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Y)
忆江南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
特别提示:
本词牌单调,亦可作双调复咏,如欧阳修、苏轼例词。
第三、四句要求对仗。双调中,可以有一阕不对仗。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曾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过,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苑,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望江南 〔宋〕苏轼
暮春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词牌说明·
《忆江南》词牌又名《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梅》《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见特别提示。
宋王灼《碧鸡漫志》:“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吕宫,字句皆同,止是今曲两段,盖近世曲子无单遍者。”按唐段安节《东府杂录》:“此词乃李德裕为谢伙娘作,故名《谢秋娘》。因白居易词更今名,又名《江南好》。又因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名《望江南》。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句,名《梦江南》,又名《梦江口》。李煜词名《望江梅》。此皆唐词单调,至宋词始为双调。王安中词有“安阳好,曲水似山阴”句,名《安阳好》。张滋词有“飞梦去,闲到玉京游”,名《梦仙游》。蔡真人词有“铿铁板,闲引步虚声”句,名《步虚声》。宋自逊词名《壶山好》。丘长春词名《望蓬莱》。《太平乐府》名《归塞北》,注“大石调”。
忆王孙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
△·
·△
特别提示:
本词牌单调,句句用韵。
第一、二句为组合句,第三句为单句,第三、四句为组合句。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忆王孙〔四首〕 〔宋〕李重元
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夏词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秋词
飕飕风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独倚楼。十二珠帘不上钩。黯凝眸,一点渔灯古渡头。
冬词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注:本词第一首另有称秦观作。但《宋词鉴赏辞典》并上海古籍出版社徐培均校点《淮海居士长短句》中无此词。词收入李重元集。李重元,传世词作仅《忆王孙》四首。〕
忆王孙 〔宋〕姜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词牌说明·
《忆王孙》词牌,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相关资料:本词牌单调三十一字者据说创自秦观〔或李重元?〕,宋元人照此填。《太平乐府》注“黄钟宫”,《太和正音谱》注“仙吕宫”。《梅苑》词名《独脚令》,谢克家词名《忆君王》,吕渭老词名《豆叶黄》。陆游词有“画得蛾眉胜旧时”句,名《画蛾眉》。张辑词有“九曲阑干万里心”句,名《阑干万里心》。
谒金门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
△
特别提示:
句句用韵,一韵到底。后阕仄韵应注意声调搭配。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谒金门 〔唐五代〕冯延巳
春闺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芳径里,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谒金门 〔宋〕翁元龙
莺树暖,弱絮欲成芳茧。流水惜花流不远,小桥红欲满。
原上草迷离苑,金勒晚风嘶断。等得日长春又短,愁深山翠浅。
谒金门 〔南宋〕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谒金门 〔南宋〕朱淑真
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谒金门 〔宋〕王安石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
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醉後几行书字小,泪痕都?了。
注:王安石的这一首词下阙首句有添字。
·词牌说明·
《谒金门》词牌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四句,四仄韵。
相关资料:唐教坊曲名。元高拭词注“商调”。宋杨?《古今词话》因韦庄词起名,名《空相忆》。张辑词有“无风花自落”句,名《花自落》;又有“楼外垂杨如此碧”句,名《垂杨碧》。李清臣词有“杨花落”句,名《杨花落》。李石名《出塞》。韩?词有“东风吹酒面”句,名《东风吹酒面》;又有“不怕醉,记取吟边滋味”句,名《不怕醉》;又有“人已醉,溪北溪南春意,击鼓吹箫花落未”句,名《醉花春》;又有“春尚早,春入湖山渐好”句,名《春早湖山》。
忆秦娥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特别提示:
