湖的五亭桥俊美,别致,宛如一朵盛开在水面上的莲花,又称莲花桥。莲花桥有15个桥孔,每个桥孔各含一月,据说可以看到15个月亮。
于是天上的银盘,水中的碧玉,习习湖风中,又撩拨起多少善感的情思。
扬州的景点众多,还有平山堂,何园,文昌阁,文峰塔等等。
寻一艘小船,捧一杯香茗,自瘦西湖的支流起,烟雨蒙蒙中,那花,那柳,那桥,那岸,那亭,那山,那船娘的丰韵,艄公的倜傥,便一一入画而来。这就是扬州的风景长卷,“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你从古巷里走来
带着青石板
沧桑的悠远
两千多年的风雨,为这个城市的书本,写上了殷实的一页。
从古巷中走来,冷冷清清。昔日道场的喧嚣,繁华,已经落寞成一道道残壁断椽,没有小二的吆喝,没有八哥的多舌,有的只是班驳的墙面,和爬上墙头的狗尾巴。夕阳把老楼的影子拉得又瘦又长,似乎是一位垂暮的老人拄着拐杖。
从古巷中走来,弯弯曲曲。弯弯曲曲的巷子里,藏着弯弯曲曲的故事,三义阁、金鱼巷、吃吃看巷、黑婆婆巷,每一个都散发着诱人的馨香;八怪金农的府邸、文豪朱自清的故居,又是让人充满神往;点着灯笼的,是盐商的豪宅,丁叮当当的,是老百姓的四合院......
而扬州最古老的富春茶社,也是深藏在某个巷子里。讲到茶社,就得提起扬州人“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生活习性。
“皮包水”,也就是讲究早茶,一壶绿扬春,茶取明前茶,水取甘泉水;一盘烫干丝,干丝得细如发丝,外来几个蟹黄烫包,吃汤包得“轻轻捏,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或者蒸饺,千层油糕,或者锅贴和饼子,等。扬州的早茶,有三家老店,富春,冶春,共和春,无论你走进哪家,都会让你唇齿留香。
“水包皮”,也就是讲究沐浴文化。扬州的俗话,就是泡澡堂。扬州的澡堂,不但多,而且设施完备,服务项目繁多。说起澡堂,又得说到扬州三把刀,那就是剃头刀,橱刀和刮脚刀。和“水包皮”有关的自然就是刮脚刀,在澡堂里,如果要享受一个级别高的师傅的服务,都得排队或者预定。
脚,是一个人神经的发源之地,保护好脚,可以提高人的机体免疫力。从刮脚刀派生出来的,则是扬州的足浴文化,大大小小的足疗吧,走出了澡堂,走出了巷子,走向了全国的各个地方。
从古巷中走来,亦会看见扬州的玉器,漆器,和剪纸......
古巷的深浅,需要用脚细细的丈量,古巷的风情,需要用眼慢慢的寻觅,古巷的底蕴,需要用心静静的体会.
你从白云中走来
带着新纪元
璀璨的风彩
同许多城市一样,扬州亦有着自己的新城区。新城区的楼高,不再受着层数的限制,那比比巍峨的身姿,靓丽的身影,无一不展示着这个城市蓬勃的活力。那里还集中了扬州的各个工业园,新的商业圈。
同老城区比起来,少了一份紧凑,多了一份宽敞,少了一分古朴,多了一分典雅。
而火车站,润扬大桥的建成,更是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润扬大桥雄伟俊秀,远远望去,就象一条白练横卧在长江之上。
绵绵的长江,从唐古拉山奔腾而来,从扬州的南边,悄悄的淌过,灌溉了两岸的良田,哺育了两岸的人民,可是也成为两岸的交通带来不便。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南江北,隔江相望,如果诗人知道曾经的天堑如今变通途,我想他一定不会再忧伤满目.
......
外资的涌入,新产品的发掘,人均GDP的提高等,都在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发展。而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颁发,无疑又为扬州的发展,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寥寥的几笔,不能尽数家乡的美丽,浅薄的学识,不能阐述家乡的内涵。家乡在历史的画卷里,微泛着沧桑,家乡在文化的底蕴里,散发着馨香,家乡在现代的步伐里,蓬勃着向上!
家乡,从原野里走来,家乡从烟雨中走来,家乡,在每一个赤子,最柔软的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