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多些谦让好
导读:谦让既是一种美德,实际上也是一种修养。谦让在某种时候是化解矛盾的一种方式,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却反映出一个人的风度与涵养。同时,谦让还是一种处世的智慧。
晚上,一位当交警的朋友提到了他处理的两起交通事故,令我很有感慨。
第一起事故是两辆要急于赶去火车站接家人的私家车不小心发生了刮碰,司机下车后都互相报以一笑说了声对不起,然后赶快报了警,两人还互递着香烟有说有笑一起等待交警来处理。交警来了,两人又主动承担责任,配合交警很快就把事故处理好并各自驾车走了。
第二起事故是两辆赶去火车站接客人的出租车不小心发生了刮碰,双方司机下车后先是互相指责,然后就是互相谩骂,最后竟互相打了起来。等到旁人报警后交警来到时,双方都已鼻青眼肿。当交警勘察处理时,双方又互推责任,当着交警的面又动起手来以至互相受伤。最后交警除了现场勘察外,只得将两人带回调查,双方的车辆也只得拖去了交警的停车场暂时扣压。
同样都是要赶去车站接人的小车发生的轻微车辆事故,最后却有着两种不同的处理结果,其原因就在于两件事故中驾车双方的态度的不同。第一件事故中,当事人双方以礼相见,互相谦让,最后没有耽误接家人的大事。第二件事故的当事人则互不相让,还以恶相待,最终耽误了自己的生意不说,还可能因为伤害了对方要受到法律的处理。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相冲突的事,冲突面前,如果我们谦和地作出让步,就会使冲突得到很好地解决。反之,就会冲突恶化,两败俱伤,最终都不得好果。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谦让美德的民族,自古以来,一直都倡导利益面前互相谦让,灾损面前互相承担。在这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在这里,我不妨说几个,或许能给人带来一些启发。
之一,皇帝分羊:从前有个皇帝,决定要奖赏大臣们每人一只羊。但皇帝为那些羊有大小肥瘦之差而担心导致争议,便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大臣们。大臣们各抒己见,向皇帝提出了很多分羊的办法。正当大臣们争论得脸红耳赤时,宰相却默默地把其中一只最瘦、最小的羊牵走了。宰相的谦让之举使大臣们停止了争论,在互相谦让中很快地就把羊分下去了。
之二,孔融让梨:四岁的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孔融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孔融当场受到了父亲的夸赞,他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之三,董笃行让墙:明朝时,有位叫董笃行的人在京城为官。一天,他接到家人来信,说家里盖房子因为一堵墙与邻居发生了争执,希望他能出面说说话,压一压邻居的气焰。董笃行接信后立即回了一首诗,叫手下连夜送往家中。诗写道:“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它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后觉得董笃行说得有道理,于是就主动将有争议的那堵墙让给了邻居。
这些故事或许大家都听说过,特别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能知道。谦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谦让在处事中的好处、谦让作为一种美德我们应当遵循的道理,大家也都可能懂得。可在利益面前要真正做到谦和相让,对有些人来说未必是件容易的事。
我曾经还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在一辆非常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一男一女两位年轻人为了自己能有一个宽松的空间,先是互相埋怨对方挤了自己,然后竟大吵起来。一位同样受到拥挤的老者则心平气静,平和地劝告两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然而,那两个争吵的年轻人居然一齐指责起老者来,指责完后又争吵得更厉害了。老人只好屏住气没理他们,但因为他们的争吵弄得车内人心浮躁,使车内更加拥挤了。老人的话没说错,“把心放宽就不挤了”,把心放宽,就是要我们善于宽容,因为在大家都受到拥挤的时候,只有宽容才能避免更多的拥挤。可是,那两个年轻人偏偏都不是省油的灯,在有人提醒的情况下也不懂得谦让,最后只能受到更多的拥挤。
谦让既是一种美德,实际上也是一种修养。谦让在某种时候是化解矛盾的一种方式,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讲却反映出一个人的风度与涵养。同时,谦让还是一种处世的智慧,谦让本身就是寻求一种内心的平和,内心平和才会有心境的安静,心境的安静才能生出处事的智慧。前面所说的两起事故中,不难看出第一起事故的当事人就有着一定的修养与智慧;而第二起事故的当事人自然缺少了修养与智慧。也因为这一区别,他们受到的处理结果也截然不同。
我们这个社会充满了竞争,有时候竞争还非常残酷。在竞争越是激烈的时候,我们越要学会谦让。因为谦让能使人展现出自己的气度与修养,增加人格魅力,从而获得人缘,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信任与好感,这样也就给自己留有了更多发展空间和机会。也因为谦让能生出智慧,不会因为争一时之小功慌了阵脚,也不会因争一时之小利乱了分寸,从而更有利于发挥自身的能力,取得更大的成就。牵小羊的宰相之所以能成为宰相,孔融之所以能得到父亲的夸奖,董笃行之所以能到京城为官,不能不说都与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谦让品格和谦让中反映出来的修养与智慧有关。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说,人啊,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还是多些谦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