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Q)
清平乐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虽有几种变体,有平韵格、仄韵格,亦有平仄韵混用者,但基本格式相同。在此仅推荐典型格体,不必兼顾其余。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晓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清平乐 〔宋〕赵长卿
鸿来燕去,又是秋光暮。冉冉流年嗟暗度,这心事、还无据。
寒窗露冷风清,旅魂幽梦频惊。何日利名俱赛,为予笑下愁城。
清平乐 〔唐〕李白
禁闱清夜,月探金窗罅。玉帐鸳鸯喷兰麝,时落银灯香?。
女伴莫话孤眠,六宫罗绮三千。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谁边。
·词牌说明·
本词牌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本词牌相关资料:《宋史·乐志》属大石调,《乐章集》注“越调”。《碧鸡漫志》去:“欧阳炯称李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此其一也,在越调,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花庵词选》又名《清平乐令》。张辑词有“忆著故山萝月”句,故又得名《忆萝月》。张翥词有“明朝来醉东风”句,故又得名《醉东风》。
秋夜雨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
△·
△
△
特别提示:
上阕第四句为“上三下四”句式。
下阕第二句、第四句均“上三下四”句式。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秋夜雨〔宋〕蒋捷
秋夜
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漫碎把、寒花轻?。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残月。
秋夜雨〔宋〕蒋捷
金衣露湿莺喉噎,春情不解分雪。宝筝弦断尽,但万缕、闲愁难?。
长红小白谁亭馆,过禁烟、弹指芳歇。今夜休要别,且醉宿、缃桃花月。
·词牌说明·
本词牌《秋夜雨》双调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
相关资料:调见蒋捷《竹山乐府》,题咏秋雨。
倾杯令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特别提示:
上阕前两句对仗。后两句连韵。
下阕第二句为“上三下四”句式。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倾杯令 〔宋〕吕渭老
枫叶飘红,莲房?露,枕席嫩凉先到。帘外蟾华如扫,枝上啼鸦催晓。
秋风又送潘郎老,小窗明、疏红残照。登高送远惆怅,白发新愁未了。
倾杯令 〔宋〕吕渭老
隔座藏钩,分曹射覆,烛艳渐催三鼓。筝按教坊新谱,楼外月生春浦。
徘徊争忍忙归去,怕明朝、无情风雨。珍花美酒团坐,且作尊前笑侣。
·词牌说明·
本词牌《倾杯令》双调,五十二字。上阕五句,三仄韵;下阕四句,三仄韵。
相关资料:唐教坊曲有《倾杯乐》,调名本此。但此令词与慢词《倾杯乐》者不同。此调唯见?渭例词老二首,宋、元人无填此者。
鹊桥仙〔广寒秋〕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特别提示:
上下阕同,前两句对仗。后一句“上三下四”结构。
于第四句前两字后补加一字,然后作“上三下五”句式,成另一变格。见辛弃疾“少年风月”词。
本调基本格式为两阕各两仄韵,也有多句用韵者,不必设限,亦不必因多句用韵而视为变格。
另有将“广寒秋”列为“折桂令”又名,多根据明陶宗仪《辍耕录·广寒秋》解释而来:“《折桂令》,一名《广寒秋》,一名《天香第一枝》,一名《蟾宫引》。”但宋代张辑即以此“广寒秋”名依“鹊桥仙”格填词,故从之。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鹊桥仙 〔宋〕欧阳修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鹊桥仙 〔宋〕秦观
织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广寒秋 〔宋〕张辑
寓鹊桥仙
杯行将半,月来犹未,潇洒水亭无暑。清宵数客一阑秋,对冰雪、荷花似语。
雄边台上,文游台上,咫尺红云容与。天风吹送广寒秋,正画舸、湖光佳处。
鹊桥仙 〔宋〕卢炳
余霞散绮,明河翻雪,隐隐鹊桥初结。牛郎织女乍逢迎,却胜似、人间欢悦。
一宵相会,经年离别,此语真成浪说。细思怎得似嫦娥,常独宿、广寒宫阙。
