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丽江
在丽江待了几个月,唯独古城去的最多也最为怀念。为此总想借几个文字来涂鸦它以解相思之苦。
——题记
古城四方街
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射出四条大道,每条主道都有巷弄相随,巷弄四通八达,无死胡同。四方街是精巧、鲜丽、古朴的艺术品。大小路面均铺五色石板,无论曲直宽窄,也不管长短高低,全部以石作基,给人一种坚实,永恒的感觉。经数百年走磨,石纹毕露,颇为别致。五彩石,五种颜色:红、白、紫、蓝、黄、青。也许年代已相当久远,在千万人、亿万次的踩磨中,五彩石已磨去了棱角,磨得极其平滑。
四方街,街街有水,都是雪山流下的水,清澈透明,清凉秀气。这些欢快地流动的小溪流,总在街两边为街“护航”,为街歌唱。水中的各种鱼,色泽鲜艳,游姿可掬。水中小石,垒积成水底毯,让你如见织锦。水从雪山来,长年流动,使四方街在水姿中永葆青春,在水声中凸现笑容,在水韵中含情脉脉。这街上流水的胸怀是广阔的。五彩石上的水更多姿多彩,魅力无穷。。。。。。
拂晓走进四方街,便可见到了更美丽年轻的四方街。“茶马古道”上驮载着茶叶、食盐、药材、皮货和铜器的马帮,“叮叮当当”的马铃与“嗒嗒”踩在五花石路上的蹄声,依旧回响在古城的记忆中。仿佛又见到手牵骡马的身穿各种服饰的商人远远地从小巷里走来,马背上驮各种商品。街上早有许多妇女摆着板,铺着摊。蔬菜、早点、服饰、小吃应有尽有。一女子悠悠的从巷子里头走出来,背上框里坐着一个调皮的小婴,稳重的脚步踏在平滑的石板路上像一首远久的诗飘来。如今的四方街早被商业取代,每条巷道上都开满了各具特色小店铺,再没有人集聚在四方街中摆板铺摊了。白日里,舞蹈不止,与游人共舞,阿婆老太与你手拉着手跳着民族舞,老外明星与肩并着肩扭着腰迈着舞步;到夜晚,灯火通明,整个四方街挤满了人,看表演的,跳踏踏舞的,把自己和四方街融为一体,也变得妩媚神秘。
古城酒吧
晚上的古城更显神秘,在夜幕的笼罩下庄严肃穆。而古城中不同风格的酒吧却是一个极其有诱惑力的地方。来到丽江,不进古城的酒吧泡泡,就很难说真正领略了丽江的风情。在柳阴下,柔风中,看着清清的水静静地流淌,品着各色菜肴,饮着啤酒,和朋友聊聊天,抑或一个人喝着咖啡发呆,尽情享受在都市中所未有的闲静。失意?纷乱?压力?躁动?所有的这些都随着清流缓缓遁去。
最多的是丽江古城四方街旁沿着小河往大水车走下去的新华街上,也称酒吧街,数十家各式各样的酒吧沿河密布。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驴友酒吧与樱花酒吧,驴友酒吧每隔二天都要去一次,静静的坐那里,叫上一瓶啤酒或是一杯椰子汁,再来点一二碟小吃,著片、暴米花,那是最美的消遣。驴友酒吧对面就是樱花酒吧,当夜幕来临时,酒吧一条街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里帅哥管称“胖金哥”,胖金哥以胖、黑为贵。美女统称“胖金妹”。一排排的“胖金妹”与对面的游客对起歌来,歌词都是自改的,在“胖金妹”的粉唇里流入出来别有一番滋味。而游客们大多是对不上的,只是凑在一起瞎起哄,涂个热闹,这也就是所谓的解压吧!
夜还没有完全黑透,间间酒吧的门前就已亮起了一串串的红灯笼,倒映在清清的流水里,说不出的美丽。丽江的酒吧都是两层建筑,木地板,木楼梯,木窗户,手织的桌布,古色古香的很,但是绝对舒适。坐在二楼的窗前,一边欣赏窗外烟雨笼罩下的古城风景,一边品尝着甘醇的“风花雪月”(大理产的有名啤酒),美妙的纳西古乐从不知名的地方而来,慢慢地掠过耳际,真有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夜色下的酒吧确实令人陶醉,在靡靡的红灯笼的照耀下,不禁令人意乱神迷,加上岸边灯红酒绿,抬头仰望天空,闪亮的银河悬挂在头顶,漫天的星斗闪耀,苍穹是如此深邃,深深吸一口丽江清新的空气,你会一时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当然酒吧的特色还不在于此,丽江古城是一个艳遇的好地方。你慢慢随我来。走进酒吧你会看到几个孤零零的女游客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里喝着啤酒,带上你的酒走过去与她一同坐下喝上一杯也许今夜她就属于你了。不要觉得很荒唐!这是一个极其浪漫的地方,是一个能制造浪漫史的地方。这里没有婚姻,有的只是爱情。带上你心爱的女人也许可以换上一个不同口味小美人消遣一晚也不为过。这里不知发生了多少风花雪月的缠绵故事,听导游说她的一个朋友在一个吧里喝酒,一夜之间和一个男的搭上并且产生了美好的一夜情。我敢说只要你意志稍微不坚定,到这个地方来,一定也会抵挡不住诱惑,估计有意想不到的邂逅哦。
小桥流水人家
站在丽江那小小的石桥上,看倒映着灯笼和杨柳的流水哗哗流过,看流水两岸古色古香的房子,心里充盈着一种怀旧的情绪。据说马致远那有名的《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描写的就是这儿。如今“小桥流水人家”还在,只是“断肠人在天崖”却了无影踪。所有的桥也沉默地盯着水面,任水潺潺从身下流过。书上对于小桥流水也描写了许多,但我觉得那里的小桥流水更多的是一种对逝去的怀念,而丽江的小桥流水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真情实感。
水是丽江古城的灵魂,它来自于玉龙雪山千年冰川的点滴融汇,流经每一户人家的门前,纳西人世世代代在里面淘米洗衣。“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水乡风貌,水是亮的,在微亮的天光映照下,显得更加的柔和。青青杨柳,潺潺小溪,红色的小鲤鱼,石板拱桥,小木桥,小木房前的大红灯笼。
水边有屋,门前即渠,垂柳拂桥栏,水中映绿荫。高高低低的屋檐此伏彼起,似断实联的蜿蜒,生动着古老的逸韵。小巷牵连万户门。许许多多的建筑精华就深藏在一个个其貌不扬的小巷里,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滴水、一字平、曲径通幽、豁然开朗、鳞次栉比、钩心斗角、前廊后厦……云窗、闺阁、边门、角门、门芯、窗芯、斗拱、飞檐……在这里,古老的庭院并没有“萧条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的清冷。
这里的女人下田种地养家,男人琴棋书画烟酒茶。不管是小桥上还是小溪边总会留下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相传,纳西族年青男女约会之地都是在这古城的小桥上。男人手提鸟笼或是手拭折扇倚在桥边等候心爱的女人。女人则会带上自己绣的荷包羞答答的去会她的情郎,真是“窈窕君子,淑女好求”而非窈窕的淑女。如今的小桥流水之间早被许多写生爱好者占据了,几乎每座大的石拱桥边都有几个背着画板写生的人,专注入神的。悄悄地走过去你不仅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更被这画中的小桥所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