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失慈父
导读:老人虽然走了,但他的爱还是继续,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丰收的那一天。”
公公走了,永远的走了。就在那个明媚的星期天下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列车在飞驰,我的心也跑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家里的老房子还是一样的挺立在村子中央吧,可那个爱呵呵笑的老人,已经安静的闭上了双眼。
再也看不到公公那高大的身影在田里忙碌了,再也听不到公公赶牛时那声如宏钟的吆喝了,再也闻不到公公砍下的新鲜茅草的清香了,只有院墙外头竖起了一排花圈默默的告诉着我:他是真的走了。
公公是个老实本分的种田人,一辈子的心愿就是把几亩田地种好,争取多收些蔬菜和粮食多卖点钱,少给儿女们增加负担。公公,就像他使唤了一辈子的那头老水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着。颗颗粮食上都有他晶莹的汗珠,棵棵蔬菜上还存着他手掌的余温,他深爱的黄土地上仿佛还深深的纂刻着他的穿着四十二号胶鞋的大脚印。
我们赶到家时,公公已经离开一天多了。院子内外糊上了白幡。那些天冷得很,小女儿穿着绿色的小棉袄,白孝巾垂到了地上,越发显得瘦小可怜。婆婆眼睛里已经流不出泪了,呆呆地抱着她。我接过孩子,跪在冰棺前头,眼泪扑簌簌的砸在地上,就再也止不住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把我拉起来,盖在冰棺上的红绒布已经揭开,公公穿着干净的衣裳,安祥的躺在里头,睡熟了似的,嘴角还是那么微微的朝上扬着,笑眯眯的,笑眯眯的,就像昨天还看到的一样。女儿小声的问我:“爷爷咋睡箱子里头呀,爷爷冷不?”“别吵乖乖,爷爷不冷,爷爷穿着厚衣裳呢!”
公公在家里停了四天。我守了三天的灵。安安静静的坐在冰棺旁边的椅子上,我冷得发抖。那个薄薄的铁箱子里头盛着我的公公;我爱人的父亲;我女儿的爷爷。脑子里头,又闪出一付昨天还见的画面。公公是个热心肠的人,邻里谁家有了搬搬抬抬的事,都少不了叫他去帮忙。碰上农闲,他把自己的田地收拾利落了,还会赶着老牛帮村子里的人家犁上几圈。女儿是公公的心头肉,每次出门买东西,他都会先问女儿要吃什么,就是忘记买油盐酱醋,也不会忘记把女儿爱吃的零食带回家。闲了的时候,女儿在前头跑,公公在后头跟着,生怕在一起玩的小孩子欺负了女儿。每次一进家门,总要问一问婆婆:“小妮妮跑哪去了呀?!”看到女儿欢呼雀跃到跟前,公公就是再累,都会把女儿高高的举过头顶。公公是懂爱的人,虽然他一辈子说过几句很好听的话,可他舍不得让婆婆干一点活,生怕累着了她。天冷了,他叮嘱婆婆加衣;婆婆不舒服了,他会丢开一堆事情买药看着婆婆吃下去。婆婆洗衣裳的时候,他会提来整桶的水,婆婆去做饭了,他会抱着女儿坐在灶边,一把又一把的往炉膛里头加柴火。公公爱他的儿子也爱我,每次打电话回家时,他都会不厌其烦的交待我们:“在外头吃好穿暖,不要惦记家里,不要给家里寄钱,我们能过得去。小孩子也好,不会受委屈。”别人家的牛都是拴在田里任意觅食,可公公怕老牛吃不饱,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热,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赶着他的老牛出了门。几十年来,已经成了村子里的风景线。那几天的月亮却分外的圆,清冷的银辉洒了一地,却已经物是人非事事休!!
出殡的前天夜里,乡亲们把公公从冰棺里移到棺材中。当我用棉花沾着白酒给公公擦脸时,我又一次的也是最后一次仔细的看了看公公的遗容。公公很安祥,安祥的就像睡熟了一样,眼睛眯成一条线,嘴巴微微的笑着,好像又尝到了儿女绕膝时的快乐。最后一次握了握公公的手,那是怎样的一双大手啊!!干涸,粗糙,皴裂,幽黑,冰凉。手上血脉翘起老高,指甲缝里还残存着他侍弄了一辈子的泥土。就是这双大手啊!!土里刨食了一辈子,省俭节约了一辈子,盖起了一座砖房,拉扯大了三个孩子,支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那双手一直是半蜷着的,握不紧也伸不开,好像还在留恋些什么,可是什么都抓不住了。公公的身下垫着他平常舍不得穿的毛料衣裳和缎子棉袄,我小心的铺整齐,轻轻的祷告着:“爸爸,你不要害怕,我给你洗手了。以后不要再省俭,衣裳该穿就穿,我给你多送点钱去,在那边吃好喝好,别再牵挂,好好歇息吧!!”公公,让我再看你一眼吧,看你最后一眼。女人们被支开,厚重的棺盖“砰”的一声合起来,从此,那层黑黑的棺椁,把天人永远的两相隔!!也许数年之后的某一天,您的亲人还能聚到您身边,到了那时,再叙前缘吧!
瑟瑟秋风中,公公长眠在了他劳作一辈子的黄土地里,守望着家,守望着亲人,守望着那一排排他亲手种下的白杨树。枯黄的叶子落了一地,像一床床小小的棉被,温暖着孤单的老人。
送走了公公,家里冷清了许多。有天女儿想吃红薯,婆婆和我就带她去挖。这一小片红薯,是公公专门为女儿种的。扯掉了秧子,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果呈现眼前,女儿高兴的拍着小手欢呼,忙不迭的弯腰捡起来,丢进篮子里。我知道,公公就在身后的不远处慈爱的看着他的小孙女心满意足。老人虽然走了,但他的爱还是继续,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有丰收的那一天。”
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