鹊桥仙 〔宋〕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趣。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鹊桥仙 〔宋〕辛弃疾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叹折腰、五斗赋归来,走下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取、凌云笔健。
·词牌说明·
本词牌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也有多句用韵者,不必设限,亦不必因多句用韵而视为变格。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本调相关资料:此调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周邦彦词名《鹊桥仙令》。《梅苑》词名《忆人人》。韩?词取秦观词句,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张辑词有“天风吹送广寒秋”句,名《广寒秋》。元高拭词注仙吕调。八十八字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云:“歇指调”。
青杏儿
〔摊破南乡子〕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上下阕平仄格式同。
第二句为“上三下四”句式。前三句为一组句,后四句为一组句。第四、第五句以采用对仗较为完美。
亦有将后三句重新组合为两句,如赵长卿例词。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摊破南乡子〔宋〕程垓
休赋惜春诗。留春住、说与人知。一年已负东风瘦,说愁说恨,数期数刻,只望归时。
莫怪杜鹃啼。真个也、唤得人归。归来休恨花开了,梁间燕子,且教知道,人也双飞。
青杏儿〔金〕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青杏儿〔元〕姬翼
〔二首〕
秋色满林红,霜风妒、物物皆空。荣枯顷刻如翻掌,纷华识破,疑根自断,跃出樊笼。
随处得从容,身轻快、具足神通。人间天上俱无累,乘风御气,飞腾自在,南北西东。
一气贯寥寥,冥混里、孰谓鹏蜩。千形万状随空化,乾坤运转,游尘野马,都在扶摇。
曳屣挈箪瓢,异玉食、肥马金镳。薰莸枭凤虽殊器,天钧一点,灵明不昧,各自逍遥。
青杏儿〔明〕刘基
独自倚阑干,西风起、玉宇清寒。夜深月转长河曲,疏萤度竹,啼?依草,凉露溥溥。
莫把素琴弹,冰弦上、商冷宫残。万牛不挽东流水,悠悠碧落,茫茫云海,叠叠忧端。
青杏儿〔宋〕赵长卿
最苦是离愁。行坐里、只在心头。待须作个巫山梦,孤衾展转,无眠到晓,和梦都休。
梦里也无由。谁敢望、真个绸缪。暂时不见浑闲事,只愁柳絮杨花,自来摆荡难留。
·词牌说明·
本词牌《青杏儿》,原名《摊破南乡子》,又名《闲闲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阕同,各六句,各三平韵。
青玉案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
△
·
△··
△·
·〔△〕·
平平仄。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
△··
△··
△·
·〔△〕·
平平仄。
△
特别提示:
上阕前二句为一组句,后四句为一组句。第二句或作“六字折腰”〔即上三下三〕句式,或作一个完整六言句,亦可分作两句〔仍适合下附变格①〕。
下阕前二句为一组句,后四句为一组句。
上下阕倒数第二句可用韵,亦可不用韵。
本调上下阕除第二句外,平仄格式均同。
可用变格:
①另有取此格上阕叠为两阕者,见史达祖、毛滂、张炎例词。
②另有取此格下阕叠为两阕者,见吴潜例词。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青玉案 〔宋〕辛弃疾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次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
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
阑珊处。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
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青玉案 〔宋〕李清照
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去。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流
连处。
相逢各自伤迟暮,独把新诗诵奇句。盐絮家风人所许,如今憔悴,但馀双泪,一似
黄梅雨。
青玉案〔宋〕史达祖
蕙花老尽离骚句,绿染遍、江头树。日午酒消听骤雨,青榆钱小,碧苔钱古,难买
东君住。
官河不碍遗鞭路,被芳草、将愁去。多定红楼帘影暮,兰镫初上,夜香初炷,犹自
听鹦鹉。
青玉案〔宋〕毛滂
