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小城进化史》解

《小城进化史》解

2013-10-24 02:16 作者:初雪 阅读量:39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本文详解了徐海明的自由诗《小城进化史》,阐释诗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一种美,不要太看重诗的韵律,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小城进化史

徐海明/诗

墨色的天与地

小城

像是个墨色的盒

里面装着

神秘的孕育

是一部小城进化史

钟表

像被施了魔咒

一刻不休地

打着同一个拍子

一只被欲火灼烧的猫

在墙上

饥渴地叫着

也不怕惊了梦里的主人

也不知为自己的叫声羞耻

无论如何

孕育是神圣的

它们

撞倒了一个酒瓶

踩掉了一只碗

碎在地上

打破了

夜的宁静

老太太

哼哼着嘴

叫醒了老伴

老头子指了指隔壁的儿子

他们

被埋在了夜的鼾声中

另一边

是新婚夫妇的

欢声笑语

他们

受了两只猫的一惊

这一声响

惊到了两块沉睡的砖

它们

相互挤压

撞击

窗子里的

少年的笔

描摹着他的梦

小城

似乎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醒来之后

脚下是坍圮的墙

角落里

一只老猫

在给一群小猫哺乳

老猫

满足地笑着

说不清

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说不清

小城一梦的变迁

在一所西餐厅里

他们唱着

Happybirthdaytoyou!

Happybirthdaytoyou!

刀叉与餐盘

相互挤压

撞击

小城郊处

两座土坟下的老人

谁也不说

这刺耳的撞击

钟表

转了个圈

停在了昨夜的那一刻

老人噎了口茶

又拾起那支笔

灯光打在书桌上

照见

许多的

《XX集》

也照见

一摞稿纸的封面

《XX城进化史》

朱自清在《新文学大系•诗集》的《导言》中将新诗分为三派:自由诗派、格律诗派和象征诗派。他又在《新诗杂话》中讲到:“自由诗派注重写景和说理,而一般的写景又只是铺叙而止,加上自由的形式,诗里的散文成分实在很多。格律诗派才注重抒情,而且是理想的抒情,不是写实的抒情。他们又努力创造‘新格式’,他们的诗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诗行是整齐的。象征诗派到不在乎格式,只要‘表现一切’。他们虽用文字,却朦胧了文字的意义,用暗示表现情调。”

从朱的分析来看,《小城进化史》无疑属于自由诗的范围。然而,现在的很多诗人并不看重自由诗,认为它没有诗的韵律,更像散文,称不上是诗。在我看来诗的韵律不仅仅局限于诗行本身的押韵。诗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一种美,但凡能把要表现的这种美表现清楚的就可以称为有诗的韵律,这是一种美的韵律。这种美可以是美的事物,可以是美的感觉;可以是唯美,也可以是凄美。不管我们要表现什么,诗所要表现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是的形式无益于诗的内容的呈现我们大可以不必理会形式。

有时我们选择自由诗,自由诗虽然没有格律诗的韵律,但它往往能给人以震撼的效果,利于社会现象的表现和哲理的诠释。有时我们会选择格律诗来表现我们的情感,格律诗的韵律宜于抒情,因为它的歌的效果更为煽情。有时我们选择象征诗来表现一种情调。这些都是根据诗的格式所适应的范围而做出的选择。而不是哪一种诗体就可以称作是优秀的。

《小城进化史》不拘于任何形式,只为表现内容。为了使诗更有节奏和朦胧的美感,作者尝试着砍掉了一些关联词和衔接句,也因此造成了本诗的难懂。这是作者的一次尝试性转变,这次转变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就由读者评判了。

另一个使本诗难懂的原因是:本诗所描述的不是一个完整的场景,而是由一些细碎的场景拼接而成而且各场景之间的跳跃性很强。

本诗的第一个景物是:

“一只被欲火灼烧的猫

在墙上

饥渴地叫着

也不怕惊了梦里的主人

也不知为自己的叫声羞耻

无论如何

孕育是神圣的

它们

撞倒了一个酒瓶

踩掉了一只碗

碎在地上

打破了

夜的宁静

••••••

••••••

一只老猫

在给一群小猫哺乳

老猫

满足地笑着

说不清

小城的每一个角落

说不清

小城一梦的变迁”

这个场景代表物的进化,然而猫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这个进化的。小猫的孕育代表小城的新事物的酝酿。

第二个景象:

“老太太

哼哼着嘴

叫醒了老伴

老头子指了指隔壁的儿子

他们

被埋在了夜的鼾声中

••••••

••••••

小城郊处

两座土坟下的老人

谁也不说

这刺耳的撞击”

这一场景代表小城旧事物的消亡。

第三个景象:

“另一边

是新婚夫妇的

欢声笑语

他们

受了两只猫的一惊

••••••

••••••

在一所西餐厅里

他们唱着

Happybirthdaytoyou!

Happybirthdaytoyou!

刀叉与餐盘

相互挤压

撞击”

这一场景代表新生命的降生,也代表人们的生活的改变。同时和第二个场景合起来代表小城人的进化。

第四个景象:

“这一声响

惊到了两块沉睡的砖

它们

相互挤压

撞击

••••••

••••••

小城

似乎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醒来之后

脚下是坍圮的墙”

这一场景是建筑物的进化。旧的建筑物的毁灭,新的建筑物的崛起。

第五个景象:

“窗子里的

少年的笔

描摹着他的梦

••••••

••••••

老人噎了口茶

又拾起那支笔

灯光打在书桌上

照见

许多的

《XX集》

也照见

一摞稿纸的封面

《XX城进化史》”

本场景讲的是一个少年文学者发展到一个著名作家,也代表了文化的进化。其中“许多的/《XX集》”是作家的成果,也是他身份的象征。“一摞稿纸的封面/

”是小城的文化。作家见证着小城的发展,同时,文化的发展又是小城发展的核心。《XX城进化史》是作家的巅峰之作,也是作家的最后一部作品。

本诗的二三节以数个场景为主题而以时钟贯穿全诗,时钟的时间还是那一刻,说明时间是永恒的,但小城却是发展的。此外,二三节的这些场景又是相对照的,二节是小城的过去,三节是小城的现在,通过对比来体现小城的进化。尽管如此,作者并未对小城的进化做出任何评判,至于小城的进化结果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留给读者去思考。

如果想要诗歌拥有更好地发展,就得不断创新,尝试新的诗体。在新的尝试中遇到阻碍是难免的,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要尝试。《小城进化史》是本人转变性的一次尝试,在这次尝试中,很多人对于本诗未能有全面、透彻甚至正确的理解,因此本人写了这篇文章,以便有识之士来批评指正。

蝶恋花

相关文章关键词

《《小城进化史》解》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