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也谈愚公

也谈愚公

2013-10-22 13:13 作者:小胖墩墩 阅读量:35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愚公的坚持、执着,以及不畏惧艰险困难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世人来学习。可是,在肯定他的精神的同时,对于他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我却觉得不能苟同。

去亲戚家串门的时候,电视里正在播一部讲述愚公移山的电视剧。亲戚家的小孩很可爱地发出疑问:为什么愚公要挖山,要把山铲平?挖个隧道不就好了?……

小屁孩的问题引得众人发出笑声。

其实这样的疑问我也有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在语文课本里已经读到了。那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愚公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真的是这样吗?

愚公的坚持、执着,以及不畏惧艰险困难的精神,的确值得我们世人来学习。可是,在肯定他的精神的同时,对于他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我却觉得不能苟同。有的人说,愚公应该举家搬迁,而不是挖山破坏环境。也有的人,像那个小孩一样,认为愚公应该挖隧道挖山洞,这样比挖山更便捷更有效。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可是愚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愚公只是作者的一个设定的角色,一开始就被定性为“愚”。不是愚公真的是“愚蠢”,而是为了使读者“受其愚”。

愚公为什么不搬家?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告诉我们,人要守本分,要安土重迁,要落叶归根。所以,愚公应该固守家园。愚公为什么不挖隧道?工具落后、技术差、可能会有塌方危险……这是客观原因,这也只是一种方法而已。愚公为什么非得移山?没有移山,就不能感动上天,天帝就不会派天神将王屋太行搬走,中国传统神灵的唯心主义思想就无从体现。没有移山,愚公就不会发出世世代代移山的豪言壮语,就不能宣扬中国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以及世俗的家庭伦理。

愚公移山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已经埋下了很多设定。到底是愚公,还是“愚民”?

固然还是有一种精神的东西在,与其注重故事的外壳,倒不如铭记实质和精髓。无论做什么事情,还是以人为本比较实际。寓言终归是寓言,夹杂太多的思想观念,就变得没有信服力了。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也谈愚公》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