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人生是平衡的

人生是平衡的

2013-10-25 06:05 作者:常葆泉 阅读量:26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存在于世间的基本轨迹。无论是大富翁,还是穷光蛋;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其实每个人只要奋斗了,就有所收获。贪大求全,最后还不是要付之东流。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存在于世间的基本轨迹。无论是大富翁,还是穷光蛋;亦或是位高权重者,还是势微言轻者;也或是指点江山者,还是默默无闻者,概莫能外。

不论是谁,从哇哇落地的那刻起,就不得不为活出个人样,争做人上人而负重前进,为的是有一个可人的归属。真正心想事成者有几?真正万事如意者有几?还不是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只可想而不可及的距离。好了想着更好是对的。越来越好的根本标志则是对权益与利益的控制权与支配权。控制与支配的东西是不是自己的!这实应当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在我看来:只有吃到自己肚子里的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那些诸如穿的、用的、住的,等等,都当归到身外之物的。一个人的肚子是有限量的,每天容多少,每年容多少,一生容多少,不是短期内能用饥一顿、饱一顿简简单单来权衡。有的人满肚子尽是鱿鱼海参、飞禽走兽,有些人则是野菜草根、粗糠小米。谁更健康,谁的寿命更长,也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讲明白的,下结论的。

志存高远,眼目宽阔,必然会诱发欲望的膨胀。肚量应当随之而增长,在肚子一定的情况下,装的欲望越多,那么能装下粮食的那部分就越小。欲望是外在的形式,粮食则是内在的根本。有经验者,观粮完全可以看穿深层的东西。三国魏都督司马懿与蜀丞相诸葛亮会战于祁山,拿住蜀军士,旁敲侧击出诸葛亮的食量,进而推测出了诸葛亮时日不多。说那个人心重,实是因为想得太多,而又离现实太远,实际上应当把多的归拢起来,找出实在有效的突破口,起到牵一丝而连全局的功效。付出就要有收获,这是身心愉悦、食量大开之关键。周瑜闷死,诸葛亮累死,实是付出之多与收获之少巨大反差所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家都知道,可是又有几人能真正能做到?!事实上对身外之物过度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是对自己高度的不负责任。真正聪明的人是不会以牺牲自个儿身体健康去获取那些所谓的成就的。

康熙大帝擒鳌拜、定东北、扫西北、平三藩、收台湾……不可谓不劳心、劳力与劳神,但却能在位60年,成就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满意再多,肚子再小,也能消化的了。如果是失意,估计肚子就会爆炸。原由是满意之气可自消吸收自如,失意之气只能聚集而不散。要不怎么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呢。人这一辈子,供给你的粮食是一定的,超量了就会生病。比如现代人好些病都是吃过度吃出来的。有了病到医院去折腾,实际上就是要把你多占的那部分东西再变相倒出来。很直观的例子就是酒不能喝过了,过了就得吐出来或采取其他方式出来。还有就是有些人生了不能吃饭的怪病,到后来活活饿死,估计也是因为曾经多吃多占了。这个时节你吃苦,下个时节你就会享福。你每付出一点,就会为你及你的后辈得到一点打前战。你每索取一点,你及你的后辈就会失去一点。为什么缺德的人,古来传有断子绝孙的事。付出一点修路架桥,方便别人的同时,也是方便自己。因为,走上绝路的原本都是自己堵死了自己的后路。

纵观人的一生是平衡的,因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是一定的。

蝶恋花

相关文章关键词

《人生是平衡的》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