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慎之《生日抒怀诗》(二)
导读李慎之,1923年8月15日生于江苏无锡,1946年至1949年,在重庆日报国际版任资料员,后到延安新华通讯社国际部任编辑,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期,在新华社国际部任编辑组组长、副主任。1954年至1957年上半年,随同周恩来参加过多次外交活动,包括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
回首苍梧云正愁,覆棋一局未全休;
曾经沧海鱼龙壮,已迷归程燕雀秋。
四塞河山横落日,八方风雨逼皇州;
戴盆郁郁成何意,且向樽前摩蒯缑。
(作于1976年,作者54岁生日时)
你有炙手可热的权势,便自以为是地夸耀自己对人间洞悉的深刻,反正无人可以反驳。你将这个世界看作斗争的擂台,目空一切地封自己为九段的高手,因着你炙手可热的权势,无人可以反驳。
精通史学的你,竟忘了最基本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少量准备,甚至毫无准备而突发的袭击,或许可以赢得当前的胜利;但对于真的斗争高手而言,一时的胜负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他们进行的是惊天豪掷,是要在历史的坐标上,分出绝对的胜负!
还记得十九年前的那局棋吗?你所做的准备,只是在一天早晨,坐在豪华别墅的沙发上,看着窗外日益明媚的朝阳,算计了一下我们的心理,你揣测出:我们在许多细节方面对你有意见,但在方向和原则上,我们还是十分信任你的。
你就凭借我们对你的这份宝贵的信任,引诱我们撤下了所有的防备,而你自己,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师进兵“闪电”出袭,接着是惨绝人寰的穷追猛打……我们这帮文弱书生,自然一败涂地。当年,你的兵将是多么强健与凶狠啊,翻江倒海,吞云吐雾,文斗、武斗、侮辱、虐待,甚至草菅人命笑谈中……
十九年过去了,让我们来继续那局棋吧!曾经,我被你逼到角落,忍愤吞声,但我始终没有出卖自己的灵魂,没有丧失高手应有的隐忍与气度。而你呢?你的开始,就注定了你的失败:你的资本,只是半世的权势;而我们,拥有数千年于真理、良知的积淀!如今,春回大地,正是反攻的最佳时机。十九年来,你没能消灭我,我是赢家;十九年中,纵使你消灭了我,我依旧是赢家!假设如你所说,这个世界是个斗争的擂台;那么,真正的九段高手,只能是忠贞于人类万千年文明的真理和良知!
看看你现在吧,那神秘古老的苍梧山上缭绕的烟云,多像你心中剪不断理还乱的万缕千结。江河滚滚,山川耸立,四面八方涌动的刀戟向着你的行宫飞来。工人的呐喊,农民的咆哮,知识界的批驳,以及发生在你身边的众叛亲离……这是一切独夫的下场!亿万民众的怒吼汇作激昂的战鼓隆隆,壮烈的斜阳行若天师所向披靡湮灭了你的行宫……此刻,你一定不敢睁开眼睛,纵使不睁开眼睛,那无可挽回的如同秋之肃杀的衰败,也一定正呈现在你的脑海中。你已经无法回头了,血债是要血偿的,何况是数千万民众的血!迷途的雁雀在你的脑中盘旋,一圈又一圈,你昏眩了,你认为世界颠倒了。世界从来都是由正义与良知守卫,怎么你忘了?是你,先背叛了世界!
戴盆啊,在那苦闷的日子里,你无数次地凝视天空,扣问上天,为什么总不能让正义与公理降临人间。如今,历史展现了她一以贯之的正直:让我们举杯畅饮,拔出我们十九年未尝出鞘的宝剑,来结束这惊天棋局的最后一役。剑柄上那坚韧的绳绑,就是我们十九年来用血与泪赢取正义的见证!
注:李慎之,1923年8月15日生于江苏无锡,1946年至1949年,在重庆日报国际版任资料员,后到延安新华通讯社国际部任编辑,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期,在新华社国际部任编辑组组长、副主任。1954年至1957年上半年,随同周恩来参加过多次外交活动,包括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1957年因主张“大民主”被毛泽东点名,定为极右分子,开除党籍。“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于1979年回京任新华社参编部翻译、校对。1979年“右派”问题被改正,恢复党籍。
1978年底至1980年初,李慎之在中共中央成立的国际问题写作小组工作,其间,陪同邓小平出访美国,担任代表团顾问。1980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85年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国际研究所所长,198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1990年免去社科院副院长和党组成员职务。1995年离职休养。2003年4月22日因病逝世。
李慎之是德高望重的国际问题专家,也被称为中国自由主义的领军人物,著述甚多。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