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儒林巷

儒林巷

2013-10-24 13:48 作者:戴璞 阅读量:26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儒林巷非儒生而被命名的,吉州故称庐陵,是人们以读音称巷名,才将庐陵巷唤作儒林巷,所以“芦陵”的牌名也挂于此巷中。但是,我行走在这条深巷中所受到的静,有儒生喜择清静的同感。

过儒林巷如入时空穿梭。白巾汉、长衫生在木板门吱呀吱呀声中,已跨过门槛,信步于巷间。春雨中,油纸伞下掩面羞过的妇人,常让释卷的儒生在礼与情之间徘徊,否则情歌何其多、情话何其长?狭长的巷,静曲的道,从木板门内透出的朗朗读书声,会不会被尖刺的脚步惊碎?否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所受的劫难与此起彼伏的夏蝉声一样何其多?渐黄的秋叶在?雨中作薄雪翻飞,太安静了!让儒生们咏出雨打芭蕉的叹息从宋词走到明清,引领人生的脚步如涓涓细流,一刻不停。不论本地的还是借宿儒生,他们的身影不再受时空约束,在这条深巷中进进出出,否则,愁夜何其长?儒林巷之名从何而来呢?

其实,儒林巷非儒生而被命名的,吉州故称庐陵,是人们以读音称巷名,才将庐陵巷唤作儒林巷,所以“芦陵”的牌名也挂于此巷中。但是,我行走在这条深巷中所受到的静,有儒生喜择清静的同感。除了早晨睡意未绝的上班男女发出的匆匆闹喧后,巷子里静悄悄。即使辗转或拾级而下时,左右居民楼内传出的电视及音响,也不及脚步声重长。你无意中闯入巷内的话,一定不敢重踏步伐,害怕惊着沐浴太阳的老人,只要耐性走出巷子,尽管大踏脚步,兴奋之余可高声歌唱,因为大街上车流如龙、行人如织的响声足以遮下你五音不全的羞愧。

儒林巷藏于闹市,背临后河,是大隐于市者的理想居所。今天,我每穿行于这条深巷,仍能感觉得几百千年历史的阴影中,时常会走出一两名白巾汉、长衫生紧随于我的脚跟后面的错觉。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儒林巷》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