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边淌过一条河(8)
导读“上祖”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只是叹了口气,对跪在自己跟前的外甥、外甥媳妇说,大家的愤怒你们都看见了,你们的所作所为我也不多说了。我只是给你们一个机会,家里还有一个老人,希望你们照顾好。
又是一个初夏来到了,栀子花薰香了乡间的每一条小道。从到处都是汽笛声的城市,再次回到这里,感觉水是绿的,空气是甜的,风,也是香的。
站在家的门口,贪婪的享受着这几近奢华的安逸,不经意间目光就掠过了池塘边的那座青砖的七架梁。又是很多天不回来,又是很多个日起月落了,也不知那个屋檐下,那扇门关起来以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在上演,也不知道姑奶奶的身体,现在恢复得怎么样了?一种隐隐的牵挂,自心底冉冉,便决定和母亲同去探望下。
风,很轻,轻得吹不起池塘的一丝涟漪,高高的树冠,撑起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荫。沿着小道走去,看见姑奶奶正躺在绿荫下的躺椅里,同几个同村的老人絮絮叨叨。见我和母亲过来,姑奶奶先是愣了一下,但很快脸上的沟沟壑壑里就溢出了惊喜。一边同大家打招呼,一边询问姑奶奶,一边就把目光驻留在她的身上。身体有些瘦,但精神不错,只是当目光触及姑奶奶的头发时,我还是吃了一惊,因为那里已经看不到一根黑发了。
不知道是很多人在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姑奶奶的精神状况真的不错。她告诉我们,村里有人送了她西藏那边的药,那药吃了可真不错,村里那个老人就是吃这种药好的。而且她现在血压也不高,什么都正常。她还说,她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锻炼。说着,就向我们展示起她的锻炼成果,在她意识的支配下,我们看见她右手的小拇指象被触动了机关,轻轻的颤动了一下。对于又一次展示成功,姑奶奶显得特别兴奋,她说今天动的幅度又大了一点了,照这样下去,没有多久,她就可以下地了。姑奶奶的目光里,一直闪烁着成功的喜悦和希翼的光芒。见老人这么开心,我们也放心多了,很多话便不便多说多问了,只是一个劲的祝贺她,鼓励她......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又是一年的夏日,儿子已经可以撒开腿独自奔跑,或许是这广阔的天地,或者这种一户挨着一户的民居方式,引起了他无穷的兴趣。仅仅一个转身,眼睛里就没有了他的身影,找了该找的地方,都不见,妹妹提醒说,刚才带他到姑奶奶家玩的,或许他又去了。
姑奶奶家的门,虚掩着,轻轻一推,就开了。一边询问有人在家吗,一边就打量起这个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踏进过的院落。院子里总共有三个建筑,成“品”字形分布,最上面的“口”字是七架梁,右边的是厨房,左边的就是儿子媳妇重新砌的一座平房,透过窗户可以看见里面家具齐全,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们平时生活的地方。在院子的角落里,还生长着几株丝瓜,金色的花朵,开得热热闹闹,有些爬上了事先牵好的绳子,有的正向屋顶的方向蔓延。晌午时分,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院子里静悄悄的。
感觉没人回应我,正想提高点音量,就听见一个响亮而又爽朗的声音,“在这里,在这里!”这是姑奶奶的声音,我知道,清脆,高昂。很多年前,就是这种仿佛预示着凯旋之歌的音调,曾给我带来很多的兴奋和惊喜。很多年后,当这种音调再次响起的时候,竟有了一种久违的感觉。寻声而去,那真的是一种惊喜!我看见姑奶奶正站在房间的门口,一边系裤子,一边冲着我笑。虽然她的腰杆还没有挺直,她系裤子的手,依旧颤颤悠悠,可是她可以下床了,可以一步一步的挪动双脚了。那真的是一种惊喜,我激动的夸赞她,祝贺她,告诉她没多久她就能下地干活了,姑奶奶乐得咧开嘴!
儿子真的就在这里,小家伙的手中正拿着一个桃酥一边啃着,一边冲着我笑。见儿子竟然吃姑奶奶的东西,我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一边摸着他的头,一边说,又好吃了是吧,有没有谢谢老太太啊!“小孩子,说什么好吃啊?又不是什么宝贝。嫌我脏是不是!”见我说孩子,姑奶奶把脸一摆,有点不高兴了。“不是,不是!”我赶紧回答,“是太好吃了,昨天带他来过一次,今天竟然自己摸来了!”见我这么一说,姑奶奶竟然乐得合不拢嘴,“就和你小时候一样!哈哈!”是的,就和我小时候一样,总是对姑奶奶家的那几个尖头的坛子充满兴趣,三天两头的就会围着他咂嘴巴,围着他打转......
见姑奶奶这么一说,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还没来得及多说什么,孩子就已经往外跑了。一边追着,一边赶紧和姑奶奶告别,却在回首的一刹那,阳光象一把利剑,在姑奶奶的白发上打了个转,直刺我的眼。“明天来玩啊!”身后,好像传来了姑奶奶的叮嘱,再回首,姑奶奶的笑容却在阳光中悄悄的淹没......
不记得是在哪本书上曾经看过,说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其实都是崭新,唯一和永恒的。很多时候,我们真的不能等,一等或许就会成为一辈子的遗憾。从姑奶奶家回来以后,我就寻思着,过两天买点老人吃的东西,和妹妹一起去看看她,顺便再和她唠唠磕。可是我却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第二天,由于儿子媳妇的再次无理相待,姑奶奶喝下一瓶药水,永远的离开这个纷乱,伤心的世界了。
不知道那个屋檐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那扇门关起来以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在上演。昨天还咧开嘴笑的姑奶奶,今天却直直的躺在那,不知道疼也不知道痛了,昨天还想像着未来,憧憬着明天的姑奶奶,今天却一瓶乐果,万事皆休,一了百了了。没有去仔细的询问,也不想去知道清楚,因为死者为大,入土为安。或许,对姑奶奶来说,离去就是一种解脱。那扇门,开始人来人往,那扇门,开始有人在哭泣。而我,握在手中准备探望老人的心意,却成了黄土前的一份悼记。
姑奶奶那在上海的弟弟回来了,他是这场丧事的“上祖”,按照风俗习惯,是很重要的人物,是要死者的儿子媳妇几次来请,才会出场的。“上祖”的车子,被村民拦在了距离姑奶奶家很远的地方,村民说,要让他们吃点苦,要让他们跪在四岔路口,让所有的人都看见,要让他们跪上三天三夜,惩罚对死者生前的不孝......
“上祖”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只是叹了口气,对跪在自己跟前的外甥、外甥媳妇说,大家的愤怒你们都看见了,你们的所作所为我也不多说了。我只是给你们一个机会,家里还有一个老人,希望你们照顾好。我想这也是你们母亲的心愿。如果再出现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我想别说是村民,是我,就连你们已经离去的母亲也不会原谅你们。
三天以后,姑奶奶被火化了。送葬的亲友,排成一个队伍,行走在乡间的小道。姑奶奶的孙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戴着白色的孝,捧着姑奶奶的骨灰盒,头,埋得低低的。
一掊新土,微微耸起,姑奶奶被埋在了小河的河堤上,就是那段被她移去填池塘,然后帮儿子砌房造屋,迎娶媳妇的河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