芙蕖花上??雨,又冷落、池塘暮。何处风来摇碧户,卷帘凝望,淡烟疏柳,翡翠
穿花去。
玉京人去无由驻,忍独在、凭阑处。试问绿窗秋到否,可人今夜,新凉一枕,无计
相分付。
青玉案〔宋〕吴潜
人生南北如岐路,惆怅方回断肠句。四野碧云秋日暮,苇汀芦岸,落霞残照,时有
鸥来去。
一杯眇眇怀今古,万事悠悠付寒暑。青箬绿蓑便野处,有山堪采,有溪堪钓,归计
聊如许。
·词牌说明·
本词牌又名《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六句,各四〔或五〕仄韵,上去声通押。
汉张衡诗,“何以报之青玉案”,调名取此。韩?词有“苏公堤上西湖路”,故又得名《西湖路》。
千秋岁
〔千秋节〕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
△
·
△·
·
△
·
·
平仄仄平平仄。
·
△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
△·
△
·
△·
·
△
·
仄平仄仄平平仄。
··
△
特别提示:
上阕两个三字句多用对仗。
上、下阕首句亦有不用韵者。上、下阕第三句、第七句,均可不用韵,但亦有凭兴趣用韵者。
另有七十二字格,乃将上阕第三句、第四句合为一句,并于前加一“仄”,其余格式基本不变,见欧阳修例词。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千秋岁〔宋〕秦观
柳边沙外,城郭轻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
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鸳鸯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
落红万点愁如海。
注:“郭”“鸯”古读仄声。
千秋岁〔宋〕周紫芝
小春时候,晴日吴山秀。霜尚浅,梅先透。波翻?嶝?,雾满芙蓉绣。持寿酒,仙
娥特地回双袖。
试问春多少,思入芝兰厚。松不老,山长久。星占南极远,家是椒房旧。君一笑,
金銮看取人归后。
千秋岁〔宋〕石孝友
金风玉宇,庭院新经雨。香有露,清无暑。溪光摇几席,岚翠横尊俎。烘笑语,佳
时聊复乡人聚。
门外荷花浦,秋到花无数。红脍鲤,青浮醑。何妨文字饮,更得江山助。从此去,
蒲轮入佐中兴主。
千秋岁〔宋〕 叶梦得
雨声萧瑟,初到桐梧响。人不寐,秋襟爽。低檐灯黯淡,画幕风来往。谁共赏,依
稀记得船篷上。
拍岸浮轻浪,水阔菰蒲长。向别浦,收横网。绿蓑冲暝色,艇子摇双桨。君莫忘,
此情犹是当时唱。
千秋岁〔宋〕晁补之
玉京仙侣,同受琅函结。风雨隔,尘埃绝。霞觞翻手破,阆匹花前别。鹏翼敛,人
间泛梗无由歇。
岂册山中酒,还共溪边月。愁闷火,时间灭。何妨心似水,莫遣头如雪。春近也,
江南雁识归时节。
千秋岁〔明〕刘基
淡烟平楚,又送王孙去。花有泪,莺无语。芭蕉心一寸,杨柳丝千缕。今夜雨,定
应化作相思树。
忆昔欢游处,触目成前古。良宵会,知何许?百杯桑落酒,三叠阳关句。情未了,
月明潮上迷津渚。
千秋岁〔宋〕欧阳修
数声??,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
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丝弦拨,怨极纺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
东窗未白残灯灭。
·词牌说明·
词牌《千秋岁》又名《千秋节》,双调,七十一字。上下阕各八句,各五仄韵。
相关资料:《宋史·乐志》歇指调。金词注“中吕调”。一名《千秋节》。
秋色横空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
△
·
△
·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
··△
·
△
·
△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自元代始见。《钦定词谱》注:“此调只有此词〔指白朴“咏梅”一首〕,无别首可校。”其实不然。
上阕前三句为一组句,首句虽用韵,并非独立为句。第二句首字领格,引领后面两个四言句。第四、第五句为一组句。第六、第七、第八句为一组句。第八句为“上三下五”句式,此句或作首字领格,引领一个七言句。第九、第十句为一组句,此两句或并作一句,成“上六下四”句式,即“○○○○○○、○○○○”句式。
下阕前三句为一组句,首句虽用韵,并非独立为句。第四、第五句为一组句。第六、第七、第八句为一组句。第八句为“上三下五”句式,此句或作首字领格,引领一个七言句。第九、第十句为一组句。第九句首字领格,引领后面两个四言句。
元好问例词格式中,下阕第五句向前一句借一字,而整体格局不变。此乃前人填词偶尔的随机性,不必视为另格。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秋色横空〔元〕白朴
咏梅。顺天张侯毛氏以太母命题索
摇落秋冬,爱南枝迥绝,暖气潜通。含章睡起宫妆褪,新妆淡淡丰容。冰蕤痕,蜡
蒂融,便自有、?然林下风。肯羡蜂喧蝶闹,艳紫妖红。
