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认真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导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崇尚读书,就是崇尚文明。古今中外,一切仁人志士,都是崇尚读书的。他们中,有的把书比作药,说“善读可以医愚”;有的把书比作船,说它可以“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海洋”。
对于读书,应该说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自觉或比较自觉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领导干部队伍中的读书气氛越来越浓。许多领导干部废寝忘食地读书,如饥似渴地读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但也不能否认,对加强理论修养、认真读书学习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的领导干部大有人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不重视读书,觉得工作忙,顾不上;以为自己上过大学,进过党校,不注意读书;在个人名利上费尽心机,没心思读书……或没有选择地读书,读一些格调不高的书……或不会读书,读死书,不注意学以致用。
笔者在多年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认真读书,刻苦学习,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写下此文,希望对领导干部们加强学习、重视读书能有所帮助。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必须终生学习的时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步伐加快、势不可挡。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是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和锻炼的重要课题。领导干部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不出问题,在执政和改革开放的严峻考验面前不犯错误、不入歧途,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实施正确的领导,作出科学的决策,带领人民群众冲破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被飞速前进的历史车轮抛在后边;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离不开认真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崇尚读书,就是崇尚文明。古今中外,一切仁人志士,都是崇尚读书的。他们中,有的把书比作药,说“善读可以医愚”;有的把书比作船,说它可以“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海洋”。中华民族历来是重视读书学习的民族。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
关于理论武装和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革命导师和领袖们不但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而且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马克思说过:“不学无术,无论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他一生嗜书如命,读起书来可谓是孜孜不倦,废寝忘食。为写《资本论》经常去大英博物馆查阅资料,几十年下来,他竟将经常坐的座位下的水泥地用脚搓出两道沟。列宁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他一生酷爱读书。有人作过统计,《列宁全集》参考和引用过的书目就达16000多种。上个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读书是他最大的爱好,博览群书,不计其数。战争年代他带兵打仗、转战南北,什么都可以不带,只有那些早已翻烂了的革命书籍从来舍不得丢掉,一有空闲就拿出来研读。新中国成立后,工作千头万绪,但无论怎么忙,他每天都要挤出时间读书看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读书学习上,也都堪称楷模。这从他们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中,从他们精湛的治国方略中,从他们旁征博引的讲话中,足以得到验证和说明。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但要崇尚读书、自觉读书,而且要有选择地读书。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法国的爱尔维修曾经说过:“读书如同交朋友,既可以交上好朋友,也可以交上坏朋友。”俄国的别林斯基说得更明确:“读一本选择不当的书,比完全不读书更坏、更有害。”可见,读书不选择或选择不当,是十分有害的,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那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主要应该选择哪些书去读呢?
首先,应该下决心多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也可以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实践。而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绝非易事,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认真研读。
其次,要下功夫读一些有关市场经济、国家法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书。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有关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些知识不熟悉、不掌握,很难实施正确有效的领导,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领导工作。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不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特别是不了解WTO的有关规则和国际惯例,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日新月异,领导干部还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现代科学技术,以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此外,还要注意读一些历史、文学等其它方面的书。这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觉悟人生、陶冶情操、提高品位,又可以增强我们领导工作的实效性。大家知道,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宣传鼓动工作,离不开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要把我们的宣传鼓动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家,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领导干部的即席讲话也好,作报告也好,与人谈心也好,就必须做到旁征博引、多方论证、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否则就收不到应有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除应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外,还要有古今中外多方面的知识做铺垫。“要给人家一碗水,你自己得有一桶水”。
读书应注意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我们强调读书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实践。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实践是学习的又一课堂,而且是更重要的课堂。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衡量领导干部理论水平高低,不仅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能不能把所掌握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有效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仅什么实际问题也解决不了,还会误党误国”;“我们既要大力提高理论水平,更要大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做到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许多事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许多问题在理论上找不到科学的依据,在本本里找不到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向前进。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说到底是求真与务实的关系。求真与务实,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务实是求真的目的,求真必须务实;求真是务实的前提,务实必须求真。任何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认识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我们既不能只求真不务实,也不能只务实不求真。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既要注意克服重求真轻务实的倾向,也应注意克服重务实轻求真的倾向。特别是在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刚刚开始的时候,尤其应当在真学、真懂、真信上狠下功夫。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越发展、越深入、越广阔,对科学理论指导的依赖性就越强。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很可能越务实付出的代价越大,越务实离真理越远,越务实越有悖于既定的目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真正掌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首要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条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在对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真正掌握的基础之上,而不能还没有弄懂科学发展观是怎么回事就盲目地去实践。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
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工。领导干部必须把读书当作党性修养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