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何日“国王不能进”

何日“国王不能进”

2013-10-23 22:47 作者:波波楚人 阅读量:34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宪政学者解释“人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叫“人文”。认为“人文”的最高层面是指国家的公平、正义;朴素层面是指日常生活、心灵深处、人与人关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

2009年,上帝是否降临过人间,谁也不会去关心这个问题,可这一年太多的遗憾,你总得有所关注吧。那看看新华社发《2009流行关键词》吧。

冯骥才说过这么一句话,生命的力量是不顺从。是啊,风可以吹飞一张大纸,却吹不跑一只弱小的蝴蝶;受骗的人有一件东西不会被骗取,那就是你珍贵的天真;什么都不怕的人最可怕;人类的悲剧是:一半得不到自由,一半得到了却不知做什么……

是啊,纸顺从了风,轻飘飘的毫无了分量,蝴蝶“不顺从”,就能在风中自由自在的展示力量;受骗的人被别人骗取的东西都是“顺从”了杂念的(诸如升官、发财),唯有“天真”不带杂念,让人有超然的力量;顺从“什么都不怕的人”无异于顺从死亡;人类的悲剧是那“一半得到了自由”的人顺从自己的意识而忽略别人生存的“杰作”,可悲的是,你完成了自己的“杰作”,也或将迎来失去“自由”的命运,因为人类的悲剧太多是在这种“顺从”中恶性循环着!

这一年,人们“遗憾”钱老。他姓“钱”,却带着太多的“不顺从”走了,他“不顺从”“优厚待遇”,毅然选择了“一穷二白”;他“不顺从”政府安排,决然辞去“政协”的一切职务;他“不顺从”金钱,断然定下不张扬的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入名人录、不应景、不。。。。。。科学巨匠,高山仰止!是为“有所不为”更“有所为”!

宪政学者解释“人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叫“人文”。认为“人文”的最高层面是指国家的公平、正义;朴素层面是指日常生活、心灵深处、人与人关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人文”在一颦一笑中,又在整体气质中。其实质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看了新华社《12月9日:2009年流行关键词》,深有感慨。“蜗居”成为不少人的梦想,却梦来了“武汉经适房电脑公开摇号竟摇出了概率仅有千万亿分之一的‘六连号’”,舆论大哗,后经查实,纯属造假。更可怕的诸如成都的“楼歪歪”,上海的“楼倒倒”,烟台的“楼脆脆”;更更可怕的还有“躲猫猫”、“欺实码”、“钓鱼执法”等等等等。让人重温热闹与喧嚣,又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本来不应该有的悲剧为什么竟然一幕幕的上演?神圣的“公民”竟然被糟蹋得“遍体鳞伤”?

西方法治主义的奠基人洛克说过,“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意说我的房子虽然破旧,可能透风漏雨,但是风、雨能随便进去,国王却不能随便进去。因为在国王代表的公共权力和国家威慑力面前,“我的房子”却是独立的、有尊严的、不容侵犯的!简而言之,政府的重要道德目标,就是为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公民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就这一点,别人就有可值得借鉴的经验!

假如掌控别人命运的人少点自命不凡,能参照别人“成功的路”,让“法制国家”的公民能真正享受法律赋予的尊严,使国家有一个更接近公平正义的美好的人文环境,令人少有或没有“无奈与惆怅”,那该多好!可人民的福祉,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自命不凡的人“不顺从”或少顺从自己的个人意识,这一点,恐怕还是难点所在吧?

[]

相关文章关键词

《何日“国王不能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