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那片情
导读:望着李大爷远去的背影,我遥望远山,一时间心中溢满了温柔的感动。那片青幽幽的远山,将是我永久的绵长的思念。
是什么事撩拨了我的心思,我认真地思索起这两个字的含义。
这真情不是卿卿我我,不是互相利用。而是人与人之间没一点世俗、没一点利用的真情。无法给它下定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
我有一友,搬进新楼好几个月了,那天,我去看他,匆匆间竟记不清那个单元,问过几个人,都摇头不知。正不知如何是好,恰遇朋友的小儿子出来玩耍,方节约了许多不该问还非得问的闲话。真应验了人们所说:楼房越盖越高,人情越来越薄么?朋友笑我呆,如今世风就是这样。
世界的主题是人。
人人都在渴望真情。
办公桌旁,正襟危坐,茶水一杯,报纸一张,谈笑风生,心和心的距离呢?
行人海阔天空地闲聊,家庭里彬彬有礼的造访,会不会有心的交流?
现代人最大的苦恼,是谁也不知谁的心。
我困惑。
盛夏的一件小事动摇了我的困惑。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写材料,有人敲门。
找我的人是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大爷,肥大的黑涤卡裤角挂满了尘土。老人看着我,“孩子,不认识我了?”老人温存地一笑。
孩子?是叫我么?我的儿子都上大学了。这久违的称呼,该是多少年没见面的人?我打量着他。
“我是从大青山来。”老人看我一脸疑虑,又是温存地一笑。
哦,怎么忘了呢,大青山的李大爷。盛夏流火,他从山里来看我。“孩子,快二十年了,我始终记着你。”我不知那片远山竟为我储藏下这么一份深情,我的眼睛湿润了。
二十年,我的心如一潭静水。这么多年,我心里早已不再忆起那个小山村,早已忘却了那个小山村。
那年秋天,我下乡采访一位见义勇为的标兵,这个人就是李大爷。李大爷家就住在大青山脚下。布谷叫,杜鹃啼,山泉清澈,天空蔚蓝。山坡上那篇梨花,云一样积聚,雾一样弥漫。小山村幽静且美丽。我在他家住了半个月,我与李大爷相处的情同父子。
临别时,我说我会去看他。然而没有,二十年从来也没有想去一趟的念头,哪怕是稍闪即逝的一点小小的思念。
那会儿,我二十岁,那个年龄,还有纯真,还有热情,正如朝阳般年轻。
二十岁的我许诺过远山,许诺过小山村,许诺过李大爷都是些什么呢?怎么会忘了呢?
他已年近古稀,他从山里来看我。那久蓄的真情内蕴,那心灵深处企盼的回音,他那二十年的情感积淀,用美好、用善良、用至真至诚这些词何以表达?我羞赧不已。
人和人的真情,是与人生价值体系不可分离的美好期冀和情绪势态。
我怎么不珍惜呢?
我自己正在不经意地丢失那份感情。
什么时候,慢慢地知道了何时装聋作哑,何时冷眼旁观……一种可怕地矜持,是不是对真情的蹂躏?人们裸露的真诚情感和向往他人给与的那份真诚实际上很近。就如同这世界,很简单很简单。可人太复杂了,你猜我妒,她疑他怨,无端端生出一份骚人的烦恼,如此烦恼人生。
人和人之间,所失去的是不是最珍惜的?人并不是单纯依靠自己内心支撑,人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二十年了,我才缘了最初的记忆,感受到远山那片真情的宝贵,感受到那片真情的魅力。
望着李大爷远去的背影,我遥望远山,一时间心中溢满了温柔的感动。那片青幽幽的远山,将是我永久的绵长的思念。
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