上、下阕第三句叠前句后三字。上下阕后三句平仄格式同。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秦娥 〔南宋〕石孝友
秦楼月,秦娥本是秦宫客。秦宫客,梦云风韵,借机标格。
相从无计不如休,如今去也空相忆。空相忆,尊前欢笑,梦中寻觅。
忆秦娥 〔宋〕秦观
驴背吟诗清到骨,人间别是闲勋业。云台烟阁久销沉,千载人图灞桥雪。
灞桥雪,茫茫万迳人踪灭。人踪灭,此时方见,乾坤空阔。
骑驴老子真奇绝,肩山吟耸清寒冽。清寒冽,祗缘不禁,梅花撩拔。
·词牌说明·
《忆秦娥》又名《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相关资料:元高拭词注“商调”。按此词?自李白,自唐迄元,体各不一,要其源皆从李词出也。因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更名《秦梅月》。苏轼词有“清光偏照双荷叶”句,名《双荷叶》。无名氏词有“水天摇荡蓬莱阁”句,名《蓬莱阁》。至贺铸始易仄韵为平韵。张辑词有“碧云暮合”句,名《碧云深》。宋媛孙道绚词有“花深深”句,名《花深深》。
一落索〔一络索〕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
△·
△··
··
·△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
△·
△··
··
·△
特别提示:
本词牌以四十六字为准。另有不同字数格式,不予例举。
上下阕平仄格式同。后一句为豆分句,即三三句式。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一落索 〔宋〕王安中
欲访瑶台蓬岛,烟云缥缈。清游却到凤皇池,听檀板、新声妙。
天上除书催早,人瞻元老。东风烟柳罩河堤,更何处、深春好。
一落索 〔宋〕朱敦儒
惯被好花留住,蝶飞莺语。少年场上醉乡中,容易放、春归去。
今日江南春暮,朱颜何处。莫将愁绪比飞花,花有数、愁无数。
一落索 〔宋〕朱敦儒
一夜雨声连晓,青灯相照。旧时情绪此时心,花不见、人空老。
可惜春光闲了,阴多晴少。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
注:“惜”此处读 xǐ(音喜)
一落索 〔宋〕舒 ?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悄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词牌说明·
《一落索》词牌双调,四十六字(另有多种字数不同变格,不予例举),两阕平仄格式,各三仄韵。
相关资料:欧阳修词名《洛阳春》,张先词名《玉连环》,辛弃疾词名《一络索》。
虞美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
△
特别提示:
本调格式以南唐李煜词为准。
上下阕平仄格式同。每阕前两句为两仄韵,后两句换两平韵。注意,每个组合句均不同韵。
尾句为标准的九字句,除非原词使用了明显分句节奏句法,否则,不应刻意划分豆分句。
值得推荐的五十八字变格:另有于尾句加一字,并重组为“前七,后三”句式,使原格后面两句变为两个七言句带一个三字句,而前三句格式不变,如冯延巳例词等。见附。
附:添字变格,五十八字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
△·
△··
△··
△
特别提示:
上下阕平仄格式同。每阕前两句为两仄韵,后三句换三平韵。注意,每个组合句均不同韵。
五十八字格,又被清代陈维崧标作《花间虞美人》。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表示韵脚。
例词参考: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南唐〕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虞美人 〔南唐〕冯延巳
春山拂拂横秋水,掩映摇踵对。只知长坐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绿霞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添字五十八字变格例词〕
虞美人 〔唐〕冯延巳
碧波帘幕垂朱户,帘下莺莺语。薄罗依旧泣青春,野花芳草逐年新,事难论。
凤笙何处高楼月,幽怨凭谁说?须臾残照上梧桐,一时弹泪与东风,恨重重。
虞美人 〔唐〕冯延巳
画堂新霁情萧索,深夜垂珠箔。洞房人睡月婵娟,梧桐双影上朱轩,立阶前。
高楼何处连宵宴,塞管吹幽怨。一声已断别离心,旧欢抛弃杳难寻,恨沉沉。
虞美人 〔宋〕晁补之
原桑飞尽霜空杳,霜夜愁难晓。油灯野店怯黄昏,穷途不减酒杯深,故人心。
羊山故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一般别语重千金,明年过我小园林,话如今。
虞美人 〔明〕沈自炳
春景
竹篱阵阵飞花雨,栖燕衔香语。孤云细草小溪晴,攀梅拾豆打流莺,短桥横。
杨花一似郎情薄,相见还飘泊。空余三月断肠春,万重山外楚江滨,有行人。
花间虞美人〔清〕陈维崧
为广陵何茹庵题像
角弓硬箭黄金?,须上凌烟画。不然脱帽五湖天,藕丝篁粉伴茶烟,亦前缘。
雄心毕竟轻余子,知我佳人耳。双挪裙带绕花行,凉轩水槛十分清,说平生。
·词牌说明·
《虞美人》词牌又名《虞美人令》《一江春水》,双调五十六字,上下阕平仄格式同,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每两组合句不同韵。
另一添字变格五十八字,上下阕同,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平仄换韵。每两组合句不同韵。
相关资料:唐教坊曲名。《碧鸡漫志》云:“《虞美人》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品宫,近世又转入黄钟宫。”元高拭词注“南吕调”。《乐府雅词》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词有“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句,名《玉壶冰》。张炎词赋柳儿,因名《忆柳曲》。王行词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名《一江春水》。
