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沉溺于“善”的享受
导读:一些潜在于灵魂深处的东西,条件成熟就会跑出来,如果不自省,没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它们控制。而这就是物极必反的佐证,成功之后,一不少心就走向另一面。
“善”就像酒一样,有真有假,有度数高的,也有度数低的。若是真酒,度数高低都不太要紧,至少,不会伤人以至于致命。若是假酒,无论高低,对人都没有好处。善也如此,是人们最爱的典心,也是最可怕的毒药。是好看的皮肤,也是最可怕的外套。一个人一旦穿上善的外衣,并以之为嗜好,为作恶的掩体,那么,这个人就是伪善,习惯于贪婪地享用别人的“善果”的人,便会成为其最终伤害的对象。所以,我们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可惜这句话,有的人并不在乎。于是,嗜酒成性,成为“假酒”的毒杀对象。
有人披着朋友的外衣,把假善当作烟雾弹,骗取朋友的信任,而后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不可告人”,就是不能对任何人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那种事性,是贴上真酒标签的假酒。披着善的羊皮的恶狼,总是要害人的。这种事情天天都在发生,但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被人卖了,还替别人数钱。”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有的披着为人民服务的外衣,善啊,可是背地里吞了人民的巨资,到头来是“为人民币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大善,其掩盖的却是大恶。有一个成语叫恶贯满盈,必自毙。玩火者必自焚。他们导演的是大善掩大恶,大恶生大凶。最终难逍遥于初衷,追悔莫及。
我们人性里存在的残渣太多了,比如追悔莫及、骄傲自大等等。一些潜在于灵魂深处的东西,条件成熟就会跑出来,如果不自省,没准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它们控制。而这就是物极必反的佐证,成功之后,一不少心就走向另一面。幸福之后,不慎就坠落在不幸的深渊。
人在世上,有追求幸福的权利。遗憾的是,幸福这个词,在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的内涵。别人都认为你是幸福的了,但你也许正不平于自身处境。幸福的个性化太强了。它和欲望是一对矛盾。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会把一个个幸福打碎,或者断送。幸福其实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一个拥有真善的人,幸福是真,反之幸福是假。
一个口中说自己是“善人”的人,你偏偏要小心。当你享用别人的善酒时,也别太沉醉。善是有限度的,也是有真假的。别逮着就喝过饱,那样,你离死不远了!世上没有哪一个作恶的人会对你说,“我来作恶来了!”相反,世上的大恶之事,正好是用大善为幌子的。恶不是好东西,它有一个畸形的身体,它不穿上善衣行吗?
因此,老人教育我们不要占别人的便宜,从小要有公平心,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保护。不要沉溺于善的享受,“流自己的汗,吃自已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多劳动,不贪心,少上当,得平安。
[责任编辑:烟雪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