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记:望川十日,心存厚爱穿越地震带(8)
八、慈悲乐施空门不空,罗汉寺书写人间大爱
四川的什邡市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傍依在川西龙门山的悠悠古城,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人文厚重,素有川西明珠之称。在2007年,什邡被评为四川十大快乐城市,四川十大管理模范城市,但是在“5·12”汶川大地震,这个距震中汶川县仅四十公里的什邡遭受了重创,受灾及其严重,是国务院确定的十大极重灾区之一。
五月九日清晨,位于什邡市区北部的佛门净地——罗汉寺的大门早早就打开了,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寺院,以其宽广的胸怀,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芸芸众生。我们来到这座被誉为“西川佛都”的千年古刹实地采访。这里是清净庄严的宗教道场,人们常把出家为僧为尼称为遁入空门。空门者,一切皆空也。然而,正是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让它担负起特殊使命,成了数千灾民的避难之所。
罗汉寺这座千年古刹,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也遭受了重创。寺院的部分房屋倒塌、房梁断裂,80%成为危房。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罗汉寺方丈素全法师为了救护处于危难之中的芸芸众生,它破除了诸多清规戒律,一边带领僧众开展自救,一边将过往清静寺院开辟成救助点,救助更多受灾更严重的群众,108个“罗汉娃”的降生,更是演绎了现代版的佛门传奇。空门不空,什邡罗汉寺用悲心善举践行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佛教教义。
什邡罗汉寺是佛教禅宗临济宗的主庙,是禅宗第八代祖师道一禅师的出家处和晚年说法处,盛名传诸海内外。在罗汉寺,你可以在梅意掩映的罗汉殿前过厅里喝茶,你可以到说法堂听经。罗汉寺的道场是与八祖禅场马祖一脉相承的(称马祖道场)。由于马祖将佛教禅宗的特色充分贯彻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突破修持者的自我陶醉倦怠现象,而把禅宗重新导向现实的立场,禅的实践目标,不在苦行,而在极其乐观的“乐道”生活,禅与智慧,禅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受到佛界的尊崇。什邡八景之一的“北寺晚钟”,就是黄昏时寺内祈祷的钟声起处,群鸦飞绕寺空构成的奇景。“钟声传三千界外,佛法扬亿万国中”,此情此境,你的心事实上会在一种恬谈的妙意之中。
在罗汉寺,娜·摩丹总经理和无锡广播电台新闻频率记者方菲采访了负责寺内行政后勤的能照法师。能照法师介绍,“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素全法师的带领下,僧人分为几个小组,第一时间赶赴离寺较近的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蓥华镇医院,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寺院被当作临时救助场所,安置了什邡市妇幼保健医院的病人,其中有近百名孕妇。按照寺庙的规矩,孕妇是不能住在寺庙里。凑巧的是,地震当天,是国际护士节,也是释迦牟尼的诞生日。大难当前,救人要紧。佛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有那么多新生命将要诞生。一位孕妇刚刚转移到罗汉寺便临产了,且是难产必须立即手术!可雨还在下,帐篷里挤满了人,素全法师腾出素斋房作为产房,他赶紧让僧人搬来两张禅床,两张禅桌,一个很简陋的产房就这样诞生了。没有灯,医生用电筒、手机照亮,手术在极其简陋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着。13日清晨7时36分,余震中一个小生命就是在禅桌搭建的“手术台”上来到人间。
面对千年古刹破忌的说法,素全法师却平静地答道:“能帮人是我们的佛缘,也是我们普度众生的机会,佛教最大的忌讳是见死不救。”,一位初为人母的年轻妈妈这样说:“地震让很多人失去生命,罗汉寺破禁忌接纳我们这些受灾群众,为新生命的诞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让我们感动万千,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5·12”汶川大地震当天,800多人进入寺庙避难,第二天增加到了1200多人,第三天达到1400多人,最多时超过二千人。面对不断涌来避难的受灾群众,素全法师请来某部队战地医院救助小分队在庙里搭建帐篷、救助伤员。床铺、椅子、门板、铺盖、油布、木板……僧人们拿出了所有对灾区群众有用的东西,自己反而没了铺盖和床铺。12日那天夜里,许多僧人是打着伞在雨里蹲了一夜。寺庙还免费为受灾群众24小时提供开水,由于用水量太大,先后烧坏了2台锅炉,抽坏了2个水泵,但很快买来新的补上。素全法师说,要防止发生疫病,就要烧水给大家洗澡,保持清洁。每天无偿为这么多受灾群众和医护人员提供饭菜,对只有41名僧人、30多名居士的罗汉寺来说,无疑是个大难题。每天他们从凌晨3点开始煮粥,一直忙到晚上8、9时晚饭结束,僧人和居士们一直没时间休息。在庙里住的1400多名受灾群众,加上医疗队和救援队的1200多人,还有他们主动承担的为附近医院里300多人送饭的任务,每天要提供3000多人的饭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十几天。尽管寺庙条件简陋,但素全法师和众僧总是千方百计让灾民和医护人员吃饱、睡好。为了防止污染,素全法师和其他僧人一起细心打扫卫生,他们的行为感动了受灾群众,群众一起打扫卫生,有的群众还加入到择菜、洗菜、做饭的队伍中。
