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不嫌家贫
我家养了一只猫,栗色的,嘴巴和四个爪子呈白色,好看极了,比日本电视连续剧《花仙子》中的猫咪还俊呢!
不知从何时起,猫咪染上了个恶习:馋。左邻右舍无论哪家有点鱼、虾、肉等鲜腥气味,它都要去光顾品尝一番,临走时,还要带一些留着解馋,为此猫咪便三天两头挨着我打。尽管如此,猫咪还是偷着吃、偷着拿。大概馋是猫的天性,偷是猫的本能罢了。日子一长,自然引出左邻右舍的抗议:“大婶,我们家的虾都叫你们家的猫给偷吃了,这猫也太可气了”。“大嫂,你们家的猫也真有能耐,那么大的鱼都给偷吃了,唉!”。碍于邻里的面子,又不能将猫打死,好歹它也是一条命啊!无奈,妈妈只好让我将它遣送到二十里外的一个屠宰场,因为那里整天充满着猪牛羊的鲜味,以免日后再干那偷摸的勾当,遭人唾骂。
常言道:猫是奸臣。我们全家人都认为这回猫咪总算是找到了好的归宿。可谁知一个月后,猫咪又回来了,长得肥肥胖胖,比以前更加漂亮了。一进屋,便在主人们的腿上蹭来蹭去,还一个劲地喵喵直叫,当看见刚放学归来的小妹时,叫得更欢了,因为小妹素常日是最疼猫咪了,基本上都是小妹喂它的。最后猫咪干脆跳到了小妹的怀里,脸儿蹭着小妹的脸儿,喵喵地叫,那叫声如泣如诉,令人心酸。恻隐之心促使我们将猫咪留了下来,希望它能改邪归正。可谁知没几天,它竟又重蹈覆辙。在邻居们不安的眼神里和不满的氛围中,猫咪被又一次“发配”到五十里外的水产品加工厂,希望那里的鱼虾腥气能够留恋住它,更希望能送的远一点,以防它再次回来。老人们常说:狗记千里路,猫记八百程,所以这次送的时候,特意用编织袋装着。我想这次它是回不来了。
谁知两个月后的一天下午,猫咪竟神话般的出现在我家的墙头上,这次回来,可一改从前的尊容。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和一个大脑袋,浑身上下的猫都一律立着,以往那双玻璃球似的透明的大眼睛,如今已失去了光泽,发黄的象是生了锈的滚珠,目光呆滞地站在墙头上喵喵乱叫,显出一副无助的神态。此时连狗旺旺也认不出这位昔日的老朋友了,在院子里汪汪直咬,就是不让猫咪进家。小妹看见猫咪又回来了,便惊喜地跑出门。猫咪看见了小主人,便不顾一切地跳进院内,可谁知旺旺却忘记了以往的交情,抢先扑了上去,对着猫咪的脑袋就是一口,顿时猫咪的头上出现了两个窟窿。从此落下了终身残疾。
伤愈后的猫咪,不知是被旺旺咬断了那根“馋”的神经,还是想痛改前非,弃恶从善,换取人们的同情心,以避免再次背井离乡,反正从此后,猫咪再也没有偷吃过东西,更没有被迫离开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