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散记:望川十日,心存厚爱穿越地震带(9)

散记:望川十日,心存厚爱穿越地震带(9)

2013-10-22 16:03 作者:姑苏沧浪 阅读量:37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九、大爱驱走红白镇灾难阴霾,新生命在坚韧中已然蓬勃

梵音阵阵,檀香缭绕;人头涌动,善心荡漾。当我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走出罗汉寺时,令人感到异常神圣。深深感慨这座接纳人间芸芸众生的千年古刹,有着宽广的胸怀和慈悲的人间大爱。我想到素全法师说过的话:“我们一直崇敬高尚,人格的高尚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慰藉。高尚不是说出来的,是用行为做出来的。”,人生百年在生命长河中只是一闪的浪花而已,而高尚则使这一闪的浪花更加灿烂。经历了“5·12”汶川大地震洗礼的西川佛都——罗汉寺,其“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教义精神必将在发扬光大中绽放出新的光彩。

初夏是巴蜀大地最好的季节,路边的油菜已过花期,饱饱地结了籽等待收获,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间,空气中都弥漫着祥和、平静的生活气息,但峻峭的山坡上滑坡的巨痕犹在,依然令人惊心动魄。

中午前(五月九日),我们到达距什邡市约38公里处的红白镇。红白镇地处什邡市北面与茂县相邻,海拨2215米,与“5·12”地震震中的汶川只有一山之隔,总人口6781人的红白镇是什邡市受灾最严重的乡镇,整个镇子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近千人死亡,200多人失踪,4500多个受伤,死伤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红白镇一所小学的四十几个师生全部遇难了,其惨可想而知。红白镇的所有居民住房和办公用房全部垮塌,当地的特色农业、矿业、旅游业等全部中断,损失惨重。我们去红白镇的一路上,目力所及都是残垣断壁,很多路段有山体塌方,旁边都是大石头,还有被砸坏的汽车在路旁。

抬眼见红白镇在两山夹峙中。这个镇估计用七八分钟就能走完,未进镇子,先看见路边一大片蓝色房顶的活动板房和蓝色的帐篷,红白镇政府的所有部门及红白村的村民全部居住在这里。正值午饭时分,大多数村民开锅做饭。走进镇子,一眼能看到街道的尽头,因为眼前是一片开阔地,地上是清理或待清理的废墟,全镇依然站立的楼房只存10幢危房。看到唯一一栋还算较为完整的建筑就是中国石化的一个加油站。随着灾区群众的生活步入正轨,这里的商贸活动已复苏,路边有许多小的便利店和流动摊点。

走进镇中的红白派出所,遇到了副所长黄镇,我们从黄镇介绍了解到,“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大塌方、泥石流阻断了红白镇的咽喉之道广青路,有线、无线通讯全部中断。疮痍满目、伤痕遍体的红白镇瞬间变成深山中与世隔绝的孤岛。在外无援兵、内缺粮草、人心不稳的危难之际,什邡市公安局红白派出所党员民警们,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入倒塌的教学楼抢救遇难师生,积极组织群众抢险自救,安排群众的生活,稳定灾民的情绪,让受灾群众看到了希望。八天八夜,派出所仅有的5名民警和5名辅警生活不分白昼抗震救灾,他们双眼布满血丝,声音变得沙哑,个个憔悴变形,却无人叫苦,无人退缩。红白派出所民警胡发羽和23岁的王世强在抗震救灾中因公牺牲了。

我们了解到,红白镇中心学校的教学楼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粉碎性倒塌,被夷为了平地,一百多名孩子在地震的瞬间就此作别。师生伤亡严重,该校有7名教师殉职,其中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汤宏在生死一刻的最后选择尤为令人的感佩和动容。这名20出头的年轻教师,家里的孩子刚刚六七个月大。地震发生时,他所教的班级教室位于一楼,他本来完全可以逃脱,但他却选择留下来的保护孩子。他最后的姿势定格在这样的画面上——两个胳膊下各抓了一个孩子,身子下还护着几名孩子。虽然没能将手中的学生救出教室,而被他用血肉之躯护住的几个孩子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并最终获救。红白镇中心学校共有732人,其中小学生有360多人,地震发生时,共有500多人被埋在废墟下面,学校的幸存者还不到100人。

“妈妈回来看你了,你咋不见了,今天是我的生日,给我起来,给我起来……” 易传英痛不欲生地一遍遍地反复呼唤女儿,令现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12日地震发生后,当时红白镇中心学校学生14岁的冯培培的母亲易传英马上搭飞机赶回家乡,但受灾情影响道路不通,她直到15日早上才抵达红白镇。这一天恰巧是她的生日,但她得到的却是女儿死亡的噩耗。女儿前几天还打电话给她说:“妈妈你回来吧,我要给你过生日,补送你母亲节的礼物。”然而一场地震就让这对母女未及相见,便天人永隔。我的眼前总充斥着那时灾区人民悲伤的面孔,他们的哭泣是那么沉重地打在我的心上。

每次读到关于什邡龙居小学英语老师向倩的报道,都会令我心酸眼湿。这几天眼睛一直都是红红的,看到了太多令人心碎的画面,眼泪不由自主地跟着流下来。废墟中,她的身体已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却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向倩的父亲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学副校长,他悲痛欲绝:“我可以理解,作为教师,应该这样!应该这样!”。在采访中,我为地震带给红白人民的灾难感到深深痛惜,同时,更被灾难中向倩、汤鸿、王周明、张辉兵、王国明等等这些普通而又伟大的人民教师其无边大爱深深震动和崇敬!这是一种用血和泪浇铸的大爱,这种大爱会驱走灾难带给红白镇的阴霾,发射出璀璨的光芒。这些用身躯为学生打开生命通道的英雄们,人们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我在泪眼朦胧中,书写着《望川十日,心存厚爱穿越地震带》散记,寄托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的一份厚重的牵挂!

我们的午饭是在红白镇张德全夫妇开的一家小饭馆吃的,他们的女儿张羽彤是震后这个镇上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到“5·12”周年纪念日正好是半年。孩子非常漂亮,健康结实,惹人喜爱。这是生命在灾难重压下的茁壮,她仿佛用一种坚韧的挺立告诉人们——虽然悲伤仍在心底,但新的生命已然蓬勃。

饭馆边废墟的瓦砾中,那青青的小草在顽强攀援,鲜艳的野花正在迎风挺立。红白镇那些废墟旁,崭新的村庄和房屋在拔地而起,明亮的教室不时传出琅琅书声……再大的灾难,都不能压制生命的蓬勃;再多的困难,都无法阻挡灾区人民前进的步伐!灾难中顽强挺立的灾区人民,正在勇敢地面对新的生活。情系灾区,为了灾区,在援建人员的巨大努力下,灾区的面貌每天都在变化——毁坏的家园正在重建,曾经的疮痍已经新生,红白镇会比以前发展得更加美好!

傍晚,我们到达川西明珠——绵竹市,准备第二天去采访无锡市援建的汉旺镇。(待续)

相关文章关键词

《散记:望川十日,心存厚爱穿越地震带(9)》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