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棋之乐趣

棋之乐趣

2013-10-22 01:25 作者:心仪佛 阅读量:35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凡游戏都有胜负的标准。标准是确定的,也是唯一的。从中国象棋规则讲,“老帅”无路可走方自然是输棋方。从对弈的结果讲要么是和局,要么有胜负。而棋盘之外,可能就是另外的结果。

在紧张的劳作之余,人们总要开展一些娱乐活动。活动的项目根据各人的喜好和经济条件而定。只要有一象棋,一块空地,两个空闲的人,无论贫富、老少、男女皆可对弈几局。瓜棚豆架下,闹市茶寮之中,田间地头,室内屋外,处处可见对弈者的身影。象棋成了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活动。

象棋与其它游戏相比,更具有公平和公开性。棋子类型、数量相同,不需要靠运气决定战斗力;每一招显示在棋盘上,不需要神秘,你知我知旁观者知。可以,奕棋活动尤为光明正大者,真才实学者钟情。

琴棋书画并为四大雅事。奕棋是一种高雅的活动,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有陶冶情操之目的者,有借此展示将帅之谋略的怀才不遇者,更为广泛的是消遣者,借奕发泄“剩余精力。其所以很多人嗜此不疲,还因为它颇合人类好斗的本能。奕棋是一种“斗智不斗力”的游戏,奕棋是心智的较量,更是灵性的搏杀。人总是好斗的,总习惯于钩心斗角地和人争角逐。与其和人争权夺利,还不如在虚拟的空间尽情驰骋。

我学走象棋始于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启蒙老师就是我的父亲。那时农村的娱乐活动很单一,主要打朴克和走象棋。只要看见大人走棋,我总是站在旁边专注地观战,我的棋艺也从观战中得到了提高。读高中时我的棋艺已是班上最高水平。参加工作后,虽然娱乐方式多了,但仍然很喜欢走象棋。我看过象棋棋谱,参加过象棋比赛。虽然棋艺很普通,但对象棋的热情却一直很高。

奕棋有益于身心健康,其乐无穷;观棋妙趣横生,获益非浅。

父亲的一次的奕棋,使我对人生有了新感悟。

父亲八十多岁了,和母亲仍住在老家的农村。我和哥一家在外讨生活,除了节假日全家团聚外,平时忙于自己的生计。每次回家,父亲都要与我们对弈几局。父亲身体仍很健康,每天都快乐地劳动着。他的思维有着惊人的清晰和敏捷。我们虽然年轻,但在棋局上却体现不出优势。势均力敌,互有胜负是每每战斗的结果。

国庆期间的一天午后,父亲与哥对奕时,我在旁边观战。哥走了一招臭棋,露出了险象。我对父亲说“弃子攻杀”的时机成熟,父亲不采信我的高招,另走了一步无关紧要的棋,我动手走了一步我认为极具攻击性的一招,父亲坚持已见,把棋恢复到原告走的情形。我只有无奈地叹息,无奈地摇头。棋局最后战成了和局。

凡游戏都有胜负的标准。标准是确定的,也是唯一的。从中国象棋规则讲,“老帅”无路可走方自然是输棋方。从对弈的结果讲要么是和局,要么有胜负。而棋盘之外,可能就是另外的结果。可能都是胜者、乐者。棋艺有差异,乐趣皆同一。乐在过程中,情在过程中。棋罢相视笑,输赢转瞬过。胜负多少局,尽付笑谈中。父亲明知可以抓住时机展开攻杀,一举取胜,却放弃胜势而求和,何故?我当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后来终于我想通了,父亲的下棋的输赢在棋局外,赢在过程中,赢在浓了亲情上。常人奕棋多求胜,但他奕棋为求和,他在求与人和,在求自身的和。“赢了乐,输了乐,乐在其中;老也喜,少也喜,喜出奕外”。这是他是下棋之境界,也是他人生之境界。他在用下棋的方式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

我在下棋中得到乐趣,也在观棋中得得收获。

世事如棋局,我们既是奕者,亦是旁观者。

一悟博弈者,强势不骄,弱态不馁;成竹在胸,泰然应变。

二悟旁观者,胜败输赢已无关,高招不露有心人。

三悟输赢观:生命中有输赢。所谓的胜利,是对时态的暂时征服,最彻底的获胜,则是对自己的战胜。每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认识你自己”,不独是古希腊的名言,在任何时代,都掷地有声。抛开小我的私心杂念,步入开阔坦荡的境界,才会拥有“大局观”,才能获得“大自在”。

有一幅与象棋有关的对联诠释了我的输赢观,成为我人生的信条。

直指路,斜指路,世事如棋万千途,求,是何苦?弃,是何苦?烦恼岁月忘沉浮,难得糊涂。

攻式促,守式促,人生如棋无尽处,逞,几时悟?馁,几时悟?坎坷光阴等闲度,漫卷诗书。

(二○○九年十月二十八日为思念父亲而写)

相关文章关键词

《棋之乐趣》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