何处对花兴浓,向藏春池馆,透月帘栊。 一枝郑重天涯信,肠断驿使相逢。 关山
路,几万重,记昨夜、筠筒和泪封。料马首幽香,先到梦中。
秋色横空〔元〕白朴
儿女情多,甚千秋万古,不易消磨。拔山力尽英雄困,垓下尚拥兵戈。含红泪,颦
翠峨,拌血污、游魂逐太阿。草也风流犹弄,舞态婆娑。
当时夜间楚歌。叹乌骓不逝,恨满山河。 匆匆玉帐人东去,耿耿素志无他。 黄陵
庙,湘水波,记染竹成斑泣舜娥。又岂止虞兮,无可奈何。
秋色横空〔元〕元好问
松液香凝。澹幽姿一洗,若下宜城。甘腴小苦中山赋,千古齿颊春生。灯花喜,馇
面清,爱竹港、冰泉落枕声。恰值刘纲夫妇,此日丹成。
云峰翠殿画屏。更晴楼水阁,树拥烟横。 留连光景中年,要歌管淘写襟灵。 人间
世,身外名,笑朝马晨钟梦易惊。且留看神仙,白昼地行。
注:“要歌管淘写襟灵”──要,此同“邀”。
〔下阕第五句格式向前借了一字。其余格式不变。〕
·词牌说明·
词牌《秋色横空》双调,一百零一字。上下阕各十句,各六平韵。
倾杯乐〔倾杯〕
一百零四字格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领〕仄平平仄。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领〕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领〕
·
△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有多种字数格式,推荐一百零四字格,以柳永例词为参照格式。双调,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四仄韵。
上阕前两句对仗,第四、第五句对仗。第六句、第八句首字领格。尾句为“上三下六”句式。
下阕第四句、第六句首字领格。下阕第七句、第八句对仗。尾句为“上三下四”句式。
附:一百零七字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
△·
··
·
△
·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特别提示:
本格双调一百零七字,前段十三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以张先例词为参考。此词亦名《倾杯》,句、韵与柳词不同。张先集中凡二首。
上阕第四、五句,第六、七句对仗。下阕第三、四句对仗。
附:一百一十六字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
·
△
·△
△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
△·
△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特别提示:
本格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九句,四仄韵。
上阕前两句依然对仗。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倾杯 〔宋〕柳永
楼锁轻烟,水横斜照,遥山半隐愁碧。片帆岸远,行客路杳,簇一天寒色。楚梅映
雪数枝艳,报青春消息。年华梦促,音信断、声远飞鸿南北。
算伊别来无绪,翠消红减,双带长抛掷。但泪眼沈迷,看朱成碧,惹闲愁堆积。雨
意云心,酒情花态,辜负高阳客。恨难极,和梦也、多时间隔。
倾杯 〔宋〕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
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似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
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附:一百零七字例词
倾杯 〔宋〕张先
〔吴兴·般涉调〕
横塘水静,花窥影,孤城转。浮玉无尘,五亭争景;画桥对起,垂虹不断。爱溪上
琼楼,凭雕阑、久□飞云远。人在虚空,月生溟海,寒渔夜泛,游鳞可辨。
正是草长滔老,江南地暖,汀洲日晚。更茶山、已过清明,风雨暴千岩、啼鸟怨。
芳菲故苑,深红尽、绿叶阴浓,青子枝头满。史君莫放寻春缓。
倾杯 〔宋〕张先
〔青澜堂席上有感·般涉调〕
飞去过尽,明河浅,天无畔。草色栖萤,霜华侵暑;轻雉弄袂,澄澜拍岸。宴玉麈
谭宾,倚琼枝、秀挹雕觞满。午夜中秋,十分圆月,香槽拨凤,朱弦轧雁。
正是欲醒还醉,临空怅远,壶更叠换。对东西、数里回塘,恨零落芙蓉、春不管。
笼镫待散,谁知道、座有离人,目断双歌伴。烟江艇子归来晚。
附:一百一十六字格例词
倾杯乐 〔宋〕柳永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楼迥、凉生襟袖。
追往事、一晌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
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
