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谁与相伴 第一章

谁与相伴 第一章

2013-10-22 10:03 作者:悟悦心自足 阅读量:43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2003年南下的列车上

看着窗外哪一晃而过的景色朱颜的眼晴模糊了,她定定地看着远方,不再有高山,树木,草地,农房,.......取而代之的是奶奶哪慈祥的面孔。奶奶在微笑,在向她招手,似乎还在对她说“??,要坚强!.........”

“姐姐,我们来玩小蜜蜂好吗?谁输了谁就扮成小动物。”

幼稚的童声把朱?从思绪中拉回了现实,她有些微怒,但面对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她又能说些什么,嘴角还是勉强地露出一丝微笑。

“来,宝宝,不要去打扰姐姐,妈妈和你一起玩,”也许是看出了朱?的不情愿,年轻的妈妈拉着嘟着嘴的小女孩走开了。望着小女孩的背影,朱?突然觉得自己有些残忍,是不是伤了她的心?小朋友的心灵是纯洁的,她是不应该用这种态度,但几年来的艰苦生活已经形成了如今的朱?:冷漠,孤傲与世故。

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一个不普通的女孩。

她长得并不漂亮,但五官极为精致,犹如精心打造的瓷娃娃。她的脸是标准的瓜子脸,鼻子是南方女子那种小巧的鼻子,两片薄薄的唇犹如两片树叶镶在嘴上。柳眉细腰,一头飘逸的长发直达腰际,过于纤瘦的身体,感觉如林黛玉般叫人心存怜惜。就这样一幅秀丽的学生模样,掩示了她太多的本质,使人很难想象她是在粗犷的北方长大。但唯一“出卖”她的是那双宝石般的大眼睛,缺少女孩应有的清纯与温柔,更多的是不屑,机智,甚至狡猾。

刚20出头的少女,在这个本属青春,活力,梦想的年龄她却显得那么的疲备与无奈,她明白这以后的日子将要独自去面对,不知会有多少坡坡坎坎在等待着她,但为了生存,她别无选择。生活的重担,让她的思想早已超出了她本来的年龄。

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手不自由得摸着脖子上挂的观音吊坠,任随思想游荡,“奶奶,我那可敬可爱可怜的奶奶,你在天堂还好吗?你和爸爸妈妈团聚了吗?你们又没有挂念着???……”“我就要到深圳了,我要去找回以前的生活……”

幼年的朱?家境十分优越,她的童年和大多数人一样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她是家里的独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他们捧在手心的瓷娃娃。在学校是老师心中的乖乖女,是同学羡慕的对象,是大家公认的公主。朱?的爸爸朱德明是典型的北方汉子,魁梧的身材,豪爽的个性让他在生意商场获得很高的口碑。朱德明早年在部队当兵,本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说不定以后还会当上将军,但后来因为遇上了朱?的妈妈代思思,来自一个很敏感的家庭,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朱德明的家在新疆的库尔勒边区,从小就帮人做工,吃过很多苦,但这并没有改变他乐观向上的性格,18岁的他就长成了一个高大的小伙子。在1970年朱德明就参军到一个西南小镇,那个年代的人实在,纯朴,真诚,朱德明在部队上吃得苦,干得有声有色,从小兵升到班长,从班长升到排长,最后还升到了连长,再加上他那体格,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部队的领导对他也是十分的器重,格外的对他培养。就在朱德明满腔热血地报孝祖国时,遇上朱?的妈妈代思思。20出头的代思思,具备了南方女人应有的特质,娇小,清秀,犹如出水芙蓉,在那个小镇是出了名的“桥头西施”。何为桥头?因为代思思的家居住在一座大桥头下,再说她的美在当时当地的确无人能比,所以美名由此而来。

他们的相识缘于当时的代思思经常帮着公社给部队送蔬菜,一生二熟,情窦初开的两个年轻人就这样相恋了,一个是豪情奔放,一个是温柔似水,本来是一桩好的姻缘,但由于代思思的背景成了两人的阻碍:代思思的父亲也就是朱?的外公在战乱时曾是国民党的一个将领,年迈后回到小镇,成了当地的大富豪,在他60岁时迎娶了他的第三任妻子,代思思的母亲,一个小他40岁的农家女。解放后,代家败落,代思思的父亲死于疾病,从此,代家人受到当地人的歧视。而当时的代思思不过是10岁的小女孩。在那种环境下代母带着女儿和不是已出的儿子相依为命,却一直没有摆脱“地主”的身份。代思思家庭的敏感让朱德明备受压力。领导频频找他谈话,甚至还找到了代思思,想让她为了朱德明的前途而放弃这份感情,代思思动遥了,但朱德明仍然坚持着,为了和代思思在一起,他毅然放弃了军旅生活,退役带着代思思回到了新?。在当时部队里引起一阵轰动。一个深情的北方汉子带着他心爱的女人,离开了原来一片光明的事业。让代思思感动不已。