玉楼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
△
特别提示:
上下阕平仄格式同。本调相当于两首仄韵七绝。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玉楼春〔唐五代〕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声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玉楼春 〔宋〕辛弃疾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玉楼春 〔宋〕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玉楼春 〔宋〕欧阳修
别问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词牌说明·
《玉楼春》又名《木兰花》《春晓曲》,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花间集》顾?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又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句,取为调名。李煜词名《惜春容》。朱希真词名《西湖曲》。康与之词名《玉楼春令》。《高丽史·乐志》词名《归朝欢令》。《尊前集》注大石调,又双调,《乐章集》注大石调,又林钟商调,皆李煜词体也。《乐章集》又有仙吕调词,与各家平仄不同。
雨中花令
〔雨中花、送将归〕
五十六字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
·
△
·
△
五十二字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
△·
△
·
△
特别提示:
本词牌格式颇多,于此推荐五十二字、五十六字两种格式。
五十六字格:上下阕平仄格式同。上下阕第二句为“上三下四”句式,第三句首字领格。
五十二字格:上下阕平仄格式同。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五十六字格〕
雨中花〔宋〕王观
百尺清泉声陆续。映潇洒、碧梧翠竹。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
试展鲛绡看画轴。见一片、潇湘凝绿。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阑干曲。
雨中花〔明〕刘基
月入疏松光的?,淡烟琐、江城夜寂。问何处无愁,人间今古,莫作他乡客。
月里青鸾空有翼,杳不见、?娥消息。但北斗纵横,银河清浅,重露成涓滴。
〔五十二字格〕
雨中花〔宋〕赵长卿
泪眼江头看锦树,别离又还秋暮。细水浮浮,轻风冉冉,稳送扁舟去。
归去江山应得助,新诗定须多赋。有雁南来,槐溪千万,寄我惊人句。
·词牌说明·
词牌《雨中花令》,又名《雨中花》《送将归》。五十六字格,双调,上下阕平仄格式同,各五句,各三仄韵。五十二字格,双调,上下阕 平仄格式同各五句,各三仄韵。
相关资料:王观词名《送将归》。按《雨中花》调与《夜行船》调最易相混,宋人集中每多误刻,今照《花草粹编》所编,以两结句五定者为《雨中花》,两结句六字七字者为《夜行船》。
一斛珠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
特别提示:
本词牌以李煜“晓妆初过”词为主格。另有一格,不过是将下阕第一、二句平仄换为同一格式,其余基本与本格无异。
另一格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特别提示:
本格不过是将前一格下阕第一、二句换为同一平仄格式,其余基本无异。见张先例词词。
本格式周邦彦例词将第二句分为上三下四句式,属于随机衍变,不必视为领格。
注“·”表示在兼顾音律和谐前提下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一斛珠 〔宋〕张先
山围画障,风溪弄月清溶漾,玉楼苕馆人相望。下若?醅,竞欲金钗当。
使君劝醉青蛾唱,分明仙曲云中响,南园百卉千家赏。和气兼来,不独花枝上。
一斛珠 〔宋〕周邦彦
茸金细弱,秋风嫩、桂花初著。蕊珠宫里人难学,花染娇荑,羞映翠云幄。
清香不与兰荪约,一枝云鬓巧梳掠。夜深轻撼蔷薇索,香满衣襟,有在凤凰阁。
一斛珠 〔唐五代〕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燕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词牌说明·
本词牌《一斛珠》又名《醉落魄》《怨春风》《章台月》,双调五十七字,上下阕各五句,各四仄韵。
相关资料:一斛珠,南唐李煜词有此调,载《尊前集》。据旧题曹邺小说《梅妃传》,谓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妃不受,以诗谢,有“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之句。玄宗览诗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名《一斛珠》,曲名始此。又有宋大曲《一斛夜明珠》,见《宋史·乐志》。
《宋史·乐志》名《一斛夜明珠》,属中吕调。《尊前集》注“商调”。金词注“仙吕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仙吕引子。晏几道词名《醉落魄》。张先词名《怨春风》。黄庭坚词名《醉落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