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沐浴莲花

沐浴莲花

2013-10-24 02:09 作者:姚忠恒 阅读量:29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一篇《爱莲说》全文只有119字,借花喻人,以明其志,表述了他坚贞不渝,正直不阿、胸怀坦荡,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描绘与赞美了出污泥而不染之君子,讽喻追求富贵利禄的世俗之辈。古诗“艳艳芙蓉袅袅姿,清莼玉立自污泥。

前段日子生病住院,期间朋友盛情约我去西湖公园喝茶,结果,机会皱眉与我擦肩而过。

今日心情特好,便反过来邀请他们,也算是回应吧。

目下已进入七月流火的三伏天,阳光薄亮,暑气燎人,蝉鸣尖锐,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伏”是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潜伏地下的意思。从五行学说的角度看木、火、土、金、水,是依次相生的。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相生。春天属木;夏天属火;秋天属金;冬天属水。从秋到冬,冬到春,春到夏,都是相生的。但是,由夏到秋则相悖,因为火克金。夏天是秋天的克星,因此秋天它不敢出来,只好潜伏。五行家,在四季之中又安插了一个季节叫做“长”,也就是“伏”,这个季节属土。这个土是夏火所生,又能够生出秋金。如果没有这个“伏”,五行相生就循环不下去。

尽管属火的夏天逼人气短,但在悠悠南风的轻拂之下,围桌树荫底下高谈阔论侃大山,还是蛮能滋生闲情逸致的。

以前,每年都要来几次,不管是白是昼,还是四季更迭,均未见她有何引人入胜之处。这该是应了那句话,“身边无风景”和“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就是如此奇怪,总有探奇的心理,似乎遥远的风景如有一层朦胧模糊的面纱,总想去亲手掀开,探视她后面景色的神秘,而身边的风景却因我们身在其间而变得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清晰得没有了一点秘密。

然而,今天却有一道美丽的风景,不但让我们瞠目闭气,醉眼悦心,惊呼其艳,还使得众人大发感慨。

对面的张君,眼尖,第一个发现我身后不远处的荷花池里的莲花,盛开着灿烂与鲜艳,映出全世界的微笑。旋即,我们离席涌去,饥饿的眼眸,贪婪地吞噬着这一派惊心动魄……

荷塘里,不见碧水,只见翠绿的荷叶浓淡不一,润润朗朗,密密匝匝,肥大如扇,左摇右摆,憨态可掬,往岸边膨胀着。

然而,更加吸引我们的是这一片碧池之上无数红白相间的莲花,娇弱美艳。昨日的清雨还残留在花瓣上,清澈的水滴将红色的花瓣映出点点水润的红,更将白色的花瓣点缀出纯洁高贵的无瑕。

千点红白隐在其中,如千双纤纤素手,美玉天成,擎出水面。有的荷花开的热情奔放、无拘无束、倾其所有;有的半开半掩,羞涩缅腆;有的垂首兀立、春容含笑;有的三五成群、窃窃耳语;有的孑然一身、高傲冷漠、孤芳自赏;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立于高处凝神眺望,望断秋水;有的隐匿于荷叶碧波之间,静静做着一场春梦,埋藏一世荣华;有的冰清玉洁,天然雕饰;有的雍容华贵,艳若桃花;有的大如瓷碗;有的小如凝拳。

夏风吹来,这西湖公园便成了盛极一时的大舞台,花枝摇曳,碧叶依依,正如从大唐盛世的一首《霓裳羽衣曲》的古典悠远中走出一群衣容辉煌的少女,翩翩起舞,裙袂飞扬,自然如泉水流淌,空灵如鸿羽飘旋,在我们的视野里舞出好个歌舞升平的盛况。

天空湛蓝一片,几朵白云仿若天仙纱衣,在漫漫苍穹时隐时现。点点蜻蜓,在清香的引领下,流连于莲花的上空,踩着蝉鸣的声线,翩翩滑翔。仿佛冰上芭蕾,无声地用弧线组成流畅轻盈的千姿百态,以示季节的问候和增添一项季节的灵动指标。

