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太行小村

太行小村

2013-10-21 21:23 作者:北草 阅读量:3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家家门前有树,杨柳依依,绿桑成荫,树下皆石凳,或高或矮或方或圆。扎着头巾的老妇,织着手工的村姑,绕树嬉戏的孩童,三五成群,其乐融融。她们不时抬起头,望望不远处山坡上的麦田。

车子在螺旋状的盘山公路上几度蜿蜒而下。直到到达大山的腹地时,我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放下那颗悬着的心。仿佛,我不是借助于现代的交通工具,而是攀住了一棵千年的古藤,满怀惊悚荡入这山谷间的。而,还没来得及慨叹,慨叹这历史激荡出太行如此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之时,惊鸿一瞥间,我看见那小村,在氤氲的峰岚中隐隐而现。她如一幅随意几笔勾勒的丹青水墨,无一丝铅华喧嚣,安静素淡,静静地躲在大山深处。

车驶近了,篱落疏疏间,清一色的双层阁楼,青砖黛瓦,铁门朱漆。一面风蚀的墙壁,一角残破的脊瓦,一石斑驳的青苔,一把老钝的门锁,都无声地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狭长的青石板小路,把民居整齐地分割,一条条,如不远处山坡上的梯田,高低错落,纵横交织。偶而有惊起的鸟儿在车前群起群落,或飞上树梢,或落于人家的屋檐。那羽翼间的风挟着长长的哨音,撩起我悠远的情怀。目光所及处,爱极了那无处不在的一点蛮荒一点野趣。忽然想起了郑义的《老井》。一时间,我竟说不清那是神话还是传说,是历史还是现实。蒙胧中,只觉得那是太行山一支淡然悠远的牧歌呵!于是四下张望,想:说不定哪扇门会“吱扭”一响,走出俊俏俏的巧英呢!

绕过一片扎眼的黄土坡,车子颠哒着爬上了颤颤的小桥。桥下溪水清冽,那高挽着裤脚的洗衣妇们,荆衣布裙,素面朝天,却发辫乌黑,目光清澈。她们用古老的方式在石板上捶打着衣服。古朴的捣衣声,恣意的笑声,被山风裹挟着,在大山的石壁上弹来弹去。她们无视于路边卷着尘土的车,行色匆匆的人,那一盆盆干净花色的衣服是她们的日子,她们眼睛里种植着最单纯的幸福和快乐。拈一支山花,撷一簇兰芷,临溪而照。“东风吹雨衣不湿,我在桃花深处行”,她们天使般自顾自地美丽着。

有牛儿在溪边啃着刚冒芽的春草,有小狗从溪石上跳下来追着车子狂吠,有满身泥水的孩子在路边调皮地打着手势,做着鬼脸。一样的麦色肌肤,黑亮的眼睛,他们像一群欢快的鸟儿把我们引进了村子。

家家门前有树,杨柳依依,绿桑成荫,树下皆石凳,或高或矮或方或圆。扎着头巾的老妇,织着手工的村姑,绕树嬉戏的孩童,三五成群,其乐融融。她们不时抬起头,望望不远处山坡上的麦田。在春日的暖阳里,那一茬茬的绿,一茬茬的黄,是他们的希望和喜悦呵,也是这大山里永远不变的生命的颜色!

偶有担柴的汉子从旖旎的山路上蹒跚而下,一曲王屋的短歌,几声太行的长调,喊得那位正在藤椅上晒太阳的老者微阂双目,笑意深长。那淡定如菊的神态,俨然一位清高飘逸的儒士,或看破红尘的隐者。他的笑,仿佛在告诉每一个走过他身边的人什么。

也许,他见过蟒河的水奔流如不竭的血液,皇城相府斑斑驳驳的亭台楼阁,聆听过白马寺悠长的钟声,王莽岭阳坡上落叶的叹息,女娲补天时裙袂的猎猎飞声……每一个走过这里的人,是否该停一停脚步,拘一捧幽思一隅怀想?为这自然古朴的生活,纯净素淡的日子,为这独自静寂的小村?

这是一个与世无争般的角落,一个清澈纯净的世界。没有世俗中的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只有平淡和自由。他们不屑于那些贩夫走卒,不崇拜明星政要,他们甚至不知道美国和伊拉克。他们只知道太行的风雄浑高远,太行的石凝结了天地之灵性,太行的水能荡涤一切污浊……大山是他们的世界,一花一树一草一石是他们的文明。山给了他们的宁静,他们一如大山般宁静致远。水给了他们灵性,他们又如溪水那样灵觉剔透。人生意境若此,还能有何求?能永远沐浴着太行山的皎皎月华、灿灿星辉,就够了。

但我仅是一个过客。

车行了,我久久回望,直到那小小的村落在我的视野中消失。此时,车里的单放机里正想着那首《蓝莲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许巍的歌声,低回,高昂,深情。

是啊,太行的小村,多像一朵美丽的蓝莲花,悄然绽放在大山深深处。

生命若如此,还求什么?

相关文章关键词

《太行小村》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