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少看手指 多看所指

少看手指 多看所指

2013-10-23 18:00 作者:常葆泉 阅读量:32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如果每想做一件事,首先都要看上级精神里有没有,文件中讲没讲,只认“手指”,不知“所指”,说一件做一件,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老和尚伸出一根手指问小和尚:“这是什么?”小和尚说:“这是1。”老和尚说:“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说:“这是手指。”老和尚不高兴了,继续问:“再好好想想,是什么?”小和尚想了又想道:“是食指。”老和尚生气地一下把手举过头顶,严厉地说:“再想想,是什么?”小和尚茅塞顿开,答道:“是天花板。”老和尚说:“这就对了。”接着把小和尚领到屋外,顺着老和尚所指,小和尚一一答道:“这是草地”,“这是高山”,“这是苍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识问题不能局限于具体的事物,而要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善于领会其主旨,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概念,从抽象的概念中看出具体事物。

领会上级重大决策、重要思想、指示精神就需要有这种“少看手指,多看所指”的意识。许多重大决策、重要思想和指示精神往往都是原则性的、方向性、指导性的,不可能规定得那么具体细致,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要能看到“所指”,而不只是“手指”。比如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是一个内含十分丰富的概念,我们不能指望具体地划定哪些事、怎么做是以人为本,哪些事、不怎么做不是以人为本。应该说一切以人为根本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做法,都是以人为本。解放思想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指望文件里要求每个单位具体地解放哪些思想,而要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形势变化、工作实际来解放自己的思想,通过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面对基层群众的意见也同样需要多看“所指”。有的单位就是这样,群众反映购物不便,领导就过问一下购物;反映饮水不洁,就过问一下饮水;反映暖气不暖,就过问一下暖气。这种做法似乎没有不妥,但归总起来看,就明显地感觉到是领导干部平时关心群众生活不够,这就需要有老和尚那样的思维,要充分地看到群众“所指”,坚持以人为本,把整个物质保障都搞上去,这样问题就解决好了。

只看到手指而看不到所指,问题主要在于我们的视野不够开阔,知识不够厚实,思维不够丰富,正可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些同志长期以来被上级包办代替惯了,不善于用脑子解读文件,也不善于领会群众意见,只会做一些具体工作。很显然,这种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不可能有工作主动性的,因为视短而不能认识部队发展趋势,因为视窄而不懂得对他人的借鉴。古人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科学理论、战略决策就是这个“道”,我们应当从这个“道”中衍生出“万物”,其思维是发散的,而不是僵化的。有的同志常常羡慕他人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就在于他们对上级指示精神的领会能把握其精髓,然后结合单位实际,大胆创新。如果每想做一件事,首先都要看上级精神里有没有,文件中讲没讲,只认“手指”,不知“所指”,说一件做一件,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能从手指看到所指,关键是要有悟性。而悟性则离不开理论和科学知识武装。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这样就不仅能认识到问题的根本,而且更加辩证、全面和长远。同时要加强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钥匙。眼光看不远,科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看远,问题看不透,科学知识能帮助我们看透。同时常向行家请教。“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借他人智慧是开自己之窍的一个好办法。

相关文章关键词

《少看手指 多看所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