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文学 修身养性
导读:在我的阅读文学作品时,我可以与作者的情感互动,也可以试着从文章中跳出来,以一个新的视野、新的角度去思考文章的哲理和禅意。
有人说,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我可以一头扎入散文的海洋里,去体会朱自清细腻的情感,冰心的“爱的哲学”,巴金的真情,丰子恺的童趣,汪曾祺的诗一般的意境……
当然,我们也可以到汨罗江凭吊屈原,在这蓝墨水的源头高歌一曲《离骚》;或者随同曹雪芹一同走入大观园,体验儿女情长,伤春悲秋;也可以与鲁迅一同《呐喊》,磨砺不屈的风骨……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我尤爱小说。不论是古典小说还是近现代的名家名篇,或是当代的通俗流行小说,我都喜欢。
小说是人的一段酸甜苦辣的记实本,是生命澎湃的浪花,让人类生命接着生命,让激情点燃激情。每个年轻的生命都充溢着人生的哲理,也都渴望自己激情的灵魂与生命得到最美的大舞台。
古往今来,中外文学大师们无一不是饱读诗书而又善于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自然的。法国物理学家、思想家帕斯卡说:“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正是由于人类具有了这种超越其他立场的特殊才能,才使得脆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焕发出无限的光彩。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必经是一部书,书林杂芜,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在我的阅读文学作品时,我可以与作者的情感互动,也可以试着从文章中跳出来,以一个新的视野、新的角度去思考文章的哲理和禅意。
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让智慧丰盈气动,让灵魂绽放光彩,让生命之树万古长青。
2009年6月23日
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