我等消化并吸收着眼前的如诗如画,感恩季节和阳光普照的恩赐与无私的奉献,营养和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此刻宛若朝圣般的心,也随着审美活动而颤动,并带着一股微弱的酥麻。就象啜了一口地道的南岳云雾茶,心胸肺腑里鲜活地走了一遭,滋润了一道,心神就醉在那里。

在这人乏蝉鸣,桃李无言,盛夏时节,亭亭莲花在一方碧池中散发出沁人清香,无疑使人心旷神怡。于是乎我们整个的也成了一首侠骨柔肠的抒情诗,诗情和画意一起疯长。而每一颗观荷的心就是含苞素荷一朵,说不定何时会砰地一声花开蕊吐,绽放成一片美景,一片叶子就是一个奇思妙想,一朵莲花就是一个警言譬喻。

只恨我们来去匆匆,不能有始有终,无法读尽这风情万种。

在艺术团里,我们只晓刘君是个炒股之高手,十有八赚的主。岂料此刻他却神使鬼差地摇头晃脑,仿古吟唱起《爱莲说》来,且抑扬顿挫,一字不差: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我好奇地问刘君,为何如此烂熟《爱莲说》,他回答道,原因很简单,周敦颐者,字茂叔,号濂溪,湖南道县人也,我们乃同乡,故爱屋及乌了。原来如此。难怪平时他的普通话总是歪歪扭扭的,原来作祟的是他那道县口音。这可是个跨世纪之谜,今天终于解开了,哈哈...

因了《爱莲说》,便有了“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莲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更有圣洁高雅的气质,古往今来的中国人均以她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故莲花亦即成了“君子之花”。

旧时江南风俗,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莲花生日,所以莲花还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莲花还是印度的国花。由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莲花在印度便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画佛、塑佛,佛座必定是莲花台座。莲花成了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

王小姐是我们当中唯一的女性,受到感染,她兴致盎然地给我们讲起了一个民间关于莲花的传说。她绘声绘色,我们洗耳恭听:

“相传莲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也许是因为兴奋,也许是因为天热,讲完故事后,王小姐的脸红润鲜艳。

我开玩笑地说,“你不就是一朵玉肌水灵的鲜花吗?”

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王小姐并不领情,她接过话茬说,“那我就是鲜花插在牛屎上!”

这回我们都哑巴了——没笑。

只有一个人哈哈大笑,是谁,我不说你也猜到了。

莲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莲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

莲花,没有牡丹的雍荣华贵,没有梅花的铁骨铮铮,没有水仙的玲珑清秀,也没有桂花的十里飘香,她从不与百花争春,只选择最难耐的夏日,尽情地绽放,风越大,她越勇敢的挺直胸膛,为人类,送丝丝清凉,散阵阵幽香,添几多美景,增几分神韵。

一篇《爱莲说》全文只有119字,借花喻人,以明其志,表述了他坚贞不渝,正直不阿、胸怀坦荡,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描绘与赞美了出污泥而不染之君子,讽喻追求富贵利禄的世俗之辈。古诗“艳艳芙蓉袅袅姿,清莼玉立自污泥。风波荡漾杆直正,傲骨一身绽碧池。”不就是对莲花真实的写照吗。做莲如此,做人又该如何呢?我们何不倘佯于清廉正直的莲花君子的精神世界里呢。

莲花之一生,从小荷才露尖尖角,到花谢叶残水面平,无时不现娇容于其外,藏硕果于其内,无不诉说着洁身自爱团结进取,终身奉献的精神。莲花的这种精神,不正是衡阳人崇高品德和美好心灵的闪现吗?不正是衡阳人的缩影吗?

我爱衡阳,因衡阳人有莲花的品德;我爱莲花,因我沐浴着莲花的清香。

2009年8月1日初稿

2009年8月8日定稿

相关文章关键词

《沐浴莲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