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难易说
导读:由此观之,官好做,也难做;做贪官易,做好官难;做无能之官易,做有为之官难;做知难而退的官易,做激流永进的官难;做万人唾弃的官易,做万民拥戴的官难。
在封建时代,士人立身于官场,除非偶尔遇到一位励精图治的开明君主,否则,民生、吏治、教化搞得好不好都无所谓,头等要紧的事是取得上司的信任。而要得到信任,最关键的是要对上司绝对服从,“奉之如承大祭,事之如同父兄”,再辅之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手段。如此一来,上司就会将下官援为心腹,用信不疑。“朝中有人好做官”嘛,有了这一层,无所作为就会被誉为“无为而治”;胡作非为,甚至也会被赞为身手不凡。这样,下官自然就会久握权柄,长保富贵,官运亨通了。比起认真地摄职治事,这当然是条轻便得多的捷径,不仅付出的少,而且也没有任何风险。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言下之意,治国理民,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倘若果真如此,人类困窘苦难的历史,就不会长于繁荣幸福的历史。其实,老子说得轻巧,就是让他随心所欲地去做,也未必真能举重若轻。世事纷繁,千头万绪,本来轻重需要统筹兼顾,急缓先后需要审势达变,何况在干事的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重重阻力。因此,大至治理好一国一地,小到掌好一职,成就一事,无不需要一定的学识、才能、意志、勤劳和忍辱负重的精神,谈何容易!君不见大禹治水,三过家门都难得一入;诸葛孔明治蜀,鞠躬尽瘁,履薄临深一辈子,结果还抱憾而没;包龙图秉公执法,受到皇亲国戚的万般刁难;王安石变法图强,遭到保守势力的重重阻挠和打击,最终官丢法废……
由此观之,官好做,也难做;做贪官易,做好官难;做无能之官易,做有为之官难;做知难而退的官易,做激流永进的官难;做万人唾弃的官易,做万民拥戴的官难。尽管做个利国利民、有所作为的官不易,但古往今来,朝朝代代总有清官好官。时至今天,人民当家作主,公仆之好坏,心中有杆秤,但愿为官者都能心系百姓福祉安危,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清廉从政,清白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