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城游记
编者按故土难离,校园难舍。二十五年,我依然记得。漫步校园,几多失落,徜徉街头,几多迷离。或许这是我最后的离别,最初的眷念。我将一去难回返。再见,内江!再见,甜城!
9月3日,我从贵阳来到了内江。阔别了二十五年的我,对甜城感到无比的亲切。我的母校川统校已经从这里迁到成都龙泉,并合并成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我以往熟悉的校园变成了内江师范学院,但我对这片土地依然如故,依然对她一往情深。
我以前所在的校园成了内江师范学院的东区,主要是中文系和美术系的教学区。我看到了从前在那里求学的教学楼,到我依稀惜别的教室,重温往日的旧梦。那些美术生们把我的教室搞得如此的零乱,但我却没有责怪他们的权利,他们已经是现在的主人了。
当我在教学楼后面的场坝上,想留下一张我成年了的照片的时候,这些年后生们一点也不肯帮我。男生推给了女生,以为我想让她们作为我的衬托。要作些解释,他们才明白我想在这里照相的意思。他们那里知道我当年曾在这里,通过电视了解过女排的五连冠,更不会知道我曾在这里看过《血凝》。
我走过我难以忘怀的故地。回首桃花盛开的三月,我在这里探讨潘晓的《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这里,曾经有我的歌吟,有我的月亮,有我的酒干,有我的少年,在这里曾经燃烧过过我远涉重洋的梦幻。
当我在那破旧不堪的宿舍门口,留下我最后一张倩影的时候,这些不知趣的孩子们还会问:“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照相?”。我不得不告诉她们,我曾经在这里上过学,也曾经住在里面。我却不能告诉她们,我已经离开这里二十五年,这次故地重游,可能今生今世再也不可能回到我的校园了。
在我尘封的记忆里,我的校门口的小面馆已经消失了,悦来餐馆也不复存在了。代之的是凯元宾馆,还有宽敞明亮的大道,夜色的霓虹灯更不用说了。大凡在过内江的人都了解,这里出过两个名人,一个是张大千,另一个是喻培伦。现在的内江,到处是大千的品牌,什么大千酒店,大千市场,大千食府,看得让人眼花缭乱。我对内江的美食,总忘不了我喜欢的麻辣面和酸汤鱼,还有内江的土特产蜜饯。
临别的时候,我还是要到西林寺看一看的。那是当年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就在那里写下了让人传颂的名篇《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我当年毕业离开内江,和现在重游内江,离别甜城的时候,用李白的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我想是恰如其分的。
2009年10月5日于内江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