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爱心是最好的佐料

爱心是最好的佐料

2013-10-24 07:04 作者:李冬梅 阅读量:40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青年教育家林格认为,运用心灵感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称职的母亲每天要为孩子和家人,毫无怨言地做一顿晚餐。看来,这晚餐中,还包含着爱心艺术。

喜欢回家,吃母亲做的饭菜。菜还没有端上桌子,厨房飘出扑鼻的香味,就让人食欲大增。

结婚后独立生活,最先困扰我们的,就是谁来担任厨房“煮人”这一角色?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通过“锤子、剪刀、布”的形式来解决。偶尔一次,亲眼目睹爱人炒韭菜的时候,加上少许水,然后盖上锅盖焖烧。炒韭菜变成水煮韭菜,难怪他炒的菜总是惨不忍睹。从此,爱人因为这一“劣迹”被解甲归田,剥夺了他掌厨的权利。我顺理成章地荣升为一家之“煮”。不料他却因为放下“厨”刀,立地成佛了。现在想来,“水煮韭菜”或许就是一场阴谋。

长年累月从事“煮妇”工作,难免消极厌战。投机取巧是常有的事,尽可能降低厨房里的劳动量。我敷衍着做,他们硬着头皮吃。吃饭,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必须的生活流程,没有多少诱惑可言。

总是很奇怪,为什么母亲做的饭菜那么可口诱人呢?就连炒青菜,吃起来都很爽口。一向挑食的儿子,回家吃饭也乖多了,不需要我拿着棍棒,吆喝着“你吃不吃,一二三……”为了儿子,我决定向母亲讨要秘籍。

母亲慢条斯理地说:“哪里有什么秘籍啊,就是用心做呗!”乍一听,这句话似乎很平淡,但仔细一推敲,却暗藏玄机。母亲每次做饭,都能站在每个人角度去考虑:父亲牙齿不好,所以有的菜要炖烂一点;爱人是南方人,不喜欢吃辣的,她会兼顾到他的饮食习惯;儿子挑食,母亲总是变着花样做菜,从形式上吸引儿子。平日里,做饭对我来说,是件头疼的事。心不在焉,肯定做不出可口的饭菜。

于是,我尝试着用心去烹饪。为了翻新花样,我还在电脑上学了很多做菜的新方法。面对花样推陈出新的饭菜,儿子大感新奇,挑食的儿子不再皱着眉头吃饭了。以前,纵使菜做的味道还可以,但因为看着平淡无奇,他连尝一尝的念头都没有。

有一次,我做了一盘清蒸水豆腐,再撒上一些芫荽。色香味俱全,儿子一边吃,一边问:“妈妈,这道菜又是你从电脑上学的吗?”或许在儿子的心目中,电脑中学来的烹饪方法,就是最高级的。我赶紧点头称“是”。儿子又好奇地追问:“那么这道菜叫什么呢?”我倒被问住了,总不能直接说“清蒸水豆腐”。于是,脑筋一转,给菜起了个名字——“青葱白玉”,显然,儿子被这道菜名吸引了。

望着大口大口吃着家常豆腐的儿子,爱人好奇地问我:“你妈妈是不是给你什么秘密配方了?”我诡秘地笑了笑说:“她教我炒菜的时候添加一道佐料了!”

青年教育家林格认为,运用心灵感应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称职的母亲每天要为孩子和家人,毫无怨言地做一顿晚餐。看来,这晚餐中,还包含着爱心艺术。要做好每顿饭,毋庸置疑,爱心是最佳的烹饪佐料。(发表于12-25《家庭导报》《爱心是最好的佐料》《巢湖晨刊》2010年1月6日 《爱心是最好的佐料 》)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爱心是最好的佐料》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