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竹林
导读:竹子在我心中成了倡廉养操和做人的基本标准。因此,我对竹更加喜欢,对竹林的向往愈加迫切。今年十一长假,我和同事50余人,到栾川寨沟自然风景区游览,看到深山拗谷中满目葱笼、青翠欲滴、苍劲挺拔、如山似海、气势磅薄、蔚为壮观的竹林,我一下子兴奋起来。
竹子在自然界中是那样的朴素无华,它无玫瑰、牡丹那样娇艳俏丽,也无玉兰、茉莉那样葱郁芳馨,更无杨柳那样婆娑柔美,但它美而不俗,淡中见雅,故有正直、高尚、廉洁的品格;因它终年常绿,是刚强、忠贞、美好的标志;又因它生长较快,是奋发向上的象征。因而,我平素就喜欢它。
我小时候,老家门东有一片竹林,所谓竹林也只不过半间房子那么大一片,几十枝摇曳生姿,高的不过两米,低的也只是一?高。记得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经常牙疼,有时疼起来简直要命。妈妈急了,总是捋几把竹叶,放上一点石膏,再放进几个荷泡蛋,在一起煎熬,然后让我喝汤吃蛋,可也真灵,往往药到病除。有时家里添了客人,筷子不够用,妈妈就会找来镰刀跑进竹林弄来一把来救急。后来四周的树木长起来了,竹林自己竟消失了。当时我好痛惜。我真正对于竹的喜爱,是中学时看到郑板桥所绘的《竹石图》,读到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画家笔下的竹子,竹枝劲拔挺秀,具有倔强不驯之气,而又寄托“一枝一叶,总关民情”的同情民间疾苦之心。画家不但栽竹、养竹、画竹、咏竹,而且深谙竹韵,能够听竹、懂竹。处身于贪墨成风的官场,始终能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话自勉;高卧衙中,耳听得风雨漫过翠竹,便“疑为黎民疾苦声”。一生都在孜孜以求竹的操守和气节。
竹子在我心中成了倡廉养操和做人的基本标准。因此,我对竹更加喜欢,对竹林的向往愈加迫切。今年十一长假,我和同事50余人,到栾川寨沟自然风景区游览,看到深山拗谷中满目葱笼、青翠欲滴、苍劲挺拔、如山似海、气势磅薄、蔚为壮观的竹林,我一下子兴奋起来。我漫步与竹林,徜徉在竹海,竹海里风声萧萧,清凉宜人。小松鼠在林间蹦蹦跳跳,百灵鸟唱着婉转的歌,流动的阳光从竹林缝隙中照进,被摇晃的竹叶摇成点点光斑,摇成迷人的五彩缤纷,此时山溪泉声、小桥流水与竹林相互衬托,直把人带进那“竹林醉秋色,碧溪弹夜弦”的美妙境界。此时耳边响起郑板桥的脍炙人口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啊!那天我的心醉了,竹林也仿佛醉了……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