朱?从小就深知父母的感情很好,在她的印象中家里的一切事务父亲都不会让母亲操心。父亲还经常会给母亲卖礼物,漂亮的衣服,漂亮的手饰,但母亲好像很少带这些,在朱?眼里,母亲是朴实的,即使当时的生活条件已有好转,母亲都舍不得花一分一厘,依旧朴实着衣,勤劳执家。母亲也是美丽的,虽然她从不配带父亲送的礼物,但她依旧那么漂亮温柔,有好几次朱?偷偷的在柜子里拿出这些首诗来套在自己的身上,独个“臭美”一番。一家人就在父亲的庇护下幸福的生活着。其实在朱?还没有出生时,她们家还是很困难,朱德明种过地,又当过工人。后来又开始独自帮人家做木工活,由于他的技术好,为人耿直,因而颇受欢迎,生意也越来越好,80年代初,朱德明也开始了他的创业,办一个家具厂,生活开始好起来,朱?就是在这时出生的。朱?从小就活波可爱,很讨人喜欢,她不仅遗传了母亲的娇小清秀的面孔,也遗传了父亲豪迈的性情,她最爱跟着父亲在草原上策马奔驰,别看她年级小小,面容清秀,玩起马来决不输于草原上的牧民。朱?原以为会这样幸福的过一生,但一场天大的浩劫却打破了一切。

朱?变成了孤儿,在她14岁那年失去了双亲。朱?一辈子都不会忘记1994年最热的那天,她正和小玉在家里做功课,突然见父亲公司里的一位叔叔匆匆赶来,也不说什么事,向朱?问乡下奶奶家的地址,然后又匆匆离去,随后又来了几位阿姨,神色都很紧张,也是什么也没有说就一直陪着朱?,朱?从心里感到恐惧。闹着要找父母,却被她们拉住。直到第二天,奶奶和小叔从乡下赶来,她才知道父母遇车祸,双双去逝,连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幸福生活嘎然而止。

那段时间朱?至今都害怕去回忆,因为她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走过来的,家里的房子没有了,车子没有了,工厂也没有了,因父亲曾在银行贷有款,所以破产后,家里的一切都用来还债了。以前对她“和谒可亲”的叔叔,阿姨们也一个个像变了人似的,天天守在她家门口,搬走家里所有的东西。后来奶奶带着她回到了乡下。她只觉得迷迷糊糊,只感受到奶奶天天把她搂在怀里,给她最大的安慰。家里一切后事都是小叔和一些领导叔叔办的,她知道以后在也见不到父母了。

从此,14岁的朱?跟着奶奶,叔叔,婶婶一起生活。叔叔朱德权是朱?父亲的亲弟弟,虽是同胞兄弟但性情却大不一样,朱德权为人老实,憨厚,在农场做工,说直接点就是做苦力,朱?的婶婶也在农场做些轻松的活,但有时也接点外活补贴家用。朱德权一家生活本来就比较幸苦,还要养两个儿子,朱?的到来,让他们生活更加困难,从此朱?放学后都要帮着婶婶做家务,过惯舒适生活的她哪能吃得这番苦,不是打碎碗,就是把饭煮糊,要不就是把家里养的羊搞丢……为此经常受到婶婶的责备。反差极大的生活让朱?天天都以泪洗面,她想念她的父亲,想念她的母亲,甚至还埋怨父母为什么狠心将她抛下,疼爱她的只有奶奶了,奶奶担当起慈母的责任,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朱?的生活,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她都会先想到自己的孙女,而自己的孙子却不能沾边。奶奶还用帮人带孩子的微薄收入来给朱?买新衣服,对此,婶婶很有意见,朱?不明白以前当她如宝贝的婶婶为什么如今却对她冷眼相激:“你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公主了,你连饭都吃不起,还穿什么新衣服,”“还不去干活,愣着做什么,还想当大小姐,还想叫人侍候?”……朱?委屈地得常常跑到草原默默流泪。

朱?的性情早已大变,她不再是以前那个活波可爱,无忧无虑的女孩,而变得沉默,脆弱,做事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注意又被婶婶责骂。还好有小玉这个儿时的好朋友,她每周都会到乡下去看望朱?,带去很多礼物,还带着朱?到处玩耍,聆听朱?的心事,鼓励着朱?勇敢面对一切。对于小玉朱?是一辈子都感激在心。

摇摇头,朱?实在是不愿再想起以前那痛苦的经历,8年来她所经历的比有些人一辈子的经历还多,她抱怨着上天的不公平,抱怨着这个社会的残忍,抱怨着人间的无情,她嫉妒,嫉妒那些比她过得好的女孩,嫉妒那些无忧无虑,生活优越的女孩……她更嫉妒王安妮,她大学生活中唯一的“好友”,但上天往往又是那么捉弄人,她又离不开王安妮,她的未来又必需靠在王安妮的身上。

走出车站大门,放眼望去,车站广场人来人往,大家都行色匆匆,朱?感到自己是掉进大海里的一粒细沙,在这片茫茫人海里显得是哪么的渺小。“深圳”两个巨大的字符出现在她的眼里。终于到了,这个位于中国最南方的城市,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个第一桶金的“制造车间”,多少年来一直它处于经济发展的顶端。吸引着一批批怀有梦想的青年才俊。朱?就是其中一个。深吸一口气,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心里暗自道:深圳,定要将你征服。

瘦弱的身躯拉着简单的行李穿梭于人群中,朱?显得是那么的不起眼,但身边却不断的有人上来搭讪。

“小姐,要去那里?”

