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
导读刚摊出来的煎饼松软酥脆,非常好吃。把煎饼折叠成三角形,卷成筒状,就可以入口了。如果能在煎饼里卷上一点咸鸡蛋、猪头肉、芝麻盐之类的东西,吃起来会更加美味。
我对煎饼一直情有独钟。碰上卖煎饼的小贩一般不会放过,或多或少总会买上几张。不单是为了解馋充饥满足口腹之欲,应该说还有一种怀旧情感蕴藏其中。
幼时在农村老家,一日三餐吃得最多的就是煎饼。老家的煎饼是用玉米做成。夏秋之际,村外的田野上玉米林无边无际。生产队的社员们天天出没其间。他们肤色黝黑,头戴斗笠,衣服上汗迹斑斑。他们成群结伙,扛锄挑担,挥汗如雨,施肥,除草,授粉。收获的季节,也是最忙碌的时候,男女老少一齐上阵,割玉米,掰玉米,运玉米,剥玉米。等到田野上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面,都会悬挂起一簇簇玉米棒,金黄鲜亮,颗粒饱满。
那个时候,玉米煎饼是庄户人家的主食,一日三餐缺它不可。而煎饼的制作却是女人们的分内事,小孩子也会帮忙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我至今还清楚记着制作煎饼的过程。
出大门往西,有一盘大碾,我经常在那里玩耍,有时会爬上碾盘,登上碾砣,大人见了就会大声呵斥。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跟随母亲去那里碾玉米。母亲把金黄色的玉米粒均匀摊在碾盘上,推动木杠,巨大而沉重的碾砣就会转动起来。这时候,我在碾盘另一边,也会推动另一根木杠。碾玉米是个非常有趣的活路,碾砣轰隆隆滚过去,玉米就会噼啪作响,纷纷破碎。母亲边推碾边用笤帚不停地把玉米扫来扫去。我弓起身子,伸直胳膊,双手紧紧抓住木杠,只顾低头推碾,其它一概不管。我那时大约有八九岁光景,个头比碾盘高一点,干起活来从不惜力,而且,脑子里时常会产生一些奇异的想象。我最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想象那巨大而沉重的碾砣完全是靠了我的力量在转动。当然,我也清楚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有好几次我试图独自转动它,结果是用尽了力气也未能成功。但是,碾砣滚滚在不停转动,我不停地推似乎有用不完的劲,这时候想象的翅膀也会不由自主地要伸展开。
碾碎的玉米被称为玉米糁。头一天晚上,母亲会把玉米糁盛在一个大瓦盆里,加上水浸泡。到第二天,浸泡了一夜的玉米糁会变得很松软。下一步是把玉米糁磨成玉米糊。
磨玉米糊的过程叫“推煎饼”,也叫推磨。天井东北角有一盘石磨,是专门用来磨玉米糊的。石磨直径约半米,分上下两扇。上面一扇可以转动。顶部有一圆孔,是进料用的,叫磨眼。两侧各有一圆洞,安插着木头蹶子,俗称磨拐。推磨时,先用一个长条形的铁丝圈俗称磨系的东西,一端套在木棍上,另一端套在磨拐上;木棍一端别在磨盘上,另一端别在腰间。推磨不能偷懒,因为木棍和磨系与磨盘之间的联系都是活动的,稍一松劲,就会脱落下来,沾满玉米糊,这样不但造成浪费,还会招来母亲一顿埋怨。推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推,身上似乎有用不完的劲,脚下生风,几乎要小跑起来。母亲就很高兴,表扬道,我儿真有劲。见我张口气喘,又赶紧劝,留点劲慢慢用。围着磨道一圈一圈地转,没完没了,时间一长,就变得步履维艰,心浮气躁,开始想那街上的小伙伴,想那树林间的花儿鸟儿,想那河里的小鱼小虾。想这想那,心不在焉,一不留神,木棍已经滑落下去,弄得一沓糊涂。免不了被母亲狠狠训斥几句,于是再不敢有丝毫松懈,收回心思,全神贯注,一步一步走下去。慢慢的,脸上淌了汗,身上热乎起来,心也平了,气也和了,也感觉不到累了。再看那金黄细腻的玉米糊正源源不断从两片磨盘之间漫下来,层层叠叠,弯弯绕绕,象漫山遍野的梯田,竟是奇妙无比。而此时,瓦盆里的玉米糁越来越少,磨槽里的玉米糊越积越多,一种成就感也会油然而生。
接下来是“摊煎饼”。在烧热的铁鏊子上面摊一层玉米糊,片刻熟透,揭起来,就是一张煎饼,这个过程叫作“摊煎饼”。“摊煎饼”的地方设在天井西北角一个低矮的狭小房间里,这是一个专门用来烧水做饭的房间,庄户人家把它称作“饭屋”,相当于现在的厨房。饭屋里长年烟熏火燎,四壁皆黑,光线很暗。有一个墙角安放着一张又大又圆的铁鏊子,另一个墙角堆放着一些柴禾。“摊煎饼”是母亲的活路,我只负责提供烧火用的玉米秸。我每次送玉米秸进去,总是被滚滚浓烟呛得两眼冒泪,咳嗽不止。母亲背对着我,头顶一块毛巾,身上落满烟灰,稳稳当当坐着,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母亲把几根干燥的玉米秸塞进铁鏊子下面,但见火舌窜动,烟雾蒸腾。母亲往乌黑闪亮的铁鏊子上擦一点豆油,舀一勺玉米糊在上面,用一个木筢子一圈一圈把玉米糊摊开,摊的又薄又匀,就像一层纸。母亲把熟透的煎饼从鏊子上揭起来,一张又一张,又大又圆,香气扑鼻。
我站在饭屋门口注视着母亲的一举一动。我永远忘不了母亲那忙碌的身影。
刚摊出来的煎饼松软酥脆,非常好吃。把煎饼折叠成三角形,卷成筒状,就可以入口了。如果能在煎饼里卷上一点咸鸡蛋、猪头肉、芝麻盐之类的东西,吃起来会更加美味。不过这些东西都是奢侈品,很少能够吃上。一般情况下就是煎饼咸菜、煎饼大葱。煎饼凉了,干了,再吃的时候,要在炉子上烤一烤,俗称“烧着吃”。也可以撕碎了,放在碗里,倒上热水泡着吃,俗称“泡煎饼汤”。
如今,市场上各种食品应有尽有,不胜枚举,而煎饼作为一种传统食物,也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根深蒂固。随着时代进步,煎饼的制作早已经由手工变为机器,由自制自食、自给自足变为批量生产、商品买卖。同时,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要,煎饼也频频改头换面,乔装打扮,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从星级酒店的高档宴会,到寻常百姓的家常便饭,它无处不在。在外吃饭,只要有煎饼出现,它总是我的首选。在尝过很多不同形式的煎饼之后,我最喜欢的还是从一些小贩那里买来的手工煎饼。因为吃着这种煎饼,往往最能咀嚼出儿时的那些陈年旧事。
煎饼属粗粮。《生活小常识》说,粗粮润肠胃。
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