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春雪西郊游

春雪西郊游

2013-10-25 05:16 作者:今韵 阅读量:23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登上艾香山,眼界似乎宽了许多。白皑皑的积雪随着延伸的眼界向远处铺展,向西向南。透过树隙,可以看到无限的雪野中几个疏落的村庄的黑影,可以掺望那远处天空中的淡淡的浮云。

“我们到西郊玩玩去吧,昨天好大的雪呀——”妻在叫我。

我一边“哎”着,一边懒着,迟迟地不愿意穿衣服;心想,怪冷的,玩什么去呀!直到妻把衣服拿过来给我穿上,这才走出家门。

天空很蓝,仿佛一潭深水;午后的太阳仍然把自己的灿烂毫不吝惜地洒向银白的雪地,闪得人睁不开眼。过了阜财门,前行不远就到了落霞湖①上的沉碧亭②了,廊桥上的积雪厚厚的,足有一尺,雪地上只有疏疏落落的几行脚印,看来很少人有“冬吟白雪诗”的情致。脚踩在上边,软绵绵的,好像踏在厚厚的落叶上,有秋天游驿马山时走在山坳的感觉。刚要抬起脚来,雪便透过裤脚挤了进来,落进了鞋窠,凉凉的,很惬意的感觉。随着鞋底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我们跨过了沉碧亭,走到了廊桥的尽头。

“好玩吧?”

“好玩什么?”我硬是逆着妻子的话茬说,“怪冷的。”

“在室内呆的——你看,那个人还在干活哪!”

我不由随着妻的手指扭头南望,只见落霞湖的东南方有个人抱着扫帚在冰面扫雪。

“你说,那个人为什么扫雪?”

妻很茫然。

“冰下有鱼,需要光照”,我说。

“嗯”妻答。我的很多话,她都是相信的。

“我们到跟前去问问”,为了证实我说的一如既往的正确,向妻子提议。

“师傅,忙啊——”距离那个男人二三十步的光景,我没话找话地问。

“你们找谁?”那个人放下扫帚,抬起脸来,用疑问的眼神看着我们。这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人,黑里透红的脸膛,白色的霜浓浓的结在帽檐上。

“师傅,您清理湖面上的雪做什么?”

“哦,给游人娱乐。”

“都什么项目呀?”

“撑爬犁呀,滑冰呀——”

妻用质疑的眼睛看着我,似乎在问“你不是说给鱼光照吗?”

“师傅,有没有给鱼光照的作用呀?”

“当然,主要的作用是给鱼光照;这鱼呀,不但需要光照,还需要输氧,要经常的把冰面凿开透透气的。”

和那个师傅拉完话,向西边的树林走去时,我对妻说,“看来我们是应该多出来活动活动,像鱼一样透透气”。

秋韵亭西面是艾香山③,虽然只是两个不到二楼高的人工小山丘,但在这一马平川的平原小城,也显得鹤立鸡群般的突兀啦。记得很多年很多年以前曾经和同学在端午节的早晨登临这里,那时山的四坡长着许多许多艾蒿。

白雪覆盖了眼前的艾香山。

几个孩子顺着山坡向上爬,爬呀爬呀,快到山顶的时候,因为坡陡雪滑,偶有一个孩子跌倒滚下来,别的孩子就会因去拉他而被带倒,然后几个孩子便一起滚下来;接着孩子们又努力地向上爬去,然后又是同样的滚下了。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着,始终没有超越那两三步陡坡的局限。“哈哈哈——咯咯咯——”虽然几个孩子滚了一身雪也始终没有登上山顶,但笑声不断,快乐无限。

看到孩子们快乐的场景,仿佛自己也是一个孩子,要跑过去和他们一同玩耍,滚在一堆;是妻一把手拉住我,让我跑北边的山丘。我便撒开脚,呼呼的向上攀爬,虽然途中几次打滑,但我还是登了上去,接着又拉了一把随后登上来的妻。

登上艾香山,眼界似乎宽了许多。白皑皑的积雪随着延伸的眼界向远处铺展,向西向南。透过树隙,可以看到无限的雪野中几个疏落的村庄的黑影,可以掺望那远处天空中的淡淡的浮云。

登上艾香山,心中就涌起很多遐想。想像自己也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和这几个小朋友一般的年龄,在村外的雪瓮上咯吱咯吱的来回的走:想像着拿一把铁锨哗哗地铲挖雪瓮下边的雪,不一会就掏出一个大大的雪洞;想象着在路边堆起了一个高高的雪人,画上了鼻子和眼睛……

想象着想象着,妻便变成了我童年的伙伴,我牵着妻在雪地里奔跑。

人生不也像这几个登山的孩子,虽然没有登上眼前的山顶,但却在童心里装满快乐的湖水。只要你保持一颗永远的童心,你就能留住童年,你就能永远拥有童年快乐的天空。

妻玩的很快乐,一如快乐的我。妻玩得很童年,一如刚才几个登山的孩子。她抱着五岳亭的亭柱转起了圈圈,她卧在榆荫林下的雪地上像孩子一样弹动自己的双脚,她站在小石桥上举起双臂高声呼喊……

我也玩的很开心,一如开心的妻子。我玩的很开心,就像变成了刚才那几个登上的孩子。我用手机拍下了春雪午日,我用手机拍下了寒树冰湖,我用手机拍下了每一个开心的瞬间……

当我们兴阑而归,行走在湖南的路上。日影乍斜,空气渐冷。听到身后有嘎嘎的脚步声,原来是一对老夫妻相傍走来。他们一边走一边喁喁而语,虽然脚步略显沉重,但仿佛是手拉手散步在童年田塍上的伙伴,悠闲而又快乐。

妻羡慕地说:“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相扶相搀,由黎明走向黄昏,由黄昏走向黎明,再由黎明走向黄昏……”

我说,不还是“走向黄昏”嘛!

妻说,那可不一样——“由黎明走向黄昏”,是指今天;“由黄昏走向黎明”,那是明天;“再由黎明走向黄昏”,那是永远——

我会心的笑了,很佩服妻的思辨。是呀,但愿人们都能永远具有一颗童心,经常沐浴快乐的阳光,享受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美景,相扶相携,走过每一个黎明和黄昏——

到家了,妻一边帮我脱掉外衣,一边调皮地和我说话。

妻问:今日西郊之游好玩吗?我说,好玩——

妻问,今日西郊之游快乐吗?我说,快乐——

妻问,西郊之游有感受吗?我说,感受特深——

[注]

①就是西郊荷池。

②即文武亭。

③西郊里的两座人工土山,高约20米。

相关文章关键词

《春雪西郊游》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