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去(三--四)
不如归去(三)
山雀啁啾,野雉鸣啭催人早起,出得门来,面对高山深谷、舒展双臂做一番深呼吸,将山林中积存了数万年的富氧吸入胸中,贯穿周身,荡气回肠。
公路在寂静的山谷间蜿蜒,半天白云、一沟薄雾。兀然耸立的山峰象裹着白色纱丽的女神,庄严、神秘,高傲地俯视着脚下甲虫般蠕动的汽车。被朝露打湿的路面净洁如洗,几只黑色的蝴蝶在低洼处吸食晨露,翩翩飘舞;山坡上一树树、一簇簇山花夹杂在早红的秋叶中如火如荼地怒放,渲染着大片阳坡,与朝霞共映。一轮沾满晨露的朝阳跃出山岙,睁开眯懵的睡眼扫视山川河道,向早起的行人送上一束温馨的微笑。
从这里下路拐上乡间小道,驶过浅浅的河床、穿过一大片果林,三两农人在坡边沟底忙碌着,岭上传来一阵阵牛铃的叮咚声,侧隐于山后的小村庄在炊烟晨雾中逐渐显露出来,我探身车外向云深不知处的牧童挥臂放声: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不如归去(四)
这个村子依偎在群山怀中,与二十年前相比,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布满青苔牛粪的条石街巷;瓦隙里长满野草的古老房屋;表情木纳、扶仗而立的耄耋老人;一脸好奇,赤身裸体的乡村顽童。周边峰峦盘绕,松柏满坡,耕地稀少,散布在山坡河滩上的一块块农田都是人们从石缝中一点点抠出来的,大者四五分地、小块如桌如炕,尤为珍贵。村人祖祖辈辈就守着这点薄田度日,闲来采点儿山货,套几只野鸡补贴家用。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绕村而过,喧嚣奔涌,一泻而下,注入三十里外的黄河。
入夜,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村中,聚集到我家院子里,他们呼唤着我的乳名,欢迎我的归来。那一声声简单而深情的问候,一双双布满厚茧的大手让我忘却了都市生存的艰辛与烦恼,沉浸在与亲人团聚的喜悦之中。
这里没有手机信号,关闭了手机也就关闭了外面的世界,又恰逢今夜停电,就着朦胧淡月的微光,我们围着大簸箩边聊边剥玉米粒。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平淡生活,鸡鸣而作、日落方归,春播秋获、冬种夏收,满足于衣食无忧的温饱状态。没有竞争的压力,没有俗世的烦恼,不羡慕山外的繁华热闹;不向往都市的灯红酒绿。对那些住千万豪宅,驾百万名车,动辄一掷千金的大腕明星的风采不屑一顾;对那些颐指气使、脑满肠肥一贪亿万的官员漠然视之,好像这一切都发生在另一个地球上,离我们这个小山村宁静淡泊的生活相去太远,“关俺甚事?”对电视上每天播放的花花世界里的那些事他们概以为“演戏呢,当不得真。”他们最关心的只是能有几天好天气便于收秋种麦以及眼下的棉花玉米价格是否到了该粜出的时候?
躺在平整的大炕上,敦厚的粗布棉被散发着紫外线的芬芳,温暖舒适。窗外,山风习习,一弯残月低悬树梢,风拂桐叶轻扫檐角……东方泛白,山野间传来子规的声声迭唱:不如归去……不如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