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骨子里的农村(短章)

骨子里的农村(短章)

2013-10-24 00:00 作者:拜雪 阅读量:45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大白搪瓷碗

和城里人一样,儿子喜欢用小碗盛汤,陶瓷、玻璃、塑料……它们有鲜艳的衣裳,普兰、群青、翠绿、土黄……它们和这些颜色一起,搭配成一日三餐。一如我,整日里被城市的灯红酒绿包裹一样。

可我总怀念,儿时,母亲用大白搪瓷碗,为我盛上满满的一大碗南瓜粥。粥香四溢,耳边夹杂着灶台下柴草发出“啪啪”的声响,我却分明尝得出母亲滴洒汗水的涩咸。

一亩四分地

许多年后,我失去了农村户口,失去了和户口本连在一起的一亩四分地。学会了颐指气使,乱发脾气。可我记得,每次插秧的时候,父亲总会把腰弯得很低很低。他的背影,宽阔、绵长,和七月的稻穗,一起长在这一亩四分地里。

父亲在城市,和我们生活了三年。三年里,他始终放不下那一亩四分地。直到有一天,父亲老了,被埋在这一亩四分地里。我才深切地感觉到,我所失去的,不止是这一片犄角旮旯,还有漂泊远方的落叶,对根的最终归宿。

炊 烟

开关电磁炉,妻子只用了几秒钟。可在小时候,学母亲用柴火生炉子,掏炉、劈柴、生膛、引火,十分钟内,我定是被浓烟熏得泪流满面。

生锈的大铁锅;长满青苔的土炊灶;还有烧得红通通的炉膛。母亲掀开大铁锅,将一箩筐土豆倒进去,之后,还有茄子、土豆、豆角。做好这一切,母亲起身去里屋取大白搪瓷碗。伴着熟悉的炊烟,它们和母亲的皱纹一起,勾勒出儿子回家的路。

可自从有了城市户口,每次回老家,站在村东头的十字路口,望着四周炊烟袅袅,我却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那一年,我二十三岁。

买 菜

和城里人一样,每天下班后,我到菜市场买菜。遇到熟悉的乡音,土黄色布鞋,灰色帆

布毡帽,满是泥土的瘦腿。他的身上散发着淡淡的芹菜味儿,这让我情不自禁想起父亲。

这时,我总会停下来,哪怕是儿子最讨厌吃的芹菜,我也会悄悄买上两把。然后,弯下腰,和他唠上几句,细细咂摸起农村的味道。

有时,他会递给我一支短尾的旱烟,浓烈、刺鼻的呛味,很容易让我想到母亲熬粥的铁锅下,那团被丢弃的槐木火柴擦亮的火光。它们嘤嘤不语,有着母亲那样的好脾气。可我知道,很快,它们将完全点燃城市的皮毛,点燃一个城市流浪者心底渐渐泛起的涟漪。

相关文章关键词

《骨子里的农村(短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