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的生活有点乱
导读春天来了的时候,曾经努力的再三为自己找事情做。可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告一段落而结束。年轻的时候什么脏活累活没有干过,可如今却去要挑三拣四的去做。
生活,两个字从每个人的口语中说出,竟然是那么的简单容易。单从字面上去理解,那就是生存与活着。然而,生活中不知包含了多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恩怨情仇……
中央台《半边天》栏目主持人张越说过这样一句话:女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事业,那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事情。知道自己肯定是没有自己的事业,但渴望有自己的事情去做。
春天来了的时候,曾经努力的再三为自己找事情做。可都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告一段落而结束。年轻的时候什么脏活累活没有干过,可如今却去要挑三拣四的去做。没有下地劳动已经过去了七八年,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学习一直在家闲着。料理家务,照看孩子。现在孩子都已长大,在外上大学读书的读书,有自己的事业的正在努力打拼奋斗着自己的事业。然而自己已经老了,找事情做困难重重,处处碰壁。人哪,当你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中生活的时间长了,没有迫不得已的境遇,再也不能承受那种身体上太劳苦的事情。或许是现实的条件没有逼迫走那一步的时候。
整天忙忙碌碌的人们,一定非常羡慕每年每天在家相夫教子的清闲日子。可其实不然,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明白。在农村生活条件比较好一些的家庭中,大多数女人都是这样过日子。好像男人们把属于自己的女人娶回家,天经地义似的就是伺候家人,据为己有,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洗衣做饭,孝敬公婆。当然,这是无可争议。可是,到了一定的时候条件成熟,女人也想有自己的天空,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实现自我的价值。拥有自己活着的尊严。
心里总是有一种想法,不论男女都要自食其力。虽然家庭的经济上没有危机,可女人真正的独立那就是经济上的独立,人格也就自然而然的顺理成章的独立。何况自己现在还没有老到什么事情不能做的地步。自己出去做事,从另一个侧面对孩子无形中是一个鞭策和激励。那就是人活着必须自强不息。于己于孩子都好,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虽然心里想,做不到都是白搭。说到没有做到都是枉费。时间却无声无息的在指间悄悄地滑过。又是一年秋季之时,北方的天气,清晨的风,透过一丝丝的凉爽。秋,收获的季节。自己却这样的空空如也,一无是处。
前几天,小弟打电话说起照看小孩的事情。爸妈体弱多病,很难很难料理弟弟的小孩。我们姊妹几人中自己是最适合的人选,下半年看来只能在家帮爸妈看孩子,让弟弟夫妻二人打拼赚钱,给他们买房子。虽然,这件事情征得了老公的同意。可是,对看弟弟的小孩,心中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和担心,责任大任务又艰巨。当看到爸妈的那种生活境况,我的心又不能不管,不能不去做。
如果一个人抑或在情感,抑或在其他种种地方,有过什么特殊的经历,曾经倾注全部心血付出过。可回报的却是撕心裂肺的痛。相信多少有记性有志气的人都不会走已经走过的路,重蹈覆辙。偶尔,触及心灵,痛定思痛。
最近阅读“读者”杂志,有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坚强”中开头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再平坦,也会遇到坎坷。肉体上过不去的事不一定能遇上,心理上过不去的事情一定会有。”现如今,人们丰衣足食,歌舞升平。唯有心理上过不去的事情大多数人会遇到。一旦遇到最重要的是,这个坚强地词语,一定得是内心真正的坚强,不是能够伪装的那种坚强。遇到心理上过不去的事情,在人的表象中已经过去了,可有时候那颗“该死”的心,却偏偏犯上作乱……
这个夏天我做了什么?无非就是一日三餐,洗洗涮涮,做做家务。闲暇之余上上网,看看家中的一些闲书,阅读自己喜欢的每一期“读者”杂志。不过,“读者”杂志真的很好。第十四期杂志中有一篇题为“美好社会”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卢梭在“漫步遐想录”中所说的平民化的幸福生活:“假如有这样一种境界,心灵无须瞻前顾后,就能找到它可以寄托、可以凝聚它全部力量的牢固的基础。时间对它来说已不起作用,现在这一时刻可以永远持续下去,既不显示出它的绵延,又不留下任何更替的痕迹;心中既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既不觉苦也不觉乐,既无所求也无所谓,而只感到自己的存在,同时单凭这个感觉就是以充实我们的心灵。只要这种境界持续下去,处于这种境界的人就可以自称幸福。这不是一种人们从生活乐趣中取得的不完全的、可怜的、相对的幸福,而是一种在心灵中不会留下空虚之感的充分的、完全的、圆满的幸福。”
可是,我的生活能够如此段文字所描述的平民化吗?!虽然是一介平民不过的平民。能够达到如此的境界那不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吗?
然而,当回过头想想自己的生活,虽然很单调的有些乱,但觉得不好也不坏,似乎该知足?可又不忍心! 璞希 09.8.9.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