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窗台上的斑鸠(外二章)

窗台上的斑鸠(外二章)

2013-10-22 14:02 作者:白荷 阅读量:39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身边那么多的花花草草,发芽了,开花了,枯萎了……那么多的人和事情,来了,走了……其实我们和那些鸟儿以及身边的一切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谁也带不走什么。

1.窗台上的斑鸠

忽一日清早,我看到了它,一只形似鸽子样的鸟儿在我家阳台上的铁护栏内站立着。“鸽子,鸽子……”我想都没想就吆喝起来。也许这种惊奇感对于我们这些远离乡野不闻鸟叫声的人来说纯属正常。隔着窗户玻璃,那只娇小的鸟儿丝毫没有畏惧,平静地站立着,还时不时地发出咕咕的叫声。面对它镇静从容的样子,我也只能悄悄地站在它身后的房子里,感受着人鸟共处的温馨。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只鸟儿成了我家窗台的常客,我每天起床都能看到它。它着一身素色的衣裙,头颈是灰色,后颈两侧是亮闪闪的黑色,肩膀的羽毛是红褐色,上面是蓝灰色,下体为红褐色,搭配的素雅大方。开始那几天,我总能看到它小心地踩着窗台栅栏的边走来走去,有时站立,像是在思索,又像是在寻找些什么。我让老公看它,老公骂我是银环下乡,麦苗韭菜分不清,这哪是鸽子,这分明是斑鸠。于是乎,我赶紧打开电脑,寻找资料,对比了一下,还真是斑鸠呢。

就是这只小小的鸟儿为我单调苦涩的夏日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我甚至期望它能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而把家永远地安在窗台上。不久它的举动让我着实惊喜,它开始从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地方衔来一根根草儿摞在窗台的角上,没有几天,就铺了厚厚的一层,并且成凹陷状的窝儿。

每个早晨,我就站在室内的窗户前,看它的一举一动。先前空荡荡寂寥的窗台因了这个小生命而盛满了生活的真实。

我开始尝试着接近它,我给它撒小米,让它不至于因为找不到食物而迁徙。开始它会扑楞楞地飞起来,最后又耐不住食物的诱惑而渐渐地回来,反复几次,看我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就开始地大胆地落下来,津津有味地吃着。

我们默默地关注着对方,小心地相处着。每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从室外倾泻下来,我美丽的鸟儿已经先我起床在窗台上一边运动一边放声高歌,虽然那声音像是从紧锁的喉咙里发出来的,干涩而枯燥,可是对于在梦境里挣扎了一晚的我来说,是轻松而悦耳的。没有这些鸟鸣,我的世界是暗淡无光的,甚至黑暗多于光明。我曾无数次梦见我奔跑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后面是兽,是魔,我也砧不清楚,我只知道我要跑,我要奋力地奔跑,这样我才能不至于被吞噬掉。这样的时候,我是需要阳光的,更需要鸟鸣,我希望它灵巧的舞姿能催散我眼前的乌云,我希望它的鸣叫能唤醒我心底最柔软的爱河,对于生命,对于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展现出我热烈的情怀,我爱他们!

我想这只鸟儿肯定是借宿在我家窗台的过客,在一场风暴或者是什么挫折过后,它就会飞走,飞到远方。毕竟属于它的世界不在这个小小的窗台上。可是它的镇定自若让我差点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它依旧是早出晚归地生活在我家的窗台上,只是它的窝铺的越来越厚实,我不明白它这样到底是为什么。

那个早晨,我起床没有看到鸟儿,慌忙打开窗玻璃,却看到了两枚白色的蛋静静地躺在窝里,蛋比鹌鹑蛋稍微大些,椭圆形。接下来的一天,我就发现斑鸠卧在两只蛋的上面,一动也不动了,它肯定是在孵小斑鸠。我不知道这样一动不动地趴着还要等多久,小斑鸠才能出生。