“小姐,要住店吗?”

“小姐,哪里人啊?”

……

朱?懒得去搭理这些无聊的骗术,对她来说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在她16岁那年第一次到省城打工时,就遭遇过,还被骗去了身上仅有的20元钱。一个“好心”的大姐带着她去找工作,并说要先交押金,于是朱?把身上的20元都交给了她,然后大姐叫她等消息,就一去不回了,害得朱?走了一天的路才回到婶婶家,最后还被婶婶一顿责骂,这件事在朱?心灵留下了深深的落印,让她第一次接触到人性丑恶的一面,从那以后,她就不再相信任何人,没有父母的庇护,只有靠自己来保护,她把自己深深的埋进了心灵深处。不允许任何人去触摸。

朱?自个走向正规的电话亭,拨通了电话。

来到福田区—金苑小区就看见门口站着一位胖大婶正在东张西望,从她的表情看得出显然是很不耐烦了,于是朱?匆匆迎了上去。

“请问,你是林房东吗?”

“你是朱小姐?”

“是的。”

“你要是再晚10分钟,我就走了”房东没好气的说道,一双眼睛直溜溜的打量着朱?。

“真不好意思,我不太认识路。”

“走吧。”

房东领着朱?走进小区。小区显得有些陈旧,想必已有10年历史,但周围有一排绿荫小道,到让人感觉十分的幽静。朱?四处张望着,并回答着房东的询问。

“你是学生?”

“是的,刚毕业”

“那个学校的?”

“北京大学。”

“哦?名牌啊”房东又看了朱?两眼,有些不敢相信。“为什么不留在北京?”

朱?笑了笑,并没有回答,然后房东又自言道“这两年,来深圳的人太多了,全国各地的都有,特别是像你们这样才毕业的学生,都想到这里来挣钱,可这钱那有这么容易挣啊。”

这话朱?听在心里非常的不舒服,不去理会房东的自言自语,随着她走上了楼梯。楼梯通道阴暗陡峭,让她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你小心点啊。这里的灯坏了,都这么久了物管也不管管。唉,现在的人啊,服务态度太差了。年轻人还好办,要是老年人准得摔倒。”说完拿出了手电筒,看样子是事先准备好的。

“想当初这房子才盖好的时候,那物管人员别提多负责,而如今…….”

朱?似乎并不在意房子的破旧,但对于胖大婶的唠叨,她却受不了,感觉是回到了以前,在婶婶家。婶婶也是这样的爱唠叨,说这说那,总之就是抱怨朱?是个拖油瓶。朱?又故意放快了脚步,终于来到了顶楼,房东打开了房门,一个20平米的房间出现在朱?眼前。

“就是这间了。”房东说道“你看我都把它打扫干净了,也照你的要求搬来了几件家具,房子也宽敞,这里光线也好,”说完自个打开了窗子,一丝光射了进来,朱?不由眯起了眼。

“这边是卫生间,单独的,一个女孩子住也方便。”说完又领着朱?看了看卫生间。

“这外面有个小阳台,种点花,凉点衣服什么的,都方便。还有这墙也是才粉刷过,你看多干净,……”房东独个儿说着房子的好处,朱?没有发表一句话,其实她心里也还算满意,“麻雀虽小,但五脏具全”,朱?心想着。不想再担搁时间,拉开她的皮箱拿出一叠钱来。

“数数看,对不对”

“好好好,”房东不知朱?竞竟会如此的爽快,高兴得有点不知所措。接过了钱,用她那胖大的手指,一张张的数了起来,脸上堆满笑容。朱?轻蔑地瞟了她一眼,感觉她的表情就如婶婶一样“见钱眼开”。

“对,刚好这个数,还是你们这些大学生有素质,有信用,谈好这个价就是这个价,不像有的人,先谈好了,过后又改变主意…..”

“这附近的超市远不远?”朱?不想听她唠叨,故意岔开话题。

“哦,不远,不远,这附近什么都有,生活方便得很,小区前不远处就有一个菜市,旁边有几个大的超市,还有……”

“那谢谢你啊,我要收拾一下房子,待会我下去买点东西。”朱?在下逐客令。

“那你慢慢收拾,我先走了,以后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我三个月以后再来。”说完扬了扬钱,意思是三个月后再来收租。朱?笑了笑,送房东出了大门

[]

相关文章关键词

《谁与相伴 第一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