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等待
导读:等待是一种信念。人生之途常充满未知数,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等不下去。那些自杀者、颓唐者、堕落者都是因没有信念所致。
人的一生是等待与前行的一生。在等待中前行,在前行中等待。等待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如果中断了这种等待,那就是生命的结束。
自呱呱坠地,等待便开始了。等待着爬、坐、走、跑,等待着上学、工作、结婚、生子。而自结婚之后,便开始了父辈们一样的等待,一切又从头开始了。处于等待状态的不止是人类,在自然界也是一种常态。比如小麦在瑞雪覆盖及寒风中等待着来年的发芽;百花等待着春风中的开放;河流在坚冰下等待着融化后的畅流;树立在萧瑟中等待着来年的新妆;蝉蛙在深土中等待着天暖时的鸣唱。正是在这不断的等待中,才显得生命、生活如此多姿多态,如此美丽诱人。
对于人及一切的物讲,放弃等待就等于放弃生命和存在。虽然等待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仍有不少人不懂等待的意义和必然。有些人总希望把自己的人生路程缩短,把等待的时间缩短。如有得当了干部之后,嫌等的时间太长,于是便用钱买官;有的人在富了之后,还嫌富的太慢,于是便开始弄奸使假,巧取豪夺;小人物们为了也象那些暴富者们一样,来个一夜富翁,于是便走上打家劫舍的贼路;靓女们为了成为富婆,于是便卖身投靠于贪官、富人;好名者为了得到学位,于是便花钱买来“研究生”、“博士”学位等不一而足。而这一切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须知,在这复杂多变的世界上,等待也绝非易事。
等待是一种信念。人生之途常充满未知数,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挫折。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等不下去。那些自杀者、颓唐者、堕落者都是因没有信念所致。姜太公之所以能等待八十多年,最后辅佐姬发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邓小平之所以在三起三落之后,仍能等待,就是因为他有着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和对自己的坚定信念,所以才能坚持下来,最终以自己的远见卓识,把中国引上了特色社会主义之路。一个人如果没了信念,在困难的时候,是一天也等不下去的,而不愿等待就是对生命价值的否定。那些肯等待的人,总相信现在比过去好,将来比今天好,只要自己仍然前行,眼前的一切都会改变,朝着好的方面转化,正因为有了一种对未来的信念,才使得一些人尽管是爬行吧,也是在前行中等待着。
等待是一种勇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穷、病、苦、累、灾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命运捉弄人时,能做到不放弃、不停止、不彷徨、不自馁,是需要勇气的。看一下那些伟人吧,那个不是愈难愈勇、愈难志愈坚、行愈果。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就说过“大难兴邦”的话。在多灾多难的旧中国,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面对三座大山敢于揭秆而起,敢于爬雪山过草地,就是因为在信念支撑下的勇气。正是这勇气才战胜了常人无法战胜的困难,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等待是一种智慧。如果邓小平不能做到“人在矮檐下,焉敢不低头”,不能做到“识时务”,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有不少人能在困难之时,做到以屈求伸,以退为进。即使在被人轻视、被人践踏之时也能做逆来顺受,甘为人下,就是一种大智慧了。张良和韩信的故事人皆共知,他们的忍让就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人是这样,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是这样。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小麦还在生长、百花还在开放、树木还在发芽,不就是一种自杀的愚蠢吗?因此,在一定情况之下,不要把等待与消极画等号,有时等待也是一种积累、一种蕴蓄、一种待发。南美洲有一种花叫普雅花,只有在等待了百年之后,才会开放出绚丽的花朵。人不也是这样吗?那些大器晚成的人,那些耐心等待而最后辉煌的人,都是一些智者。须知,等待也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前进,只有懂得等待的人,才会有未来的成功与辉煌。
等待是一种自然。人的一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不能迫不及待的。如果我们让一个孩子几年就长成大人,让小麦在冬天生长、让百花在冬天开放,不是愚蠢的吗?在现实中人们吃到的速生菜、速生肉、及一切缩短生长期的作物、食物,都失去了其原来的美味,就是因为违背了自然规律。一切人为的“快”,无疑是揠苗助长式的愚蠢。因此,在人生的长河之中,我们不妨慢游、慢行,在等待中领略生命的真谛,实现生命的价值。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