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第一村” ――华西
导读:华西曾是这一带最穷的村。现在,华西村的确富了,在全国农村人口平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情况下,华西村民的平均年收入高达4万元。在华西,目睹了集体经济的神奇力量。
江苏江阴华西村原面积是0.96平方公里,刚好是国家土地面积的千万分之一。建村时共380户,1500多人。华西村1961年刚建村时是有名的贫困村、讨饭村。吴仁宝是华西村的第一任村支书,彼时的吴仁宝给群众留下的印象是“人很精明”。
让吴仁宝开始“思变”的是一篇报道: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吴仁宝捏着这份报纸在群众大会上朗读,从此大寨的陈永贵成为他的“偶像”,从陈的身上,当时36岁的村支书吴仁宝看到了华西村的未来。70年代,吴仁宝带领群众向华西村的自然环境开战。都是用“硬功夫”,平整散落分布的1300多块田地、调整40多条河沟等农田基本设施。而后华西村开了一间小五金厂,从此冲破单一农业经济,走上了农副工综合发展之路。在这块土地上,“老书记”吴仁宝苦心经营数十年,造就了一个具标杆意义的农民乐土:“天下第一村”,村书记吴仁宝本人也成为众人眼中的不老传奇。
1978年,华西村盖起了塑料纺织厂。80年代当分田到户、土地承包流行时,吴仁宝冒了句“领会中央政策,闷声发大财”,华西没有分田到户,继续他的集体经济“副业”。如果说当代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巨变是一个尚在延续的“大故事”,那么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村就是其间人们不得不翻看的篇章,它有着足够精彩的曲折和悬念。一方面,人们艳羡并诧异这个苏南小村庄所取得的非凡经济成就;另一方面,人们更费解于数十年潮起潮落风云变幻中,华西村何以能屹立潮头“红旗”不倒。
真正让华西村完成原始积累的是1992年。3月1日凌晨3点钟,也即小平南巡讲话公布的第二天,吴仁宝紧急召集党委开会,下达了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借钱吃足”(钱借得越多越好、原材料吃得越多越好)。吴仁宝的第四个儿子、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回忆,父亲判断中国经济将面临新一轮的大发展,华西村要集中血本,抢占市场。吴仁宝的“豪赌”大获全胜,3月11日,小平讲话正式传达后,全国掀起建设高潮,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扬,一吨6千多元的铝锭,3个月就涨到了1.8万多元。外界盛传“吴仁宝开了一个会赚了一个亿”。
1999年华西村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创“村庄上市”的先例。2007年华西村总资产超过160亿元,销售收入450亿元,上缴利税超过8亿元。随后,周围20个村相继并入华西,如今,“大华西村”的版图已扩展到3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万多人,“天下第一村”名副其实。
从2001年6月开始,华西开始造就共同富裕的大华西,他们成功地对周边的前进、华明、三余巷、浜泾等10个村实施“一分五统”,即村企分开,经济、干部、劳动力、福利、村建实行统一管理。现在的大华西面积达18平方公里,比以前大了18倍,人口达到1.7万多人。如加上外来打工人员,全村总共达4万多人。村民收入来源有基本工资、超产增效奖金和公共福利。村里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
华西拥有很多个第一:第一个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村民现在已住进了第五代住房——价值300多万元的欧式豪华别墅,家家有汽车,村民资产少的100多万元,多的1000多万元。开着高档车的华西村民稳重、待人和气。但在村中主干道中央,他们却摆上了成排高大威猛的石狮,狮队有数百米之长,人走在其旁,能感到咄咄逼人气势。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金塔附近的“龙头”,张开的大嘴里,据说就能放几张八仙桌。
华西曾是这一带最穷的村。现在,华西村的确富了,在全国农村人口平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情况下,华西村民的平均年收入高达4万元。在华西,目睹了集体经济的神奇力量。“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至今仍是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样本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的一贫如洗,到1999年3500万A股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的上市公司,再到现在全村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华西村一路狂飙一路歌。50多年来,华西人在吴仁宝老书记的带领下,经过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归口,服务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努力建设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前,村民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1000万的资产,有1?5辆小汽车。为鼓励华西人养成孝敬晚辈、尊老爱幼的美德,华西村对每一户出现老寿星的家庭都给以重奖。2000年,一次性为一家百岁老人户奖励30余万元。2003年,华西实现销售收入105亿,成为全国首家超百亿的村级单位。2006年销售收入超400亿。
现在,华西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村现有塔群、龙西湖、桥文化、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以及百米金塔、千米长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等。近几年在原有80多处景点基础上,先后又投入巨资兴建了华西之路、民族宫、塔群、龙西湖风景区、桥文化、“长城”、“山海关”、世界公园、隧道、西游记壁画、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幸福园、钟王、鼓王、百米喷泉等众多景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现在,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华西支柱性产业之一。
古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华西人要把华西建设得更美,让各地游客“华西归来不看村”。到那时,漫步华西,璀璨耀眼的新农村大楼抬头可见;居住华西,万户山庄迤逦休闲;生活华西,空气清新舒适宜居;旅游华西,湖光山色度假胜地。细看华西,河道越来越清澈,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数万只珍稀鸟类栖息在生态林里繁衍后代,成群结队的中外游客徜徉在绿树成荫的农庄里,绿水青山已成了华西村的金山银山,“天下第一村”已经成为了一个更加美丽、幸福的“生态旅游城”!
2005年,华西村销售收入达307亿元,拥有固定资产超过70亿元。华西村有自己的艺术团,村里有舞厅、影剧院、篮球场、网球场、游泳馆、体育中心、会议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娱乐设施;有大中专以上的人才近300人,有55人有高级职称,年轻人中有会讲英、日、俄等10多种语言。华西村大绿化面积已达875万平方米,人均287平方米。华西村还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誉为“中华环保第一村”。近年,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到访华西村。
华西村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近年,又率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现在,新的大华西村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
有着“华夏第一村”美誉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的老支书吴仁宝率领该村赴台旅游首发团抵达台北。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曾在今年5月举办的“华西诚信节”上宣布,华西村将组织1000名村民包机前往宝岛台湾观光旅游,并将在那里开办酒店和旅行社。
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500亿,幸福、富裕5万人,花5个亿到外省、市合作搞5个旅游景点,建一座50万平方米的物流“商贸城”,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迎接建村50周年的新目标,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一个更加文明富裕、协调和谐的“天下第一村”!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