从那以后,每次我上下班回来去看它,它都是静静地卧在窝里,有时是面朝东,有时是面朝西,翅膀撑开把下面的蛋护得严严实实,一动不动,神情专注,认认真真,一连几天,不,是十几天。在我急切盼望看到小斑鸠出世时候,斑鸠妈妈依旧是趴在窝里孵着蛋。终于,我等到了,就在第十八天的头上,我看到了站起来的斑鸠妈妈以及她身下的两只可爱的斑鸠宝宝。斑鸠妈妈站立的姿势明显地没有先前那么稳健,我想她一定是疲惫到了极点。将近二十天的孵化,没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没有足够的无私和爱,小斑鸠岂能破壳而出。看到这一幕,突然就想起了在莺歌燕舞那醉人的美丽之后,又蕴藏着多少付出的痛苦啊!

小斑鸠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一天天地长大了,羽翼渐丰。我突然担心起来,我害怕在哪一个夜晚或者是清晨,这些生灵会在我的视线里消失,而永远不会回来。而这个担心真的不是多余,它们终于还是走了,只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窝儿。

过客,过客……面对着空空的鸟窝,我终于印证了这个词。儿子让我把鸟窝拆掉,清理一下窗台,可我坚决不。每日里起床我还是会站在窗前,看看这空空的鸟窝,那清晰的影子始终挥之不去,我甚至闻到了它们身上散发出那淡淡的腥气。我幻想着它们的离去只是一场短暂的旅行,在不久的将来,等到它们飞累了,倦了,还会回来。好多次梦中,我梦见了斑鸠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不还有孙子,一大群鸟儿都飞了回来,在我的窗台又搭建了好几个窝……

可这只是一场梦,醒来时发现窗台上依旧是空空的鸟窝。我的世界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窗台是窗台,我是我,只是现在孤独的不再只是我还有窗台。原来繁华过后的平淡却是如此的残酷和无奈。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身边那么多的花花草草,发芽了,开花了,枯萎了……那么多的人和事情,来了,走了……其实我们和那些鸟儿以及身边的一切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谁也带不走什么。就像是昙花一现,短暂至极。可想来,就是这一切的一切组合起来才有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每一次的出现,就是一个希望;每一次的失去,更是一种等待。

我希望着我的鸟儿能越飞越高,寻找到自己更美更好的生活,它们就像是我放飞在心底的希望。总有一天,它们会带着圆满飞回到我的身边。

2.盘踞在心底的蛇

说不清楚,人的思维是啥主宰的。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想什么,甚至连做梦都经常梦见。我说的什么是蛇,是一直盘踞在我记忆深处的蛇。

其实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离不开身边那些花草树木,虫鸟动物的。也只有这些才能装点我们的生活,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姿。我是凡人,草绿花红能吸引我的视线,鸡鸭猫狗也能成为我的朋友。就连那些蚊虫、蜜蜂等等蛰人的东西我也没多少讨厌,唯一让我讨厌的就是蛇,它不止是让我讨厌,更多的是让我恐惧。

蛇在我老家不叫蛇,叫长虫,意思就是长长的虫。也许是听惯了爷爷讲蛇的故事,在我没见到蛇之前,我就开始害怕蛇。我在乡下时,见过了几次蛇,其实有几次我见到的是死蛇,是被人打死扔在路边的,真正见过活的只有两次,可不管是死蛇或者是活的都能让我胆战心惊,魂飞魄散。

很多事情发生了,过去了就忘记了,可总有一些是忘不掉的。而这些忘不掉的就是大喜大悲,大爱大恨能让人刻骨铭心的事情。从小就胆子小的我,害怕黑暗,害怕听那些鬼怪的故事,还害怕见到一些不愿见到的东西,比如死人和蛇。小时候,我通常把死人和鬼联系在一起,街道上谁家有老人或者什么人故去,我都吓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并且形影不离地跟着母亲,连独自上厕所的勇气都没有。还有蛇,也是让我茶饭不思的东西,那长长的扭动的身子加上五彩斑斓的外衣,还有张开的嘴巴里吐出那细细的芯子,看上一眼就能让我毛骨悚然,其实自小到大,这个东西并没有咬过我,何以让我如此恐惧,我到现在也说不清楚。