·词牌说明·
本词牌《倾杯乐》又名《倾杯》《倾杯序》《古倾杯》,推荐一百零四字格,双调,上阕十句,四仄韵;下阕十一句,四仄韵。具体要求见特别提示。
相关资料:《倾杯乐》唐教坊曲名。《乐府杂录》云:《倾杯乐》,宣宗喜吹芦管,自制此曲。见《宋史·乐志》者,二十七宫调。柳永《乐章集》注:宫调七。一名《古倾杯》,亦名《倾杯》。根据钦定词谱注,唐教坊曲《倾杯乐》调名本于《倾杯令》。
绮罗香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
△·
·
△··
·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
·
·
△
···
··
△
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
·
·
··△
·
△····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
△····
△
特别提示:
本词格为宋代史达祖创制,仄韵。
上阕第一、第二句要求对仗。第六、第七、第八句均为“上三下四”句式,且“上三”首字领格。
下阕第六、第七、第八句均为“上三下四”句式,且“上三”首字领格。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绮罗香 〔宋〕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
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他、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
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浪处。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绮罗香 〔宋〕张炎
万里飞霜,千山落水,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
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
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漫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
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绮罗香 〔宋〕王沂孙
屋角疏星,庭阴暗水,犹记藏鸦新树。试折梨花,行人小阑深处。听粉片、簌簌飘
阶,有人在、夜窗无语。料如今,门掩孤灯,画屏尘满断肠句。
佳期浑似如水,还见梧桐几叶,轻敲朱户。一片秋声,应作两边愁绪。江路远、归
雁无凭,写绣笺、倩谁将去。谩无聊,犹掩芳樽,醉听深夜雨。
绮罗香 〔宋〕张辑
欲雨凉生,初弦月在,画戟香中清啸。旋种芙蕖,深夏木兰芳沼。银汉入、天镜搀
秋,福星度、雪阑争照。又谁写、万幅莼波,一江佳思到鱼鸟。
吴儿眉语笑里,要见圜扉绿遍,平畴青绕。羽扇纶巾,萧洒玉貌长好。问千年、庆
会风云,正此日、静春花草。更弦管、非雾非烟,鹤声帘幕晓。
绮罗香 〔宋〕张磐
浦月窥檐,松泉漱枕,屏里吴山何处。暗粉疏红,依旧为谁匀注。都负了、燕约莺
期,更闲却、柳烟花雨。纵十分、春到邮亭,赋怀应是断肠句。
青青原上荠麦,还被东风无赖,翻成离绪。望极天西,惟有陇云江树。斜照带、一
缕新愁,尽分付、暮潮归去。步闲阶、待卜心期,落花空细数。
·词牌说明·
词牌《绮罗香》双调一百零四字。上下阕各九句四仄韵。
相关资料:调始《梅溪词》〔编者注:《梅溪词》即史达祖词集〕。
青门饮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
△
·
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
△·
··
△
······
·△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
△
·
△·
·
·
△·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以107字格为正格。
上阕前二句对仗,可用韵,亦可不用,不用韵时可标作分句。第九句为“上三下四”句式。
下阕第一句,可用韵,亦可不用。第二句首字领格。第四句、第五句对仗。第八句为“上三下四”句式。亦常见尾三句重新组合为两个六字句,原格式不变,见张纲、时彦例词。
注:曹组例词仅把后三句略去两字后并为两句,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故而成105字格,余则不变。末尾本当两个六字句,或疑曹组例词末尾两句中佚缺两字。故仿填本调时,当以107字格为正格。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青门饮 〔宋〕秦观
风起云间,雁横天末;严城画角,梅花三奏。 塞草西风,冻云笼月, 窗外晓寒轻
