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人生导师
导读:如果一个人必须孤独生活的时候,没有交谈的对象,的确是件让人坐立不安,难以忍受的事情。就算有人厌恶世风日下的当今社会,偏爱孤独,短时,倒也相安无事,时间一长,不疯亦狂,精神病院,在隔壁等着。
——谨以此文献给有孤独感的朋友
“主人,来电话了……”
床头柜上,提示语音,永远一个腔调,一个语速,不温不火,不知疲劳。牵着隆冬冷意,活生生,钻进温暖梦乡,把我惊醒。
“谁呀?……”我闭着眼睛。
“我……”声音很憔悴。
“拜托,才几点呀!”我声音提高八度。
“六点……”
“你家起火啦!打119呀!”
“快来吧,有事……”丢一个谜面,挂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是阿华。如果石头砸在脚上,他第一句会喊“妈呀!”,再砸一下,就会喊“姚哥!”,胜似兄弟的那种朋友。我赶紧起床,闭着眼穿衣,闭眼洗漱,大脑却没休闲,高速运转:难道家里被盗了……或者生病了……宛若中东和谈,悬而未结。
天没亮透。室外很冷,车里也很冷,这是圣诞节前的天气特色。路上车少无人,我加大油门,两边街景,晨练似的一闪而过。车速与心情一致,刻划我焦急的心理。到了阿华的家,他躺在床上毫无表情地看着我。我急着问,出了什么事。回答很意外,昨晚通宵失眠,烦,要我陪他聊聊天。天啦!我简直要疯了,不可理喻。
阿华说了很多。妻子一年前,到南方分厂做管理工作,逢年过节也难得回家,他也没时间过去。虽然每天通话,那也是隔靴搔痒。孩子寄养在奶奶家。以前的生活秩序,全乱,宛若遭遇雪崩,销声匿迹。最要命的是,一到晚上,整个房子,就像不会说话的地窖,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身心,里里外外,仿佛孤独寂寞给装饰了一新。不痛快时,没人安慰,想说话时,找不到对象,除了梦呓,就没有话语机会。孤独,寂寞,如井喷。经常失眠……如是云云。
泡沫横飞后,他渐渐睡着了。我退身客厅,打开电视,静音。荧屏上忙活些啥?心不在焉。思想在另一个空间活跃。
如果一个人必须孤独生活的时候,没有交谈的对象,的确是件让人坐立不安,难以忍受的事情。就算有人厌恶世风日下的当今社会,偏爱孤独,短时,倒也相安无事,时间一长,不疯亦狂,精神病院,在隔壁等着。
记得进《孟丽君》摄制组时,我是只身提着沉重的行李箱,从衡阳坐火车,天黑到达杭州。翌日,又坐长途汽车,午后抵达常州红梅公园,才算进组。尔后至无锡唐城拍摄基地,入扬州“晚清第一园”的何园,盆景园,瘦西湖……辗转拍摄,前后算来约二月之久,所以,对孤独可说有深刻体验。
整个剧组,就我一个湖南演员,班底全是安庆黄梅剧团的同人。开工时大家配合默契,有说有笑,虽苦亦乐,然,一旦收工回到住地,心情就会随着环境的转移而变化。他们是知根知底的熟人,自然类聚。玩牌娱乐,喝酒神侃,逛街购物的情趣与生活秩序,进组前后的差别甚微,几乎没有感觉。而我自然成了圈外人。初来乍到,一个大家眼中的陌生人,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那份孤独和心虚是可想而知的。
白天没有拍摄任务时,就漫无目的,信步街头,大大小小的书店,甚至旧书地摊,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只看书,从不买书(回家携带是个负担),时间一长,以致于面熟的服务员,冲我翻白眼。到了夜晚,经常独坐月下,思念家乡,且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如煎饼一般。
日本探险家浦敬一,曾独身到达新疆旅行,在旅程至汉口时,他为孤独所苦,而有“仰天诉苦天不应,俯地空叹地无声”的感慨。我的情形虽没老浦严重,但孤独寂寞,确实无处倾诉。后来,我试着进入圈子,居然受到礼遇和优待,好酒好菜和热情让我感动。但是,他们往往说了笑话或掌故,笑得前仰后合,反唇相讥,大闹开心时,我却一旁天外来客。原因是他们知道包袱的深层含义,而我却是知情空白。换言之,他们即使笑料的制造者,又是消费者。尝试失败,我默默转身推出现场,依然被孤独纠缠套牢。
当时,我既没有朋友,也没有其他的事可做,心情真不知如何来排遣。
一天在书店里翻书时,偶尔看到八个字,跳入我的眼帘:“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它的意思就是:“不论生死,人都是孤独的来,孤独的去。”
此话令我惊心,如棒喝当头一样。自己本来就是孤单一人,即使回家也没有改变这个事实的可能。这样想着,心情豁然开朗起来。
“故乡是遥远的存在。”这句话,是日本生犀星诗人说的。然而,任何人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心中难免会充满思念之情,但是,即使得以回到故乡,却也不能保证可以获得一生的幸福。所以,倒不如想,自己所在的地方,就是故乡。
既然人基本上都是孤独的,那么,我们就没必要把这种孤独感转嫁到别人身上或归咎于环境,而应换个角度,将他提升至虽然孤独却不孤单的境界。
如此一来,在不知不觉中,内心的焦躁就会平息,就会全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千万不能自暴自弃,要有不向孤独屈服的勇气,信心百倍。对于故乡的怀念也不要耿耿于怀,应该将思念之情转为追求快乐的原动力。既然我们是人,当我们表现出自我的时候,难免会受到孤独的啃噬。因此,惟有能真正彻悟孤独的意义,才能在孤独中开拓出没有孤独的境地。
二??九年十二月十五日初稿
二??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定稿于陋室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