八岁那年,我和伙伴们相约去河滩里给猪拔草。河沿上的野菜借着河水的滋润长得郁郁葱葱,一簇簇、一堆堆散发着勃勃生机。母亲告诉我猪最爱吃甜甜菜,吃了甜甜菜的猪也肯上膘。于是我顺着河沿一直往前走,专捡甜甜菜拔。突然我发现了一簇长得黑绿发亮的甜甜菜,随赶紧放下手里的竹篮,弯腰去拔,这些菜太嫩了,我忍不住手往下面伸了伸,想从根茎部一起掐掉。手不知碰到一个什么东西,光滑并且冰凉至极,我扒开草往下看,接下来的事情不说大家也知道。只是一眼,我就惊慌至极,连拔了半篮子的猪草也不要了,转身就往家跑。一路上,我无暇顾及周围的一切,包括小伙伴的叫嚷,直到跑进家门,一头扎进母亲的怀里,还惊慌失措地喊着蛇、蛇……

那一次,我不单损失了一个竹篮,还吓得病了,母亲把村上的神婆叫来,不知道怎么捻弄了一下,吃了点药,好了,只是很长时间,我都要躺在母亲的怀里才能睡着。母亲给我讲,蛇其实没多么坏,你不招惹它,它就不咬你,其实你看到它,离开它就是了。你想想看,咱们这里的人谁受过蛇的伤害。仔细想想,村上的人真是没有被蛇咬伤过,只有人把蛇打死的事情不断地发生着。

老家是中原,气候湿润,每到夏秋两季都是蛇活动最频繁的时间,特别是丰收的麦田和苞谷林里。逐渐长大的我,对蛇的恐惧却丝毫没有减轻,反而成上升趋势。为这,我尽量躲避去田里干活,母亲疼爱我,农忙时候,只让我在家做饭洗衣……就是这种的疼爱,让我很多年没接触过蛇,甚至连死蛇见到的次数也很少。

最后一次见到蛇是在我结婚以后,老公在外地上班,家里有一亩多田让我侍候着。那年的麦子收成特别好,收割前夕,我随着乡政府到南方参观学习,回来后,田里的野草长的比麦子还高,开着碎碎的黄花,从远处看,大大的一块麦田只有我一家像是种的油菜一样。我刚从车里下来,村书记就来找我,让我赶紧把麦田里的草拔掉,说是县上领导要来参观,准备把我们村上的麦子当种子收购。一路颠簸的我耐不住村书记的唠叨,不情愿地换了衣服就下田拔草去了。两米多宽的麦田,我左拔右拔,走过去就是整齐的麦田,眼看着就要到头了,心里禁不住一阵高兴,随加快了速度。就在麦田的尽头,我看到了一棵特别壮的咪咪蒿。我两只手在上面拽了拽,草没动,我只有弯腰想从根部开始,拨开两边的麦子,我又看见了那个我即讨厌又恐惧的蛇,它正悠闲地盘踞在草根上张着嘴仰着脸看我,我吓得转身就跑。身后是拨倒麦子刷刷的声音,我认为是蛇在后面撵我,就拼命地往家跑,跑出麦田,扭身却什么也没发现。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蛇,不久后我就随老公到了西北生活,生活在城市里,就远离了蛇的栖息地,蛇也在我的视线里消失了。按说这样,我就没了对蛇的恐惧,可现实并不是这样,我依然会想起蛇,并且时常在梦中见到蛇。我也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我为啥要害怕蛇,同样是长长的形态的蚯蚓和黄鳝我为何不害怕,我甚至还敢亲手宰杀黄鳝而做成一餐美味。归根结底,这是我的心理问题。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他喜欢和憎恨的东西。古人云,情人眼里出西施,在那些爱好蛇的人心里,蛇的外表是华丽的,身姿是优美的,甚至嘴里吐出来那长长的芯子也能撩拨人的心。而蛇从来没有咬过我,我却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