透。人去香犹在,孤衾拥、长闲余绣。恨与宵长,一夜熏炉,添尽香兽。
前事空劳回首,虽梦断春归,相思依旧。湘瑟声沈,庾梅信断,谁念画眉人瘦。一
句难忘处,怎忍辜、耳边轻咒。任人攀折,可怜又学,章台杨柳。
青门饮 〔宋〕张纲
京师送王敏求归乡
疏柳飘零,暮鸦寒集; 都门送客,斜阳影里。 野色沉沉,翠微隐隐,遥指故乡云
外。聚久交情厚,对西风、争忍分袂。饮散宾朋,画船去也,平芜千里。
因记小轩无寐,观夜月凭阑,共论深契。绛帐清闲,杏坛优暇,当念宴游同醉。南
北烟波远,愿无忘、音书频寄。未知名宦拘人,异日相逢何地。
注张纲例词将本调尾三句重新组合为两个六字句,原格式不变。
青门饮 〔宋〕曹组
山静烟沈,岸空潮去。 晴天万里,飞鸿南渡。 冉冉黄花,翠翘金钿,还是倚风凝
露。岁岁青门饮,尽龙山、高阳俦侣。旧赏成空,回首旧游,人在何处。
此际谁怜萍泛,空自感光阴,暗伤羁旅。醉里悲歌,夜深惊梦,无奈觉来情绪。孤
馆昏还晓,厌时闻、南楼钟鼓。泪眼临风,肠断望中归路。
注“岸空潮去”句,在《乐府雅词》中为“岸空潮落”。曹组例词末二句当为两个六字句,或疑佚缺二字。
·词牌说明·
词牌《青门引》双调,一百零七字。前段十二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或十句〕,五仄韵。参照曹组例词,为双调,一百零五字。前段十二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
相关资料:调见《淮海词》。黄裳词亦名《青门引》,然与《青门引令》词不同。
沁园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
··
△·
·△
··
··
··
·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
·
·△
·
··
·
△
特别提示:
上阕第二、三句对仗,也可前三句三对仗。上阕第四句首字领格,引领后面的两组四字句 多为对仗,即前两组四字句与后两组四字句对仗。如:“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锦,朝露溥溥。〔苏轼〕”“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刘克庄〕”“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要求。上阕第八、第九句对仗,但也有不对仗者,见 刘过、刘克庄词。 上阕尾数第二句首字领格,“上一下四”句式。
下阕第二句首字领格,引领一个七言句;此句也可作“上三下五”句式,或“上五下三”句式。第三句首字领格,引领后面 的两组四字句多为对仗,即前两组四字句与后两组四字句对仗。如:“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刘克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规则,这与个人的词句处理能力及题材内容有关。 下阕尾数第二句首字领格,即“上一下四”句式。
上下阕后十句格式句法均相同。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沁园春 〔宋〕刘克庄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代北,剑客奇材。
饮酣鼻息如雷。谁信被、晨鸡催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
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回顾,慷慨生哀!
沁园春〔现代〕毛泽东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 〔宋〕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锦,朝露溥溥。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
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沁园春 〔宋〕陆游
有感
孤鹤归来,再过辽天,换尽旧人。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交亲散落如云,又岂料、而今余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
贫。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词牌说明·
本词牌有多种变格,以双调一百十四字为正格,前阕四平韵,后阕五平韵,四个五字句,均首字领格,即“上一下四”句式。前阕三句以后十句与后阕两句以后十句,格式句法均相同。本调多处对仗,见格式下面特殊提示。张辑词结句有“号我东仙”句,本调故又得名《东仙》。秦观有本调减字词,名《洞庭春色》,不予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