罗汉寺在素全法师的主持下,不光照顾着安置在罗汉寺的灾民,还积极帮助什邡市内其他宗教场所,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新鲜蔬菜,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他的行为感动了佛教界人士,为此,全国不少佛教团体伸出援助之手,源源不断地送来救灾物资,保障了罗汉寺对受灾群众的救助。
“平素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修来做摆设,而是能不能用实际的善举来体现自己的修为。”,素全法师说出了佛之至高境界。而今,素全法师和罗汉寺众僧将喜舍心投入到了重建家园的大业中。他组织僧人,帮助灾民恢复生产,激发了受灾农民震后自救的信心;由什邡罗汉寺发起,无锡灵山大佛慈善基金会、上海龙华寺、广州光孝寺、成都石经寺共同援建灾区。素全法师与罗汉寺众僧一起,慈悲喜舍,扶危济困,共同书写了人间大爱。罗汉寺的故事成为了抗震救灾过程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对此能照法师说,素全法师却十分淡然。对禁忌一说,素全法师坦言:“这是误解与偏见,在戒律和经典里没有这一规定,佛教的宗旨是普渡众生,当灾难发生后,我们更应该这样做。”
在素全法师的博客上有这样的语录:
“我们一直崇敬高尚,人格的高尚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高尚不是说出来的,是用行为做出来的。”
“我们汉字中的“掌”字,就是伸出一只高尚的手。请伸出您高尚的手,为身边的人鼓掌吧,您高尚的行为,也许会影响他人的一生,而您也将从此变得高尚。”
“你看,我们寺里大雄宝殿屋脊上,一条龙被震‘飞’了。我们罗汉寺的一致意见是,被震落的这条龙不再修补了,这是大地震留给我们的永恒纪念。” 能照法师告诉我们。虽然“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近一年了,但如果你走进德阳什邡市穿心店地震遗址,会令你仿佛又回到了“5·12”大地震那一瞬间,随处可见的断垣残壁的废墟仍是令人触目惊心。废墟中还有不少学生用过的书包和墨水瓶,一些角落里还残留着幸存者们祭奠罹难亲属时燃点过的蜡烛和灰烬……这一切似乎都在无声地向来访者讲述着地震时的惨烈和带给灾区人民的深重灾难。
门边翘首见公告栏上通知,5月12日那天要在罗汉寺举办“5·12汶川大地震”悼念和祭祀活动。能照法师介绍,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期间,罗汉寺要举行一百零八个“罗汉娃”降生周年纪念活动。没有什么比孩子更能打动人心,也没有什么比孩子更能代表未来。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什邡市巳计划约请108个“罗汉娃”家庭重聚罗汉寺,新的生命,新的希望,那是对地震颇有意义的纪念。
这次“罗汉娃”降生周年纪念活动以感恩为主题,将贯穿“人性对抗灾难,人性保护灾难中弱小”的基调,意在调集社会各界力量,一起来关爱灾后所有的儿童。期间将开展“罗汉娃”周岁“抓周”(“抓周”又叫“试儿”,满周岁行“抓周儿”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具体方式是摆放各类有代表性的物品任由婴儿自由选择,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就谓此为“小孩之盛礼”。“抓周”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百日(百岁)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儿童救灾基金”募捐等活动,并倡议成立“国际受灾儿童纪念日”。据了解,这些“罗汉娃”目前都很健康。他们有的就在什邡本地,有的随打工的父母远在新疆、广州等地。地震周年时,他们将全部回到罗汉寺,在出生地集体庆生。
“5·12”汶川大地震牵扯了所有中国人的神经,爱在那一刻开始全部汇集到灾区。地震后的四川,很多物资都处于奇缺状态,但唯一永远不缺、处于饱和状态的,就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和灾区群众灾后重建的坚强决心。爱心,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贯穿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两个阶段;爱心,更是一条能够看到的线,它实实在在地拉近了受灾地区群众和援建城市的距离。地域的分离不能阻挡情感的沟通——当很多志愿者仍然留在灾区,更多援建者来到灾区,那里百姓饱含真情的眼神,暖到心里,震撼灵魂。
什邡罗汉寺108名“罗汉娃”不只属于什邡,也属于四川,更属于全中国,108名“罗汉娃”不但代表了地震灾区的希望,展示出地震灾区美好未来,也展示出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无比信心!更是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中国精神”的见证!我衷心祝愿108个“罗汉娃”健康成长。希望他(她)们将来用自己的爱心回报社会、回报人类。采访什邡罗汉寺,我们此刻在缅怀过去的“5·12”地震的时候,108名“罗汉娃”更让我们憧憬美好明天!在临近“5·12”周年之际,我似乎已看到了什邡“罗汉娃”那天真无邪、天使般灿烂的笑脸。让我们坚守人间大爱,弘扬中国精神,人人都发自内心的露出108名什邡“罗汉娃”般无邪无暇、灿烂的笑脸。善哉,108名什邡“罗汉娃”!善哉,什邡罗汉寺!(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