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入个城市户口
导读佛山近郊的农民,早在10多年前就不愿将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他们的农、工、副业的年均收入,比城镇户口的居民收入高得多,居住条件又不比城里人差。
在全国人大会议里,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问,“胡小燕(农民工人大代表),我问问你,你现在户口是不是转到佛山了?”胡小燕点点头说,“转了,我希望像我这样转了的更多。”
汪洋书记接着问:“户口转了之后,那你四川的土地交了没有?”“因为我还没有回去,应该是我转了之后地暂时还没交。”胡小燕实话实说。
“就是有这个问题,农民工转户后,让他交出土地,他还干不干?”汪洋书记继续问。“这个应该交的都要交。”胡小燕回答。
据汪洋书记开过座谈会调研,有许多像胡小燕这样的在珠三角站住脚的农民工,政策上也允许他落户的他也不愿入户。汪洋书记举例说,“比如中山市搞得最早的,有3万多人符合落户条件,但落户的只有100多人,最大原因是他心里不踏实,让我转了户,我的土地怎么办?不保留土地我宁愿不转户。”
可能是,汪洋书记只是与外省来的农民工开座谈会调研。其实,广东在早几年就有不少的有本省户口的农民工说出了“何必入个城市户口”这句话并付之实际行动。住在我楼下的一个由粤北阳山来佛山替儿子、女儿带孩子的农妇说,四、五年前我就不愿将儿子儿媳的户口转来佛山的啦。现在农村没了苛捐杂税,又有城市人来租大片大片的农田、山地大规模耕作或办工厂……我在佛山带两个孙女,年底回乡还能参与地租分红;我的儿子、儿媳在佛山打工每月有工资收入,年底回乡又有地租分红的收入,收双份啊。如果将儿子、儿媳的户口迁来佛山,他俩就没了家乡的这份地租分红了。以前还害怕两个孙女读书要交高价借读费,现在这也不用害怕了。这何必入个城市户口。
佛山近郊的农民,早在10多年前就不愿将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他们的农、工、副业的年均收入,比城镇户口的居民收入高得多,居住条件又不比城里人差。我有几个学生,在改革开放初年就将农业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后来千方百计又将城镇居民户口转回农业户口。
从前,有个城镇居民户口的人的生活一般比有农业户口的人的生活好;现在,好的差距渐渐缩小,个别甚至反过来,这何必入个城市户口,办个暂住证就行啦。