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记:望川十日,心存厚爱穿越地震带(1)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望川十日行散记
题记:
生命,坚强又脆弱,能承受苦难之重,也能泯没于灾难的瞬间。“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了,不能忘却山崩地裂,一瞬间万千鲜活的生命消逝。那些人在灾难中远离我们而去,留下无尽的悲伤和不抛弃不放弃的毅力,在瓦砾废墟中自强不息后的重生,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张张写满沧桑却不掩自信的笑脸,在岁月的长河里流淌,也有岷江的怒涛,还有那山崩地裂后依然挺拔的岷山,那高昂的头颅。那些感人的场面至今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汶川之难,国家之殇,人民之痛,情何以堪!中国人民心存的厚爱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成为了永远震不垮的脊梁。
2009年5月4日至14日,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里,意大利娜·摩丹(无锡)美眼机构独家赞助无锡“望川十日,让爱延续”赴川大型新闻采访活动,重访“5·12”汶川大地震灾区。无锡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无锡电台新闻频率、意大利娜·摩丹(无锡)美眼机构、无锡汽车网和《金e江南》、太湖明珠网等媒体参与了这次活动。21人组成的采访团队构建一个融电视、广播、网络、杂志为一体的多媒体传播系统,赴“5·12”汶川大地震灾区,记录灾区人民重建家园、面对新生活的真实场景,反映无锡等地援建灾区的情况。心存厚爱穿越地震带,满载无锡人民的心意,在无锡对口援建地汉旺开展献爱心活动。意大利娜·摩丹(无锡)美眼机构张黎明总经理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随采访团同行,用亲历者的独特视角,一起见证了地震灾区人民的坚强奋起和灾区的重建。
一、灾区牵动着我们的心,爱让我们凝聚在一起。
时间可以冲淡许多东西,但冲淡不了人们在特殊时间的特殊回忆,那就是国之殇的“5·12”汶川大地震。
地震可以摧毁幸福的家园,掩埋生命的骨肉,但摧毁不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摧毁不了灾区人民在废墟上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强决心。
一个个生命倒下去,但无数的信念和精神却站了起来,前面的路上纵然泥泞坎坷、荆棘密布,灾区人民的头颅依然高昂,灾区人民的脊梁依然挺立。大难面前,正因为有着团结的13亿人民作为坚强后盾,中华民族永远是打不败、压不弯、震不垮的坚强脊梁!
一年前的“5·12”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终生铭记,地震灾区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再次回望灾难中的灾区人民,我们依然会泣难成声。
5月4日早上七时正,载着21人的5辆越野车列队从无锡广电大厦出发,开赴“5·12”汶川大地震灾区,拉开了“望川十日,让爱延续”无锡赴川新闻采访活动的序幕。我们在“逝者安息,生者奋发”的鼓舞下,暂且抚慰悲伤,坚强前行。在为期十天的计划时间里,成都、都江堰、北川、绵阳、绵竹、汉旺、汶川、映秀、什邡等地震灾区,都会留下采访团的足迹,每个地方都会有采访团真实的见证和记录……让时刻关怀地震灾区的无锡人民更多、更好地了解灾区人民的坚强奋起,关注灾区的重建,和灾区人民共呼吸。我们相信,坚韧的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一定会把新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当天,我们走锡宜高速,长江三桥,经沪陕高速、罗山、镇平,经商南、商州,从西安绕城高速入西高新,在晚上10:30时到达西安落脚点,首日行程达1390公里。第二天一早继续上路,穿越了秦岭主脉18.2公里的亚洲第一隧道,经汉中、棋盘关高速、永安东升,到达绵阳,在傍晚之前去采访了绵阳九州体育馆。
去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这个容纳6050人的体育馆,成为四川地震灾区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从5月13日到6月29日,九洲体育馆接待受灾群众约10万人次,高峰时每天有3万左右民众入住,进出总人数达40万至50万。这里成为受灾群众紧急避难所,世界把目光投向了这里。因此,这里被当地人称作“当代的‘诺亚方舟’”。这里也是无数志愿者播撒爱心的见证地,温家宝国总理曾两次到此慰问激励受灾群众。九洲体育馆也成为中国政府在大灾面前安置受难群众的标志。
阳光下,九洲体育馆耀眼夺目。体育馆的前广场上,国旗杆下的大理石基座整洁干净,已无去年留下的张贴痕迹。去年地震时,这里曾是“寻亲墙”,每天灾民们都到这里寻找自己离去、失散的亲友。去年地震发生后,体育馆内住的是伤亡最惨重的北川县城几个中小学学生。现场工作人员尽量不让更多的人去打扰他们,以便让孩子更好地休息、调整。
在汶川地震临近一周年之际,九洲体育馆已经打扮得漂漂亮亮,收拾得很整洁。走入体育馆,往日的喧哗、鼎沸不再。整洁、现代——体育馆恢复了原貌。保安们微笑地注视着进出的人,馆内设施、器材多数免费向公众开放,市民在这里健身、玩耍。九洲帐篷学校的白色大篷已留在记忆中,这块空地已经修建成了笼式足球场及两个篮球场,供人们锻炼之用。据馆长介绍:5月12日,九洲体育馆将举行纪念“5·12”抗震救灾一周年活动。灾区百姓、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将再次聚首九洲体育馆,重温一年前抗震救灾的“诺亚方舟之爱”。
“5·12”慢慢地、踱着蹒跚、沉重的脚步不期而来。我的心身渐渐凝伫,无奈望着它一步一步不停留地近了。抑郁、悲?的眼,幻化出不堪回首的一幕一幕,每每梦入、忆起,心就会酸楚。“5·12”汶川大地震,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处。时光把它永久地刻进了中国人的记忆。在纪念“5·12”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为亡者点燃一支蜡烛或一支菊花吧,祝愿他们在天堂安好,为生者点燃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愿他们走出阴霾,走向新的生活。(待续)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