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粥的话题

粥的话题

2013-10-24 05:51 作者:淡泊明志 阅读量:30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这粥,没有米饭馒头的憨实;没有鱼肉的腥膻油腻;更没有海鲜的生猛;也难得西洋面点的华丽时髦;原汁原味的样子,让你的脾胃那样的惬意。

晚上煮粥,这是我家多年的习惯。依中医理论,吃粥对肌体有滋功能,其实养生是歪打正着,我在晚上煮粥多半因为下班后才能有充裕的时间不慌不忙的烹煮。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各持一碗慢慢的啜食,彼此讲一些一天的见闻,不能不说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我出生在黑龙江,那里盛产玉米大豆高粱,小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玉米粥了。用玉米面熬成的粥,当地人称“糊涂粥”,如有小孩子学习不好,大人便会说:糊涂粥喝的多了。用脱皮的玉米颗粒煮的就叫“喳子粥”。喳子粥煮起来颇费时间,母亲在熬制过程中喜欢往里稍加一点碱,据说可以加速它的成熟,后来才知道这种办法不科学破坏掉了粥的营养。喳子粥吃起来很有嚼劲,如果是用新玉米来熬,口感会更香更粘稠。

这些年生活在河南,吃得最多的要数红薯粥了。红薯以山坡地沙土产的为好,记得当年父亲工厂里的同事有家在乡下的,每到红薯成熟的季节,串门的时侯,总喜欢用鱼皮袋子背来一些,够我们全家美美地吃上一段时间。二十岁那年,去外乡上学,学校所在的小城紧邻黄河,冬天极冷。当时学校的条件不太好,屋里没有暖气,食堂离宿社又很远,每每打回稀饭已是半凉了,不热且不说,我们还亲眼看见炊事员在稀饭开锅后,往锅里续凉水压滚头。为此,有人向校方反映,之后不久,学校在食堂的操作间与售饭厅之间加了一层隔断,里面具体操作的情况不再公开透明,我们喝的稀饭是不是用生水勾兑,便无从知晓了。人能够记得住多少件不愉快的往事呢?结业后回到家乡,很快就把这件事淡忘了,今天,提笔写出粥的话题,忽想起这一段小小的插曲。

要说最喜欢喝粥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上了岁数,牙齿松的松,掉得掉,硬的东西吃不了,更是恋着这粥了。他们从十几岁离开家乡,在外漂泊几十年,临老对粥的吃法还保留着家乡的习惯,他们最喜欢喝一种用芋头,花生米,胡萝卜加粳米的咸粥。它也有一个名字叫“酸粥”。每每吃上一顿”酸粥“父母无一例外都会提到家乡的话题,比如他们说老家的芋头比河南的细腻,老家的胡萝卜不是这样的味道。我听出那就是他们淡淡的乡愁啊。

这粥,没有米饭馒头的憨实;没有鱼肉的腥膻油腻;更没有海鲜的生猛;也难得西洋面点的华丽时髦;原汁原味的样子,让你的脾胃那样的惬意。在辛苦奔波一天之后,坐在自家简陋的餐桌旁慢慢地喝上一口,便有无限滋味柔柔的涌上心头,平复你心头淡淡的愁,抚慰你疲惫的身心。如此,应该是人间一种奢侈的享受了吧。

写于2009,12,1,修改于2009,12,7

月华

相关文章关键词

《粥的话题》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