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吃火锅

吃火锅

2013-10-24 17:23 作者:望云飘 阅读量:26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吃火锅我们直接在汽火上把水烧开,随人口味放上调料,把大块土豆、大块羊肉、芋头粉等不好熟的食物放进炒锅,狂煮一通,等众多的食物脱骨变相、各显其能地表现自己时,又把它们浩浩荡荡地迁徙到火锅里,边吃边添加青菜、豆腐、粉丝……。

吃火锅火锅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在上世纪90年代才走进平民百姓家。在年轻人的驱使下,我成了被动的赶潮人,而且在那潮头的沙滩上,流下了深浅不一的印迹,尤其是在家和单位吃火锅的印象最深。

女儿是赶潮人,她刚上班那年,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三用火锅,紫铜色的锅身晶莹发亮,中间有塔状的空心圆体烟囱,锅底可以装焦炭或木炭,下边是个小电机,还可以通电。

第一次享用时,女儿把吃火锅的菜料买来一堆,诸如大红袍、羊肉卷、鱼肉丸、豆制品、新鲜蔬菜等,并找了木材,在院里烧到半红,再放到火锅下边。一家人急不可耐地等了半天不见水开,我又把水倒进炒锅里,在煤气罩上烧开后再倒进火锅里,那水才姗姗来迟般闹腾起来。女儿见状,很有“见识”地拿起一整包大红袍撒了进去,顿时清凌凌的水撕破脸般的摇身一变,成了满锅浓浓的、咕嘟着泡泡的红油汤,待我们相仿斯文的样子,用筷子夹一些羊肉卷放进火锅里涮涮,再捞在小蝶里,沾些麻酱,迫不及待地进口时,热浪浪、滚烫烫、火辣辣的感觉,舌头不知放哪好。嚼一嚼,酥酥的麻辣即刻钻进了骨子里。咽下去,食管和胃包如起了泡一般的火烧火燎。喷嚏一个跟着一个爆出来,眼泪不听话地涌出来,待好不容易把胃撑圆时,一家人面面相视,都已是鼻涕一把泪一把,像刚从水中捞上来一般,而木炭的烟火也弥漫在空气中,屋里早已是乌烟瘴气了。

有了这次的教训,再吃火锅我们直接在汽火上把水烧开,随人口味放上调料,把大块土豆、大块羊肉、芋头粉等不好熟的食物放进炒锅,狂煮一通,等众多的食物脱骨变相、各显其能地表现自己时,又把它们浩浩荡荡地迁徙到火锅里,边吃边添加青菜、豆腐、粉丝……。看着火锅里食物此起彼伏的喧嚣着,汤泡在上蹿下跳的舞蹈着,夹一颗翠绿晶莹的香菜放进嘴,津津有味地砸吧着,这才找到吃火锅的感觉了。一家人围着火锅,各自挑选着自己喜欢吃的食物,饶有风趣地边吃边聊着,幸福温馨、其乐融融。

在单位吃火锅是刚进入新世纪。一所农村小学,三百多学生,二十几位教师。在严寒侵入校园的时候,方才在办公室和每个教室里各生一个烧煤球的铁炉子。

那是一个清冷的上午,第一节下课铃声一响,老师们纷纷跑回办公室,涌向不偏不倚放在屋正中的火炉,搓手跺脚,挤在一块烤火取暖。在大家乱哄哄的的侃大山之时,弄潮儿小李把食指伸向唇边,“吁——”了一声,神秘兮兮地道:“哎,咱们今天中午,都别回家,在学校吃大火锅吧?”一石激起千层浪。“好主意!去哪吃?”年轻人积极响应,上岁数的应声附和。“办公室!”“咦?亏你想得出!二十多人,办公室一个煤球炉,能挤得下吗?”“就算能挤在一起,吃什么呢?”大家不解,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小李笑笑说:“不用发愁,把教室里的炉子多抬几个,本村的老师都回家拿碗筷菜盆,要经得起火烧的不锈钢盆。咱开个菜单,找不上课的老师去买,怎么样?”“好主意!我家菜地的菠菜用塑料布盖着,好着呢,我去摘点。”家在本村的老范?a href='/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C0%CF%'>老人怠?ldquo;俺的油麦菜、香菜都挺好,也不用买。”老齐也跟着说。“我家有土豆、山药……”“……”大家一呼百应。铃声响了,有的上课去了,没课的老师分头准备。第三节课后,盆子拿来了五六个,带着露珠的青菜、滚圆的土豆、雪白的大包心白菜等堆了一堆。小范、小王、小李开了菜单,小冯、小何当采购,一会功夫,草鱼、羊肉卷、豆腐、芋头粉等及麻酱、调料,一应俱全。

第四节课铃声响了,学生从教室涌出来,排成队放学回家了,喧嚣的校园恢复了平静。同志们也迅速地布置“餐厅”,抬炉子的、择菜的、洗菜的,还有洗碗筷盆子的、烧炉子的,总之,大家眼瞧自转,忙得不耶乐呼。

一切准备就绪,五个炉子,五、六人一组,大家围着炉子自成体系。炉火汪汪的,火焰热烈的舔着盆底,几分钟工夫就热气腾腾,咕嘟嘟,“珍珠”冒出一串串。下料,放肉,豆制品,青菜,一样接着一样下锅,大家津津有味地你吃你的,我吃我的,还不时地串串门,我吃你的,你吃我的,说说笑笑,相互打趣,热闹非凡。一个小时过去了,盆里的宝贝所剩无几,只留下几种脱了相的、没了魂的菜,还在不停地跳啊、蹦啊……直到炉火筋疲力尽了,宝贝们已分不出你我了,还在火锅里“咕嘟、咕嘟”地挣扎着。

大家吃饱了喝足了,满面红光、精神焕发,挺着弯不下腰的肚子不肯离座位。还不够尽兴是吧?小范当即提议:每人出一个节目,说、唱、滚、爬都行,但必须能搞笑,能让大家开心。话音未落,年轻人的流行歌登场了,中年人的豫剧登场了;岁数大的笑话登场了。老李边舞边唱的《见了你们总觉得格外亲》、《纳鞋底》,老孙、老齐、老范等和着拍子唱的“《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老歌把老教师们拉回到激情似火的年代;门卫老赵脚踏拍子唱的《刘大哥讲话》,把“乐”推向了高潮。歌词唱错了,调子跑上天了,笑声、掌声只差没把房顶震塌了,吃火锅变成了联欢会。歌声从窗户飞了出去,引来了早到校的孩子们,大家望着窗玻璃上贴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儿,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方才回过神来:快到上课时间了,大火锅才在意犹未尽的欢乐中,落下了帷幕。

后来,与同时、朋友、家人,去古香古色的火锅店,看着霓虹灯闪烁,听着醉人的轻音乐,坐在考究的火锅桌前,小姐拿来菜单,自己动动嘴,各色美味佳肴就送到嘴边,省却了许多忙碌和麻烦。可每次吃火锅,都像过眼的云烟,有的只残存零星的记忆。而在家吃火锅的尴尬、温馨和在学校吃火锅的欢乐,每次想起,就像在昨天。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吃火锅》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