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史上“拦街福” 今朝明珠更璀灿

史上“拦街福” 今朝明珠更璀灿

2013-10-24 05:02 作者:心泰身宁 阅读量:35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现在的拦街福都在温州城内的锦江路一带进行了,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

汉族祭祀旧俗。流行于浙江温州等地。“拦街福”为温州地方性节日。起于何时,尚无实考,据清乾隆《永嘉县志》载:“二月朔,通衢设醮禳灾,名拦街福,以后循次取吉为之,至三月望日止。”旧时温州城内,农历二月初一至三月十六日,从东门的康乐坊到府前街,各街各巷通衢设醮禳灾,拦街求福,温州此俗,俗称“拦街福”,又名“平安福”。

据相关史料记载:从街头到巷尾,家家摆出祭桌,放上鸡、鸭、鹅或其他山珍海味,作为祀品。街道两旁搭了许多戏台,曲艺、戏剧类节目精彩纷呈。台上管弦竞作、锣鼓喧天,台下人山人海,万头攒动。

据清乾隆《永嘉县志》载:“二月朔,通衢设醮禳灾,名拦街福,以后循次取吉为之,至三月望日止。”可见,此俗在清初已盛行。

温州城内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至三月十五日五马街止,主要街道依次举行祈福活动,现在的拦街福都在温州城内的锦江路一带进行了,拦街福为地方性传统节日。

拦街福举行之日通衢设红楼,扎花门,张布幔,悬灯结彩。气氛热烈。街头还上演戏曲、弹词、木偶,以及滚龙、踏高跷、猜灯谜几集各种文娱活动之大成、同时家家设祭台、摆盆景。陈花卉,称作“花祭”、店铺以减价招徕顾客,各方游客云集。人晚灯灿辉煌管弦齐作,城门大开,任人出入、活动至午夜才息。第二天,别处街道又举办“拦街福”。

“拦街福”中,西郭三港殿前大寿桃最为精奇、米制寿桃高齐屋檐,阔跨街面。上置《西游记》、《水浒》、《三国》各米塑人物数达几百个,此外尚有蒲清州珠囤,状如亭系由数十万颗彩珠扎成、囤上构织戏曲人物、龙凤和各种图案五光十色,眩人眼目。

1952年温州城乡物资交流会时,曾举行类此文娱活动,为时三天不称“拦街福”。

现代的拦街福中心包括:龙头船,龙灯,十二月令绸塑,彩塑宝塔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家具、食物米塑。街道两旁张灯结彩,各有不同的店铺一字排开,出售包括地方特色小吃、全国各地小吃、零食,出售工艺品以及向人们展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浙江乐清细纹刻纸、黄杨木雕、浙江洞头贝雕等等。种类丰富,样式繁多。来自平阳的林朝瑜今年79岁,从事“温州蛋画”已40年。据了解,现在温州从事蛋画创作的总共才3人,林朝瑜是年纪最大的,但另两位也已60多岁。林朝瑜说,现在学国画的人很多,但很少人学蛋画,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手艺继承人,他让自己的女儿学了这行。

“乐清细纹刻纸”是目前温州非遗中唯一进入世界非遗行列的,摊主金钱妹今年快50岁了。她说,温州目前从事乐清细纹刻纸的人已屈指可数,估计也就3、4人,她是其中最年轻的。金钱妹说,“虽然也有不少人对乐清细纹刻纸感兴趣,但很多人学到一半,都中途放弃了。”

完成一幅“彩石镶嵌”需要18道工序,摊主缪成金说目前从事“彩石镶嵌”创作的都是60、70多岁的老人,而且基本都在郊区或者乡镇。

今天上午开街的拦街福,主街区有15个非遗摊位,包括瓯绣、温州米塑、黄杨木雕等。温州市群艺馆非遗部主任江天艳告诉记者,为了鼓励民间艺术走出家门,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温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给这15个摊位免了摊位费,并给予一定补贴。

记者在15个非遗摊位前转了一圈发现,从事非遗艺术的都是年长者,几乎不见年轻人。对此,江天艳认为,当今温州非遗艺术的传承面临一个大难题,很多非遗还没打开一定的市场,年轻一辈对于非遗类的民间艺术了解甚少,不会主动要求学习;另外,年轻人考虑到现实因素,会有犹豫。就比如现在不少学瓯绣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瓯绣,但是不会把它作为终身职业一样。

叶子

相关文章关键词

《史上“拦街福” 今朝明珠更璀灿》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