其实想开来,怕什么也不是什么坏处,怕什么就会防备什么,有了防备就多了一份安全感。就算是大部分蛇没毒不咬人,可还是有少部分是毒蛇,只要咬伤你,必死无疑了。就如现在的社会,你敢说穿得华丽就是好人,就不会为非作歹。可偏偏不,那些流窜在商场超市菜场的小偷,那些杀人抢劫的歹徒偏偏都是穿着时髦,阔气,可只要他的脏手伸向你,你就必定要受到伤害。

由此想来,我的恐惧也不是没有道理了。

3.夏日的午后

这是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从家里走出来,街道上的行人很少,大约都躲在一个阴凉的角落里或者熟睡,或者是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着什么……只能看到那些半大的孩子拿着冰棍,嘴上吃着,往下流着,衣服上一块块的痕迹像是在嘲笑这个酷热的天气。

我沿着街道边上的阴凉处向前行,三十几度的高温笼罩着我,让我的大脑处于昏昏然状态,我不知道此时我应该干什么,什么才能让我烦躁的心平静下来。我也想过,回到我的小窝,然后打开空调,喝上一杯饮料,可那又有什么,我刚才不是从那地方走出来的吗。

天上一丝风也没有,沉闷至极,连道旁的树木也耷拉着脑袋,走过它们身边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叶子沉重的叹息。那些曾经是葱郁的叶片耷拉着脑袋,好像是对大自然严酷的示威。

我就这样烦躁地走着,突然耳边有歌声响起: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爱你,有没有人曾在你日记里哭泣;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浑厚磁性的声音里充满了沧桑的诱惑,我禁不住加快了脚步,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巷子口的树荫下,一个年约十八的男孩,穿黑色体恤衫,黑裤子,手里拿着一个话筒,茫然地忘着街道上来往的行人,不停地唱着。我来到跟前,才看到男孩前面的地上放了一个鞋盒子,和鞋盒子并排的是一张写满毛笔字的大纸。蹲下身,仔细看了上面写的字,大体的意思就是男孩子因家境贫寒,父亲还得了肺癌,不得不休学一学期为父亲讨要治病的费用。不知是小孩的遭遇引起了大家的怜悯还是小孩发自肺腑的歌声让那些人陶醉,路过的行人基本上都摸出了口袋的零钱放到了男孩前面的鞋盒子里。也有少部分人只用眼睛的余光蔑视了孩子一眼就匆匆而过,身后还能听到他们的嘟囔:骗子,又是骗子……

我想都没想,赶紧把口袋里仅有的十几块钱统统掏出放在了男孩前面的鞋盒子里。那个男孩慌忙低下头连声说着谢谢。我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身后又传来了男孩子接近沙哑又充满诱惑力的歌声。

我宁愿相信这个孩子真是一个面临失学危险却出来讨钱为父亲治病的好孩子,也不去相信那极少数人说的是骗子。因为这个世界毕竟还是美丽多于丑恶,善良多与欺骗,何况正处于花季的男孩是说啥和丑陋联系不上的。想到这里,我的心开始平静,随在心里祈祷着男孩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活得开心轻松些。

继续向前走,树叶开始在我的眼前舞动,有风儿刮来,浑身凉簌簌的。酷热的夏日,有风儿的陪伴,心里就多了几分舒畅。特别是这个夏日的午后,能出来走走,看看身边发生的一切,感受那些隐喻在内心世界里的善良和美丽,更是一种难得的灵魂洗礼。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窗台上的斑鸠(外二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