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火车票(一)
导读:写到这,不得不承认自己混淆了体裁。本应是书写体会的散文,却因为一些寄托希望的虚构模糊了文体,险些成了变换时空的小说。所以在这里说明一下:买票的两种方式是真,学生们应对这种棘手难事的态度却有所不一,我在这里却以自己的愿望将其绝对化了。
每近假期之时,比起期末试卷更让学子们头疼的,是一张回家的火车票。
与其他时日不同,每年寒暑假期的头几天里,正逢高校同期放假,全城的莘莘学子都一门心思奔着火车站去了。于是,在这样举校欢庆的日子里,买车票自然成为一桩令学子们费心费力的难事,就如同白色墙皮上的蚊子血,碍眼的成为完美假期前必须逾越的障碍。
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时日里购票,若不讲究方法战略,糊里糊涂,拖到最后几日才匆匆买票,即便托人又搭了关系,也难买到称心如意的座位。
鉴于此,学生们在放假前的一个月,便早早计划着如何在最节省时间成本及经济成本的情况下购买火车票,以保证自己在假期,尤其是寒假春运时期能以一个不算狼狈的姿态出现在亲人面前。
按照往年的惯例,学生们购买火车票的途径大致分为两种:
1,跟学校订票
2,到火车票售点或火车站排队买票
这两种是最主流的买票方式,虽不算明智,却也是无奈之选。
先说说跟学校订票,这种方式的不确定性在于学校不会向学生承诺最终拿到手中的,一定是座票或卧铺票。
老生大多知道这种不确定,会在跟学校订票的方便与站着回家的辛苦之间做出权衡。但没跟学长学姐交流过“买票心得”的新生们并不懂得为自己准备一套后备方案,只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写给生活委员的车次单上。这之后,即便具有保护新生娇弱心灵意愿的好心学长出现,也只能默默祈祷并暗示他们做好拿到站票的心理准备。
再说说第二种排队买票的方式,这种方式看似稳健,却需要极高的技术含量及勇气。首先要根据以往经验,总结出买票人流增减的曲线图,从而避开高峰。其次,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以抵挡高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决心奋斗在买票第一线上。起早贪黑皆属平常,但年轻人只把这当做人生中击不起波澜的小小磨难,多穿些衣服,回寝补上一觉,又继续投入到期末复习中去了。
虽然大家都希望舒服的坐着回家,却不是每一位拿到站票的学生都因此忧心重重。
大多数省内的学生拿到站票时,会有抱怨,却并非十分担心。因为放假前夕的火车较之以往的确拥挤了一些,但孩子们年轻,路程又短,说笑间便到了各自留恋的目的地。
只可怜那些打祖国南边来的孩子……
我大一的时候,一位同窗曾只身从长春“站”回了四川。自那时起,她再不敢向学校订票回家。
写到这,不得不承认自己混淆了体裁。本应是书写体会的散文,却因为一些寄托希望的虚构模糊了文体,险些成了变换时空的小说。所以在这里说明一下:买票的两种方式是真,学生们应对这种棘手难事的态度却有所不一,我在这里却以自己的愿望将其绝对化了。
沉迷于鹿侨先生笔下的西南联大,便把书中的人物套在生活中的人物之上,希望身边的每一位友人都带着伍宝笙式的积极态度面对蹉跎人生;想象着现实生活中的娇嫩花朵能够小心维护心中的玻璃房子;祝福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在筑牢心房抵御外界侵害的同时保持内心的纯净。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